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五集系列电影《凿空者》在电影频道播出 讲述丝路冒险之旅

为响应“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电影频道特别推出《凿空者》系列电影,于2月18日至22日在CCTV-6电影频道18:30档全系列五集连播。

从三亚打车到乌鲁木齐,6天时间,4600公里的距离,两个好朋友与出租车司机一起度过,总花费14684.86元!这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故事梗概,而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主角更是两位喜欢中国文化,希望在中国挑战极限冒险的外国小哥。

然而,这样“疯狂”的出行故事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生了,更“疯狂”的是那位主人公的“交通工具”只有马、骆驼和自己的双腿。但他,却勇往直前,踏出了一条伟大的路。

“开拓丝路冒险之旅,赤胆热血最燃传奇。”《凿空者》五集系列电影正式收官!

为响应“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电影频道特别推出《凿空者》系列电影,于2月18日至22日在CCTV-6电影频道18:30档全系列五集连播。2月22日晚,《凿空者》第五部《使者之命》播出,揭示张骞西行大结局的同时,为系列电影画上完满句号。

既有“凿空者”,何为“凿空”?“凿空”这两个字最早出自于《史记》对于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描述。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张骞通西域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由此,“凿空”可谓是对张骞精神和张骞文化的形象化写照。

影片《凿空者》基于史实,对张骞凿空之旅进行了艺术化和故事化的改编,用匠心精神打造出五部力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礼赞“一带一路”倡议。

影片分别讲述了张骞受困十年之后逃出,在西极卷入争斗,在雪山帮助天马族渡过难关,在寻找白城的途中遭遇女儿国,抵达大月氏后再遇坎坷的5个故事,为全国观众送上新春文化盛宴。

01

对于影片创作者而言,这五部系列电影的创作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凿空之旅。

《凿空者》主创团队历时六年将五部系列电影打造完成,其中三年时间都在打磨剧本,特邀当红网络作家月关出任编剧,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接下来的时间,导演组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地方取景,所走的路线就是汉武帝令张骞出使西域时那样——从当时的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

这条路线起到了连接陆上各国的重要作用,而影片取景则是为了真实地还原“凿空”丝绸之路。

中国旅游集团《旅行家》杂志社社长姜莉丽介绍道,“丝绸之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新疆喀什自驾到塔县路途中的一条盘龙古道,短短150公里有六百多个弯道”。

当游客们挑战这种极限驾驶乐趣时,也会深刻感受到古今对比,古有张骞“凿空”丝绸之路,今有经济发展下,一日即可开车疾驰上千公里的公路。

回望《雪域天马》一集,张骞靠马和骆驼在沙漠里行走。我们不禁想象,当张骞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漠,如果没有强大的信仰、勇气与坚持应是很难走完这条路的。由是,我们有了更深刻的共情。

02

张骞“凿空”,对于开辟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着卓越的贡献,而这条古代丝绸之路,则在彼时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往来。那么,张骞“凿空”究竟有何现代意义?

在姜莉丽看来,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是时代意义,她以外国朋友从三亚打车四千多公里到乌鲁木齐的新闻为例,佐证了人类对于外界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凿空者》中也是如此。汉武帝时期,人们很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不一样的信息;如今,很多西方国家人民则希望到中国来看一看,更多地了解中国。

二是精神养分,梁启超曾评价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的第一人”。

即使放置于今天这个交通、信息发达的时代,要走一趟几千公里的长途旅行亦有诸多困难。张骞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内核,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进取格局,为当下社会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滋养。如今这样包容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格局,中国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都离不开英勇无畏的“张骞精神”。

在“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提出后的七年多来,有很多中国企业也成功地“走了出去”。“龙蟠润滑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产品不仅牢牢占据了国内市场,还销售到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秉承着电影《凿空者》主人公张骞的精神,使中国制造畅销海外,让中国精神熠熠发光。

《今日影评》编导观察:一开始被片名《凿空者》吸引,凿空之意为开通道路。张骞出使西域与当下我们国家的全球化过程很像,和一带一路以及我们现在对世界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连接。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国》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丝绸之路”来形容中国西部往欧洲的贸易路线。这条拥有绝美道路的名字,在开拓之初就有着惊心动魄的史诗故事,我们也能从电影中看到。我在十年前曾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沿着“古丝绸之路”沿线自驾一路可饱览何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鼎力推荐。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