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整个奖励“23条”政策,涵盖了影视行业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放映的每一环。比起霍尔果斯,海南似乎在更健康地扶持影视产业。海南是打造拍摄圣地 “海莱坞”,还是复制昙花一现的“注册经济”?
又一个明星在海南注册公司了。仅在今年4月,就有阚清子、白敬亭、黄子韬、何炅等接连被爆出在海南注册公司。
而当翻开近一年海南注册公司名单,发现海南几乎囊括了整个头部影视圈资源。
一线导演吴京、徐峥、管虎、陈思诚等,当红演员王一博、沈腾、陈赫等,还有一众行业领头公司光线、华谊、万达、唐人、完美世界等。天眼查数据显示,海南自去年起,截至4月13日,已新增2062家影视公司。
不难预测,接下来头部电影、剧集的片头片尾,将充斥着“海南”打头的公司名。就像当年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纳闷:怎么新疆的影视产业如此发达?
西部边陲小镇霍尔果斯曾在行业里声名鹊起的光景,正在南部边疆海南重新上演。2010年,霍尔果斯作为经济特开区,借着大环境政策的红利,实行“五免五减半”的税收政策鼓励文娱产业发展,令整个影视圈趋之若鹜,被冠以“霍莱坞”的头衔。
时隔10年,政策红利轮到了海南。在鼓励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2020年5月,海南出台对影视行业利好的《海口市促进影视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简称“23条”。
这“23条”涵盖了从剧本开发、拍摄制作到上映、展映等方方面面的奖励、补贴政策。而我们更关注的是:
这一次,海南到底是有心有力对标洛杉矶打造拍摄圣地 “海莱坞”,还是殊途同归地复制霍尔果斯昙花一现的“注册经济”?
第二个避税 天堂?
虽然都是在税收上奖励真金白银,但海南“零关税”、低税率等优惠政策却是诸多门槛的,显然与霍尔果斯来者不拒的“以税返税”政策有很大区别。
霍尔果斯受到特批的“五免五减半”政策闻名圈内,入驻企业均可享受所得税五年内免征、五年后减半的优惠。而海南的政策是降低,不是免税。所有企业所得税税率从原本的25%降至15%;个人所得税税率从45%降到了15%,虽然返钱力度不如曾经的霍尔果斯,但仍然吸引了明星们前赴后继地奔赴海南注册。
想要受惠海南政策,有一个大前提是进行“非空壳”的实质性运营。海南强调了对企业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的全面监管,看起来是断了投机者“注册经济”的念想。
当年,霍尔果斯政策一经发布,蜂拥而至的影视公司根本不用踏进霍尔果斯土地一步,便可通过代理公司走完程序,享受真金白银的回馈,也由此催生了一批一夜暴富的代理注册公司。
政策的漏洞、畸形的产业终归有走到尽头的一天。2017年底,霍尔果斯政策突然变卦,诸多限制条件悉数出现。以前一个地址可以无限次注册很多个新公司,也就是“一址多证”是被允许,现在是必须“一址一证”,还要有独立的财务办公室。
直接关上影视公司注册大门的限制条件是:必须获取广播制作经营许可证。而在全新疆,几乎是处于停办许可证状态。对于已注册的影视公司,更苛刻的条件是办税开票量与公司所租办公场所的面积成正比,你想开票多,就得租更大面积办公室。
官方把这种政策大变动称为:将注册型经济向实体产业转化。但事实是,大多数影视公司对于真正移居西部边陲小镇发展这件事,望而却步了。
而眼下海南的优惠政策是有明显的上下限的,更多利好是对中小型企业。举一个例子,2016年北京一家月入5000万的公司,需交税711万,在霍尔果斯只需缴纳308万,足足省了400万,但在海南最多只能省100万。
目前海南最大头的奖励政策是:1年内,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低于2000万的,给予400万奖励;不低于1000万的,给予200万奖励;不低于500万的,给予100万奖励。而那些税务贡献比2000万高出很多的头部公司,也最多只能省去400万。
如果一家企业想要省去更多的钱,就要去别的优惠政策中“闯关”。比如作为第一出品方票房卖过1亿,片头海南公司名动态LOGO 超过3秒,奖励200万;在海南拍摄雇佣的从业人员全额返税,拍摄期间产生的食宿交通费补贴20%等等。
海南的整个奖励“23条”政策,涵盖了影视行业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放映的每一环。比起霍尔果斯,海南似乎在更健康地扶持影视产业。
海南能成为“海莱坞”吗?
