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宗伟教授应邀到北京电影学院发表以“中国电影意象论”为主题的学术演讲。此次讲座是“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系列讲座第十四讲,讲座由我校王海洲教授主持。本次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图书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联合主办。
张宗伟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原典《周易》出发,提炼出“生生”、“意象”、“阴阳”三个中国美学话语,来论述中国电影美学的本质、范畴和风格,此次讲座主要围绕“意象”这一话语展开,以电影意象辨义、电影意象分类和电影意象转化为框架来详解“意象”与“意境”、“意象”与“形象”、“意象”与“影像”等概念及关系,并依据《周易》“天地人合一”的原则和“取象”来源的不同,将纷繁复杂的电影意象系统分为“天象”、“地象”和“人象”三类。最后,从纵向和横向的维度分析传统到现代的意象转化及东西方意象差异问题。
“意象”是周易美学的核心,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的许多概念,如“兴象”“比兴”“气韵”“神韵”“形神”“意境”等,都建构于“意象”的基础之上。张宗伟教授首先从电影意象辨义着手,以“益”卦为开篇,重点介绍八卦图、六十四卦象在线条与结构上的能指与意义上的所指之间的关系形成史,尤其是“乾”卦、“坤”卦、“屯”卦、“蒙”卦四个主要卦象为实现其“表意”而在“象”的形状和线条上的安排,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象”与“意”二者关系的强调和重视。同时,从电影美学和理论的研究框架中对“一个本体”(影像本体论)、“两大学派”(蒙太奇学派和长镜头学派)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认为巴赞“影像本体论”即是一种“意象本体”的认知,强调电影本体是“影像”本身,而不是历时性的剪接。而在《周易》里,虽然并没有直接使用“意象”一词,但它提出两个重要命题,一是“观物取象”,二是“立象以尽意”,这两个命题是后世“意象”理论的源头,“影像本体论”在中国也是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现,强调对影像的一种尊重和凝视,要通过“格物”方能“致知”。
随后,张宗伟教授又简要论述“意象”与“意境”二者的关系,“意境”概念晚于“意象”,但它对中国文论的影响却后来居上,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王国维的提倡和《人间词话》的批评示范。张宗伟教授认为中国电影美学在借用传统理论资源时主要取意境而非意象,然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电影意境论的不足,进而探讨意象作为中国电影美学核心范畴的理论价值。其后,通过分析《三峡好人》《天注定》等影片中的具体意象分析“意象”与“形象”的关系,形象是以人为主,而意象以物为主。在论述“意象”与“影像”关系时,强调我们对于影像的认知源于它能表意,电影意象既有表意功能,也有叙事功能。
最后,张宗伟教授也对电影影像进行分类,他认为不同国家的自然风物、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千差万别,组成意象的物象来源不一,因而各国电影实践中的审美意象也是异彩纷呈,依据《周易》“天地人合一”的原则和“取象”来源的不同,可以将纷繁复杂的电影意象系统分为“天象”、“地象”和“人象”三类。“天象”是取象者对宇宙的“仰观”,包括太空银河、日月星辰、云雾烟气、风雨雷电等,东西方科幻电影、魔幻电影中特效制成的各种“幻象”,也可归之于“天象”;“地象”是取象者对大地万物的“俯察”,包括山泽湖海、金木水火土、植物动物等;“人象”是“近取诸身”的结果,包括跟人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物象,并详细分析中外影史中的“婴儿意象”。随后,张宗伟教授从历时角度分析随着文明进程脚步,“意象”发生了不同层次的转变,如交通工具火车、通讯设备等意象在电影中的现代性转变。
王海洲教授为本次讲座作学术总结,并对张宗伟教授前来北京电影学院作学术报告表示感谢。王老师指出,张宗伟教授从《易经》这一中国艺术本源出发来探讨电影中的意象问题,在方法认知、艺术原理、影片分析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也对当下学者的学习和研究产生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是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电影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联合发起的系列讲座,也是《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教改课程的前期计划成果。该系列讲座立足中国文化艺术传统,旨在返本开新,重新探索中国电影美学基本规律,开掘民族化理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