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为新时代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综述

论坛共设5个论坛,主题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影视学术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新语境下中国影视民族化探索”、 “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等。

11月9日-13日,2020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在京举行。论坛共设5个论坛,主题分别为“新时代中国影视学术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新语境下中国影视民族化探索”、 “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等。200名与会专家学者及影视从业人员分别从政策、产业、技术、民族化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全方位地为中国电影发展出谋划策。

学术发展如何助力文化自信?

开幕论坛聚焦“新时代中国影视学术发展与‘三大体系’建设”,与会专家首先从宏观角度,各自阐述了对“三大体系”建设的理解与建议。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认为:“文化自信不应该是空泛的,它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和学术创新上。影视民族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并需要在新时代的语境下重新谋篇布局。”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表示:“要健全创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让所有创作在法治条件下得到有更大宽容度的运行。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在好的土壤中充分发挥才华,担起中国电影发展的大任,成为文化强国最有力的参与者、目击者和见证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认为,构建话语体系应该“用世界语言完成中国向世界的转变,以世界语言的形式进行自我表达,让世界看懂你的表达,接受你的表达”。在影视美学方面,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提到,“中国影视一要形塑当代生活与世界变迁的情境,展现当代中国流动性生存状况,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人流动的生活世界景观;二要在流动的无助中注意回溯文化传统之根。”

对于正在发生的新技术和层出不穷的新媒介形态,各位专家提出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与思考。中国传媒大学隋岩就网络群体叙事提出了事件相关体、叙事集合体、文本集合体等三个概念。认为互联网的多元主体,使得“群体替代个体经验,遮蔽了个体创造性的思考”。《当代电影》副主编张文燕认为新技术让人们享受到了视觉盛宴,但当技术无所不能,人的本质可能会淹没到科技当中,电影的意义也需要重新探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建华也认为,数字时代背景下,理论创作虽然提出很多新概念、发现新问题,但是弱化了提炼信息和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金燕对此则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影视理论应该学习利用新媒体,以期掌握新时代的话语权,将学界的观点传达出去。

新技术如何影响国产影视业发展?

“中国特色影视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不仅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还邀请了影视导演编剧与业界一线的数字视效专家进行深度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探讨。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侯克明以实时直播舞剧《天路》为例,探究“5G+超高清”等新技术给电影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提出,大美术时代将视效和电影美术融为一体,共同创作视觉美学,而技术革新、美术方式、创作理念均随之发生转变。中国电影美术学会CG专业委会主任穆之飞、MORE VFX创始人徐建导演、北京锐艺多吉公司董事长谢昆、诺华视创CEO米春林、中影视效导演郭建全等一线专业人士,分别从视觉开发、虚拟制作、CG动画、产业协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电影工业的各个环节中的鲜活经验,为影视评论周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导演路阳、编导曹盾、万达影视总裁尹香今、大地文化传播集团CEO尚峰、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导演曹永、演员张晓龙等嘉宾参与了对话讨论环节,并纷纷表示这样的学术研讨对一线的创作也很有指导意义。

中国影视民族化的探索还在继续?

“新语境下中国影视民族化探索”论坛的主要议题是新语境下中国影视如何延续民族化优势并不断创新、如何以影视民族化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等。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首先从史学的角度重新阐述了“民族化”这个概念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进一步提出“民族化与国际地缘格局是什么关系?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后还要不要提民族化?”等涉及到对民族化认知的思考题。

编剧韩万峰从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经验出发,认为要找出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创作的思路与策略,“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依靠民俗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路春艳把目光聚焦于日常生活景观,认为“作为文化样态,日常生活则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浙江大学范志忠则关注西部电影,他认为“西部电影呈现出一种丰富复杂的视觉图谱,以其独特的民族意识,构成了中国电影的自我身份建构与认同”。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卢蓉认为,构建影视民族性与集体记忆,需要追踪新的传播技术如何产生文化建构的效果、如何引导道德伦理、如何建构新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理想等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史博公认为,电影理论的本土化的实践核心就是中国电影社会学的建构。“中国电影社会学是一种具有跨学科特质的新学说,旨在揭示中国社会与中国电影的互动关系,进而引导电影创作以客观为准,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的本真状况。”

IP时代青年编剧的挑战与机遇

“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论坛邀请了各个高校历年入选国家电影局“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的年轻编剧、相关从业者以及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影视编剧行业的现状与自身实践,围绕融媒体时代下青年编剧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泛IP时代青年编剧如何破局等议题进行多维透视与探究。

十几位青年编剧就泛IP盛行给影视创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中央戏剧学院郭梦叶认为:“泛IP时代的到来、偶像产业进军影行行业、数据取代质量成为评判作品的标准等趋势,造成了编剧原创力的内耗。”与会学生也就当代青年编剧的生存困境发表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比如随着资本的进入,编剧地位不断降低、工作可替代性强,收入不稳定、缺少话语权,原创剧本难以寻找出头机会、职业前景扑朔迷离等等。如何在泛IP环境下看清现状并突破困局,成为青年编剧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寻求城市变迁中的文化记忆

“城市变迁与文化记忆”论坛,邀请了著名导演郑大圣、建筑设计师刘淼等各界人士以及杨远婴、武亚军等学界专家欢聚一堂,聚焦北京元素的城市电影,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城市与影像等多个方面,探究物理空间、地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

诗人欧阳江河认为影像记录具有考古意义,但“影像意义上的历史不是纯粹客观的记录,而是在客观记录的过程当中又有心灵的东西,灵魂的东西,气息的东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教授说:“城市空间叙事和电影主题叙事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型的叙事方式,极具感染力,增加了电影叙事逻辑的弹性和陈述的厚度。同时这种影像的形态借助了历史和场所的精神,形成一个空间美学、文学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审美状态。”

诗人沈苇阐释了北京电影的艺术特点:第一、凝视的变化。第二、底层意识。第三、细节魅力。他认为“城市的人本至上意味着人的身体和人的文化再度苏醒”。导演阿年认为:“华语电影的传统就是城市电影的传统。” 学界的杨远婴、武亚军、秦喜清、刘乃康以及主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孙萌副研究员等,也分别从历史、叙事美学等角度贡献了自己的精彩见解。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