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2020年中国电影仍然可圈可点

电影既是时代的社会镜像,也是文化治理的艺术中介。作为精神文化的消费品,电影让观众在寓教于乐的光影世界里接受价值理念。

电影既是时代的社会镜像,也是文化治理的艺术中介。作为精神文化的消费品,电影让观众在寓教于乐的光影世界里接受价值理念。好的电影具有塑造社会认同、传播主流文化的功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生活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尽管对电影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复工复产、影院开放,下半年电影市场逐渐恢复生机,出现了《八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秀美人生》《蓝色防线》等战争、历史、乡村扶贫、海外维和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也以全年204亿票房成绩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历史书写的当代价值

对于20世纪现当代历史的讲述一直是国产电影的重头戏,2020年有两部重要的历史题材电影,一部是第六代导演管虎执导的讲述抗战故事的《八佰》,另一部是管虎、郭帆和路阳联合执导的讲述抗美援朝的战争片《金刚川》。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都是现代中国历史中意义深远的战争,正是抗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凝结成“新的长城”,而抗美援朝则为新中国发展坚定了信心。对于这样两场付出惨痛代价取得的胜利,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段落。

如果说《八佰》中在“众目睽睽”之下守护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面对现代化军事装备的日军,宁可失败也要捍卫民族尊严,那么《金刚川》中“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战士则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之下,用血肉之躯修筑通往前线的“人”桥。这两部电影有三个特点:一是电影特效打造出残酷、惨烈的战争场景,《金刚川》在疫情期间从筹划到完成拍摄的周期非常短,显示了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提升;二是采用多视角来叙述,《八佰》是苏州河南岸租界里各种身份的人围观四行仓库保卫战,《金刚川》则从等待过桥的志愿军、高射炮兵和美军飞行员三个视角呈现,这些视角带来历史叙述的间离效果;三是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八佰》中主要聚焦几个杂牌军一步步转变为抵抗者的故事,《金刚川》则是普通志愿军战士甘当人梯、不惧牺牲的故事。

2020年还有两部反映当代中国历史的电影,分别是香港导演陈可辛的《夺冠》和张艺谋执导的《一秒钟》。《夺冠》是以中国女排为主角,表现从20世纪80年代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连获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到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低迷,再到新世纪以来又重新回归世界冠军的故事。与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2013年)相似,借助中国女排来呈现改革开放的大历史和中国人不服输的奋斗精神,相比80年代老女排一心为国争光、把国家荣誉放在首位的忘我精神,新世纪以来的新女排则在教练郎平的指导下,树立了既成就自己又为国争光的新价值,这是一种更具包容性、个人性的爱国主义。《一秒钟》整体延续《归来》(2014年)的主题,这部向胶片致敬的电影展现了在内蒙古偏远农场依然能看到现代电影的场景,显示了那个年代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及农村电影放映网络的普及,使得偏僻地区的群众也能两个月看一次电影,看电影成为最具群众性的公共文化生活。

铭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20世纪中国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也积累了亿万人民克服万难、战胜敌人的历史经验,这些都是2020年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精神资源。

乡土中国旧貌换新颜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出现了几部讲述家乡、故乡题材的电影,如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返乡创业电影《一点就到家》和青春英模片《秀美人生》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题材电影有两种叙述模式:一种是启蒙模式,把农村讲述为现代的、城市的另一面,是落后的、愚昧的地方;二是后工业模式,把乡村书写为非现代的、非城市的异度空间(如恐怖片、悬疑片),或者把乡村表现为逃离城市的诗意田园。不管是启蒙叙事,还是后工业叙事,都是以现代城市为核心的乡村想象。2020年的农村电影与这样两种模式不同,而是具有经验推广和社会治理功能的电影,我把这种电影命名为治理电影,是关注农村社会发展、服务于乡村经济建设的电影。相比对社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这些电影用更加商业化、类型化的方式来呈现乡村主体的故事。农村不再是被遗忘的落后之地,而是外来者与村民一起携手建设的新家园,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既保留乡村的文化传承和生态资源,又让普通农民摆脱贫困、过上现代化的生活。

《我和我的家乡》采用《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的叙事拼盘模式,由知名导演、知名演员分别拍摄五个小故事,展现东、西、南、北、中祖国各地的家乡风貌。每个故事之间都采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的形式来作为转场,正是这种碎片化的、由无数个体组成的家乡图景,才拼接成“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我的祖国”的叙事。在喜剧、科幻、穿越等不同的桥段里表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旅游、农村支教、沙漠治理、电商支农和下乡干部等主题,反映了小人物眼中的“山乡巨变”。如徐峥导演、范伟主演的《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情感上最为充沛,患老年痴呆症的支教老师重新“穿越”回1992年的乡村小学,老师当年培养的乡村儿童,长大后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乡村的发展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还包括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发展乡村文化等方面,这部电影中“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的《神笔马亮》的故事,呈现了县文化馆的青年画家马亮放弃到俄罗斯留学的梦想,用艺术的方式投入乡村建设,助力农村社区成为宜居、人文的旅游胜地。

还有一部返乡青年利用电商平台来带领百姓致富的青春喜剧片《一点就到家》。这部电影就像新时代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959年),讲述了在城市打拼的快递小哥彭秀兵、屡次创业失败的都市白领魏晋北和在家乡苦心种植普洱咖啡的李绍群,他们在云南千年古寨相遇,成就乡村版“中国合伙人”。三个新一代的青年人具有国际视野、商业知识和故乡情结,他们专心打造中国本土咖啡品牌,拒绝国际大企业的重金收购,保护村民们的长远利益,这是一种把城市理念与乡村特色相结合、用互联网思维来发展种植业的新模式,也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创业的中国故事。《秀美人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旋律电影,拍摄地就在“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工作的地方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黄文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毕业后录用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自愿回到家乡百色老区工作。电影呈现了黄文秀从大城市的研究生变成乡村百姓的知心人的过程,她用自己的知识和信念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获得百姓的认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组织能力,带领大家解决道路硬化问题,修建蓄水池和路灯亮化等民生工程,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找到适合自身情况的致富路。可以说,正是这些下乡干部、返乡青年、艺术工作者等从城市回到乡村的“逆向流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激活了农村社会的活力,重建了基层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乡土中国”旧貌换了新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还有两部纪录电影,一部是表现中国陆军到非洲南苏丹参加联合国维和任务的纪录电影《蓝色防线》,展示了中国军人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在枪林弹雨中保护当地难民营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第二部是讲述贫困儿童参加棒球队的励志故事《棒!少年》,这些被棒球改变命运的贫困儿童,面对复杂的社会境遇,历经艰难顽强地成长。这些纪录电影展示了中国社会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既有生与死的考验,又有逆境中的奋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打败中国人,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反而激发出更加坚韧的民族品质和永不放弃的团结意志,从这些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中国电影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历史中形成的中国精神和面向未来的中国自信。(张慧瑜)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