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梦”回春节档:迟到的复苏与被疫情改变的中国电影

中国农历庚子年的最后两天,演员雷佳音和杨幂分别在自己的微博放出一条1分24秒的宣传视频,为他们即将在乙亥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预热。

中国农历庚子年的最后两天,演员雷佳音和杨幂分别在自己的微博放出一条1分24秒的宣传视频,为他们即将在乙亥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刺杀小说家》预热。在视频片尾他们呼吁观众,除了《刺杀小说家》,也希望观众能去看由贾玲导演的首部电影《你好,李焕英》。

作为同样要在大年初一上映的春节档电影,贾玲随即也在微博发出视频,以同样的方式接力,希望观众在去电影院看《你好,李焕英》的同时,也要记得看看《唐人街探案3》。

此后,王宝强、刘德华、肖央、陈坤、赵霁、杨天翔等多位演员、动画片导演陆续接力,以这种首尾相接的形式,完成了一次为乙亥年7部春节档电影的集体宣发。

这条最终被剪辑在一起,命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春节档最后宣发,是中国电影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宣传方式。

过往,春节档是一年中竞争最激烈的时刻,各路演员摄制组都会为自己的电影竭力拉票,很少为他人的电影免费宣传,个别摄制组成员、演员甚至还曾在宣发过程中爆发过冲突。

但一切都在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后被改变了。院线集体关门,春节档落空,《囧妈》冒“天下大不韪”选择网络首播,无数一线从业者陷入绝望,知名电影人们奔走相告希望“救救电影”——这个完全依赖消费和人的流动性的行业,成为几乎全球受新冠影响最大的行业。

这也让几乎所有电影人,都无比期待乙亥年春节档。观众们也早已按捺不住,“过一个正常年”与“冲进电影院”两种观点的碰撞,诞生了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次春节档。

这场其乐融融的电影行业大复苏,背后也依然有暗涌。迟来的春节档,除了映衬出中国电影业久旱逢甘霖的饥渴,一些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一票难求式复苏

农历大年三十,某互联网大厂员工张潇潇就发现,自己想要在大年初一看一场电影的愿望恐怕要落空。在北京这座拥有近300家电影院的一线城市里,她发现从上午九点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她想看的《唐人街探案3》(以下简称《唐探3》)一票难求。哪怕午夜场,剩余的座位也不多。

因疫情而迟到整整一年的“年味”和政府号召“就地过年”的双重刺激,给了乙亥年新春一番不同于以往的景象。

受制于核酸检测的麻烦以及奔波带来的困倦,与张潇潇类似,很多年轻人在今年都选择“就地过年”,仅她所在公司的上万名员工中,就有超过一半人没有回家。在北京,五环路上的拥堵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而到了大年初一,车流又从各个居住点奔往公司的方向,转变为去向各大商超、景点和电影院。

庞大的人流赋予这座城市阔别多年的“年味”。在张潇潇没能看成电影的大年初一,石磊买到了电影票,他也一度打算放弃:他最常用的“万达电影”App因为承载不住巨大的访问流量而崩溃了,客服电话也无法接通,直到下午三点,他才抢到了仅剩的几张《唐探3》电影票。

在疫情影院关门的紧张的时期,包括博纳在内的院线曾在网上售卖那些原本为春节档准备的零食。但现在,仅不到半小时的等待时间里,石磊就注意到万达影院满满盛放着爆米花的玻璃橱柜已经见底,工作人员不得不抓紧赶制。

去年春节档的前一天,全国影院暂停营业,影院经理们除夕晚上“退票退到手软”。今年热闹的景象,正是中国电影人苦苦期待的“复苏”。虽然疫情此前仍有反复,电影院还需要遵循75%上座率的限制,但不少人将此一役看作电影行业复苏的重大标志。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的修订数据,大年初一,全国共有3410.65万人涌进各地影院收看电影,全国电影市场仅当天就收获了16.78亿元票房,大幅超越2019年春节,创下历史新高。此后,纪录不断被打破,截至大年初三(2月14日),乙亥年春节档以几乎每天10亿元的数字暴增,三天共揽下38.36亿元票房。

《唐探3》“豪赌”

受疫情影响,去年7部春节档电影全部缺席,除去由徐峥导演的《囧妈》在当时选择转卖给西瓜视频完全由线上首发外,其余包括《急先锋》《夺冠》都选择在2020年择期上映。

《唐探3》延期的时间最长,是最受关注的一部。事实也证明了决定延期至今年春节档的导演陈思诚颇具商业眼光,《唐探3》在今年春节档开始预售的前36小时即宣告票房破亿,创造了国产电影预售票房破亿的最快纪录。截至大年初一上映之前,该片预售总票房就已接近10亿元。

