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节&活动 / 正文

"新媒体时代的专业影评—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成立40周年研讨会"在线举行(17)

"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和批评生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专业电影批评需要被重新认知,专业电影批评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表达和传播等问题,需要我们再探讨"。

■陈旭光(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院教授)

1

我讲几个小标题,用几个小标题带出一些粗略的思考。第一个小标题,"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我们还能做什么?"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批评家登高一呼,万众云集的轰动效应过去了。我们的影评也正在失去轰动效应。

第二个小标题,我要说"在新口碑时代,我们其实功不可没"。我在很多地方提出一个“新口碑时代”的术语,我们现在其实已经走过了最早开始的口碑和票房严重不一致的时代。这一届观众在我们专业工作者的引领之下,逐渐地成长起来。无论专业影评还是非专业影评,都功不可没。

第三个小标题,"在中国影评学会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新口碑时代,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我们如何总结中国电影学派,如何总结?我觉得钟惦棐很多思想和成果,在互联网时代也非常有用。比如钟惦棐先生的文章短小精悍,言之有物、尖锐深刻,都不是长篇大论。

最后一个问题,"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与批评是什么关系?"我觉得理论和批评是不一样的,理论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但批评是一种实践,是理论的具体运用。评论一定要言之有物,一定要有明确的对象。评论者要有一种架构中国电影理论学派的主体性,是主动的同化和顺应,而不是对西方理论的生吞活剥。

上一页 1... 1516171819...26下一页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