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尊敬的祝东力院长,各位前辈、同行、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评论周还没有落幕之前,我们再次掀起了一个新的学术高潮,这就是我们今天举办的“影像北京与北京制造:历史、现状与未来高端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向本次论坛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特别要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多位影视学的学者、学子的热情参与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
本届论坛年会在新冠疫情之后的秋冬之际推出,具有特别的意义,我想这个积淀了、蕴藉了影视学科专家、老师和年轻的学子们将近一年的热切期待,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今天终于到来了!尽管本次会议为第二届年会,但我们筹备、积累的时间相当之久。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本次论坛和年会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举办方式,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方式新。我们采用了“三院、三地”这样的特殊组合方式。三院指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地是北京和广州的三个空间,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主论坛,再加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分论坛、广州大学的分论坛。这三个论坛的内容、主题和参与人员都有所不同,不同空间链接起来的学者也增加和拓展了本届论坛和年会的丰富度。广州大学的分论坛更多聚焦于传播方面,而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的论坛更聚焦于北京影像和未来影像方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主论坛则更聚焦于影视史本身,所以这三个空间其实承载着不同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合力。本届论坛年会我们第一次采用了三院、三地同步举办的方式,这便是方式新。
第二是人员新。本届论坛年会参与的多数应该是年轻学者,据不完全统计,递交论文的人数已超过200人,其中八成是三十多岁,甚至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这对影视史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以往可能更多是相对年长的学者在这个领域耕耘并发表高见,但在本次年会的参会学者中,年轻人占了最大的比例,这是本次论坛年会第二个突出的特点。
第三是论题新。为筹备本次论坛年会,丁亚平老师和我进行了多次沟通,我们最终确定了“影像北京和北京制造”这个会议主题,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影像北京”更多是从国际和人文的视角来观照影视史,“北京制造”则更多是从地域和产业的视角来观照影视史。影视史学研究的粗放年代似乎已告一段落,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深耕细作的状态。当然,大框架的革新也还需要,但“精耕细作”是影视史学发展的一个潮流趋势。从人文地理等新的研究视角把影视发展和区域文化、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量,这是当前影视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态势,前不久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和相关单位在西安成功推出的地缘文化影视研究会议(“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阐释与中国文化的时代传播”高峰论坛,2020.10)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当前面临全新的国际局势,已经进入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我认为地域文化对影视史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把区域文化和影视发展、城市和影视发展更加紧密地对接起来,是影视史学研究的一个需要深入拓展的领域。从这个层面看,对“影像北京”的研究便具有区域文化、人文地理和国际传播的意义。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全球大都市、东方大都市的北京作为中国文化、历史、当代的符号,本身聚集着历史的、文化的、国际的和现代的多种元素。在电影史和电视史中有很多关于北京的影像,仅80年代以来,就有一批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影视作品,如《瞧这一家子》《顽主》《本命年》《老炮儿》,冯小刚一系列的贺岁片,电视剧从《贫嘴张大民》到当下的《什刹海》等等,大量的影视剧中的北京形象或者是北京影像已经形成了一个很丰厚的宝库,我们对它的挖掘和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下去。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下,如何重新看待这些北京影像,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甚至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至关重要。
“北京制造”是我们从产业角度做的思考,在大的产业格局中,北京的影像制造占据什么位置?它的问题和成就何在?未来的空间何在?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尽管业界都说北京占据了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但是对它的研究还远远没有深入。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北京制造”不仅对影视产业,而且对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应当实现“北京制造”更多元的功能,除了影视产业,还应当在区域文化建设如推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和功能。
因此,本届年会聚焦“影像北京和北京制造”这个主题是出于我们影视史学在新时代深耕细作的一个必然要求。我们期待通过新的方式、新的人员的加入和新的论题的深化,能够使我们的影视史学获得全新的收获,在新时代能够有更新的成果推出。
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中国电影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电影人才培养的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院校,今年10月17日刚成功举办了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在新时代语境下,我们希望接续学校的光荣传统,在她已有的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理念基础上,能够面向未来有新的作为。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个科研机构,我们希望在影视史学这个领域也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前辈学者钟大丰老师、陈山老师等人在中国电影史领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生代象海洲老师这样的、包括新生代学者也正在努力呈现新的成果,影视史学将是北京电影学院从学校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都会重点开发的一个领域。昨天王海洲教授领衔的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价值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开题会的成功举行,也是嵌套在本届论坛和年会中间的活动之一,也表达了北京电影学院对影视史学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努力推出新成果的决心。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1983年成立,是迄今唯一的影视教育类国家一级学会。37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影视教育的繁荣发展。经过多年的酝酿,我们在前年成立了以丁亚平老师为主任委员,田秋生老师、李道新老师、王海洲老师、王宜文老师、赵卫防老师等多位老师为副主任委员的二级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届影视史学专委会年会就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支持和热情的鼓励,这一两年以来他们也在线下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聚集团结国内外学者和推动学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本次年会的召开也是我们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特别是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努力拓展影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也是我们学会推动影视教育繁荣发展的职责和积极行动的突出表现。在此,我也代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表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希望借助这样的平台为我们全国的影视学者提供一个最好的学术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交流汇集的平台和家园。
在我们论坛和年会即将正式开场之际,我再次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的积极参与和光临表示感谢,也特别感谢我们的会务工作者、老师和同学们,特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影视史学专业委员会诸位领导和同行们、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对本次论坛和年会积极的参与和热情的支持,也感谢我们的学术同行、媒体同行,《文艺研究》《艺术评论》《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现代传播》《电影评介》《艺术学研究》《影视文化》等各家学术媒体、学术平台对我们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最后祝我们的论坛和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