在由春节档回归以及类似张潇潇、石磊这样“就地过年”的人群支撑起来的旺盛需求下,《唐探3》最终在大年初一交出10.5亿元票房的超高纪录。这不仅打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保持的内地首日票房7.28亿元的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首部单日破10亿元票房的影片,也创造了目前单日全球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作为陈思诚新晋导演以来的首个系列IP,《唐探》前两部在普通观众那里收获大量口碑,其热闹搞笑的氛围和推理悬疑剧情,几乎完全瞄准中国人春节观影习惯,是其背后的出品方万达近年来最热捧的影视IP。

有业内人士透露,《唐探3》的出品方预计该片在今年春节档会突破60亿元票房,从而打破《战狼2》创造的纪录,成为中国影视“最卖座”影片。

今年平均电影票价高于以往,首日票房刺激后,在第三方给出《唐探3》预测票房从45亿元,涨到57亿元,再涨到65亿元,哪怕75%上座率的限制横在眼前。另有几个城市的影院因疫情没有开门。

不过,这样的豪情壮志背后其实可能是一场“豪赌”。类比春节档其他电影,《唐探》也是制作费用和宣发最高的一部。

2019年初万达电影并购万达影视时,证监会曾经发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万达影视投资电影项目的主要情况。中金公司是这笔收购案的FA,曾在当时披露了包括《唐探3》在内的13部电影的详细投资数据。

万达电影对《唐探3》预计的投资比例为34.5%,预计成本为4.475亿元。按照比例换算,当时出品方测算的《唐探3》总制作成本约13亿元。国内电影行业的分账规则是院线分走票房的57%,出品和制作方分42%,13亿元制作成本意味着票房达到30亿元才刚刚回本。

投资13亿元(约2亿美元)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绝无仅有,即便在好莱坞电影中这也是超高投入。公开资料显示,《速度与激情8》的投资约2.5亿美元,《复联3》的制作成本约3亿美元,但二者的票房高达12.3亿美元和20.45亿美元,中国市场还很难让一部电影取得这样的票房收入。

换句话说,无论对于导演、演员还是出品方来说,《唐探3》都不容失败。

不过,《唐探3》官方微博曾就该说法出来辟谣,称13亿元的说法“是虚高成本的不实言论”,但不论《唐探》制作还是出品方都未进一步公布实际制作成本。

分化与逆袭

得益于这部影片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行业对市场需求的共识,《唐探3》也在各大院线得到“优待”,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唐探3》在大年初一上映首日的排片占比高达38.3%,总计在全国播放18万场,而春节档其他六部电影则总共才平分60%多的排片,某些影院甚至干脆在当天直接放弃了个别影片——无可奈何只能通过微博公开呼吁增加排片的《人潮汹涌》就是其中之一。

当推迟一年上映的《唐探3》坐揽18亿元票房时,同为春节档电影《人潮汹涌》的导演饶晓志,却在微博上发文“求排片”,因为这部由刘德华、肖央主演的电影在大年初一并未获得足够的排片场次,饶晓志在文中多次用“求”来卑微表达,希望院线能再给一些机会。

“这片子我不敢随便加场。”济南百丽宫影院经理直言《人潮汹涌》档期失误,这部片子的气质类型题材都不符合春节档期,要是放到五六月,票房可能比现在好。

过往,为了争夺春节档“冠军”,一些电影出品方通过向影院额外付酬的形式,来提高排片。这一现象几年前就有,只是今年春节档价格更高,从付给一家影院六七千元,被抬升到过万元。而这种现象在今年看似“一个都不能少”的背景下,实际却是愈演愈烈。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截至目前的最大赢家《唐探3》在长期被视为电影质量高低标准的豆瓣上,评分跌破6分。实时数据上,春节档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你好,李焕英》逆袭的实力渐渐凸显,截至正月初四,猫眼预测其总票房数额已直接翻倍,高达45亿元。

正月初一下午,一家影院的经理看完《你好,李焕英》后判断:“稳了。”随即,他增加了该片第二天的场次。根据猫眼提供的数据,很快,《你好,李焕英》的全国上座率、实时票房、排片率,在几天内接连超过《唐探3》。

该片主要出品方包括北京文化(000802.SZ),该公司治理混乱,近日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风波不断之中,又出品了《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爆款的这家电影出品方,此次再度押中《你好,李焕英》这匹“黑马”。

“网络电影春节档”概念兴起

在打破各种票房纪录的同时,《唐探3》可能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个叫座不叫好的代表。

中国人在春节收看电影的习惯,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的春节档主要以成龙制作的一系列动作电影为主。而后来由冯小刚等人开创的贺岁片时代,则要从1997年,首部由内地电影人独立摄制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算起。