1907年,在芝加哥拍摄《基督山伯爵》的剧组遭遇恶劣天气,被迫西迁至洛杉矶补拍,却因此偶然发现了一个“天然摄影棚”——全年气候温和、干燥少雨。
随后洛杉矶大规模建起制片厂,当时的四大制片公司派拉蒙、华纳兄弟、洛伊(米高梅的母公司)、福克斯(1935年更名20世纪福克斯)全部搬迁至此,好莱坞电影工业由此诞生。
国内至今没有发掘出类似洛杉矶一样的天然摄影棚。北京虽然形成了聚集效应的影视资源圈,但北京的气候与环境并非一年四季适宜拍摄。海南在这次大兴影视产业的宣传中,也借此对标了洛杉矶的“天然摄影棚”概念,鼓吹拍摄环境的优势。
海南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与洛杉矶温带地中海气候,同为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唯一区别是海南冬春少雨更适合拍摄,而夏秋多雨并不利于拍摄。
当然,尽管不如洛杉矶一年四季少雨,但海南一直以来也算是中国电影的取景圣地。冯小刚导演《非诚勿扰》《私人定制》《芳华》均在此取景,偏爱海南的冯小刚和华谊还在海口观澜湖建了他的电影公社。
全球狂赚5亿美金的合拍片《巨齿鲨》更是给足了海南露出镜头。近期,杨紫、井柏然主演的电视剧《女心理师》、彭昱畅主演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都刚刚在海南杀青;正在热播的综艺《创造营2021》以及《夏日冲浪店》《美味夜行侠》等综艺也将录制现场搬到了海南。
海南在打出地理优势牌的同时,还想要在中外合拍上做文章。连续举办三届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正是2018年应运海南自贸区建设大背景而生的。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第一年便声势浩大地请来了约翰尼·德普、伊莎贝尔·于佩尔、朱丽叶·比诺什等国际一线演员出席。几乎每一年,海影节都能轻而易举地请来大批国际著名导演、演员,数量堪比贵为A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首次大规模开放外国学员参赛的《创造营2021》将拍摄地选在海南并不是意外。因为海南独有“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政策,正在逐步放宽外籍人士在海南的就业,外籍的演职人员都可以在海南很便利地申请工作签证。
海南在这一政策加持下,真成了外国人“进城务工”的快捷通道。
目前,海南正在大兴土木建设影视基地。已有的冯小刚电影公社、长影南中国世纪城影视基地、三亚动漫基地等并不能称得上专门的影视基地。一是面积较小、类型不够多元,二是提供剧组衣食住行的配套措施还不完善,根本无法与横店相提并论,无法满足各类影视题材的拍摄。
海南想要成为真正的“海莱坞”,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打好基础。
政策扶持的B面
硬糖君注意到,除了税务优惠、对标洛杉矶“天然摄影棚”大搞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的其他政策与各地的取景优惠政策其实大同小异。
近年来,各地针对影视行业取景拍摄的优惠政策层出不穷。厦门、佛山取景的奖励力度甚至还大于海南。比如支持影视作品播映这条,海南要求要拍摄正面宣传展现海口本土题材的电视剧,在省级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和央视1、8套黄金时段首播,每集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部奖励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而电影作品要在全国影院上映规模达到500 家以上的,或者是在中央电视台(6 套)黄金时段首播,每部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票房达1亿奖励150万、3亿奖励250万、5亿奖励350万。
而在厦门类似的扶持政策中,电视剧在央视1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每集奖励18万,央视8套黄金时段播出的每集奖励12万;票房达3亿奖励300万,2亿奖励200万元。
佛山的奖励政策力度更大,票房公映500万以上,按票房1%给予奖励。同时缘近香港的佛山,打通了香港合作资源,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补充协议》推动“香港金融+佛山制造”。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王晶的《追龙》等近年来港味十足的影片大多在佛山拍摄。
但看似真金白银送钱的扶持政策,也并不是想拿就能拿。某影视圈内人和硬糖君透露,行业现状是:你可能辛辛苦苦花上千万,走正规流程拍完一部片子,但始终申请不下来那笔奖励的钱。转头看到隔壁花20万拍电影的草台班子,反而拿到了上百万的补助。
而且有这么一批关系户是常年靠拍类似低成本主旋律影片赚钱,这条封闭的产业链是外人无法触碰的蛋糕。
而且在圈内人看来,大部分地方扶持影视,兴建影视基地的目的是促进旅游、招商引资。政府批下100亩地,80亩建影视小镇,20亩建住宅小区,然后全靠前者炒热后者房价赚钱。
相比之下,海南之所以能在大同小异的影视扶持政策中脱颖而出,主要还是在税收上的优惠。即便与曾经的“避税天堂”霍尔果斯有很大区别,但硬糖君注意到,仍然会有一些避税的骚操作。比如诸多名字雷同的公司,实际上注册地址为同一个地方,存在“一址多证”情况。多注册几个公司,意味着可以分开走账避税。
只不过,税收上的优惠终归是有期限的。霍尔果斯政策大变脸牵连出整个影视行业大动荡,海南在成为“海莱坞”前还有很长路要走,希望千里奔赴的影视圈和筑巢引凤的海南岛都能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