《甲方乙方》在当天一揽3600万元票房,冯氏贺岁喜剧也自此一举成名。此后,内地电影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开始发力,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以及众多内地、港台电影的百花齐放,给中国电影春节档带来一段光辉岁月。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千禧新一代的成长,外加海外电影的大举引入,中国电影春节档市场也在悄然改变,以冯氏喜剧为代表的底层、市井生活喜剧,自21世纪头五年后开始逐渐失去市场,观众转而投向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诞生的一系列拥有豪华阵容、顶级特效的大制作电影。

此后,国产片在春节档也发生了变化,不仅电影制作成本大幅提升,宣发和排片也成为重要环节。各路制片方和院线把电影首映“亮相”都看作重要宣传时刻,在2007年,甚至有人在丽江玉龙雪山下邀请超级女声和多位著名歌星以演唱会的方式庆贺电影首映,仅演唱会的成本就高达千万元。

与此同时,2007年以后的春节档电影制作费用门槛,也很快达到1亿元以上,可全力向大制作挺进的中国电影却在此后遭遇了口碑的剧烈下滑,以张艺谋《英雄》、陈凯歌《无极》为代表,其高投入和当时的回报以及口碑均未能形成正比。

此后多年,中国电影春节档基本是海外片与国产片平分秋色的局面,为了迎合阖家欢乐的氛围,同时兼顾高投入带来的高回报需求,各类贺岁片的植入广告开始加剧,剧本也受需求限制而难有精品,贺岁片难见“佳片”逐渐成为常态。

此外,互联网线上视频平台的入侵,也开始加速瓜分电影市场。各类春节档网综、网络大电影的兴起开始争夺观众注意力,到2019年之前,就曾有不少行业人士预计,电影院线与互联网平台的“最终之战”恐怕很快要到来。

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显然加速了这一切,去年1月原本定档春节档的贺岁片《囧妈》,在面对疫情封锁影院的情况下,率先以超6亿元的价格转售给西瓜视频做全网独播(《囧妈》整体制作费用近3亿元),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中国电影业多年来面对互联网平台入侵的怒火,不少行业人士为此不惜公开发文指责该片导演徐峥,认为其出卖了“行业底线”。

不过,与《唐探3》这样的“豪赌一年后”的行为相比,徐峥的《囧妈》或许做了当时的情形下,对大多数影片而言最好的选择。事实上,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互利网与电影业的整合都在持续进行,而国产电影实际正是从《囧妈》开始,在逐渐打开一扇新的门。

以今年春节档为例,除了7部在院线上映的影片外,麟游两部院线级别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发财日记》选择直接来到线上,在爱奇艺上线。此前,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共同发起了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并公布了一份影片总数量多达43部的丰厚片单。“网络电影春节档”概念的正式提出,也意味着电影的在线发行更加备受重视。

据《2020中国网络电影行业报告》数据,2020年网络电影分账票房破千万元的共有79部,总量较前一年翻番。千万级影片的票房规模13.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25%。

而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播放平台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PVOD(Premium Video on Demand,优质/高端视频点播)模式,这种付费点播模式需要和片方达成新的商业合同,使选择购买该模式的用户能够以第一窗口期在线上平台看到新片。

在海外,好莱坞片厂于2017年就推行过这一模式。环球影业首开先河推出了PVOD模式的新片,华纳、派拉蒙紧随其后,同时Netflix、Disney+、Apple+等主要的流媒体平台也纷纷跟进。

国内,PVOD模式在2020年由爱奇艺首次在《肥龙过江》这部影片上尝试应用。此前长视频平台长期以SVOD(会员订阅型视频点播)和TVOD(会员单点付费)两种点播模式以及部分影片采用AVOD(广告型视频点播)三种模式供用户选择。

率先以《肥龙过江》这部影片应用PVOD模式后,爱奇艺在这一模式下还上线了《我们永不言弃》《春潮》《婚姻故事》《征途》等影片。

网络点播与院线观影从本质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其受众的类别、需求都有很多区别。这也是类似《唐探3》这样“叫座不较好”的影片在网络上骂声一片,但在院线依然广受好评的主要原因。

而《唐探3》也并非个例,过去几年来国产文艺片往往在网络上一片好评,但在院线却上座率极低。去年,曾在戛纳、FIRST等电影节(展)上广受好评的《春江水暖》,因为方言、时长和“文艺”类型等原因一直没能找到影院发行。再加之疫情接踵而至,影片上院线更是遥遥无期。眼看项目难回款、公司运营停滞、现金流要遭受致命打击,影片出品方工厂大门的创始人黄旭峰甚至为此焦虑到整晚失眠。

最终是网络点播模式“拯救”了该片。2020年8月,黄旭峰主动找到了爱奇艺寻求合作,让《春江水暖》在线上以PVOD模式上映。

为不同的电影,找到合适的受众和消费场所,或许是对疫情以及今年春节档影片的最好观察。从这种角度来看,院线与网络电影其实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延迟一年上映,口碑不佳,但票房优秀的《唐探3》或许正在揭开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个网络电影与院线产业共融共生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疫情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