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史上最惨端午档,17家片方互杠,观众却说没有电影看

今年端午档,定档的影片多达17部。其中包括14部国产片和3部进口片,囊括犯罪、体育、爱情、动画等多个题材,加上重映的《天堂电影院》和进口大片《黑白魔女库伊拉》

电影行业持续半年之久的“清库存”,毫不例外地落到了端午档的身上。

今年端午档,定档的影片多达17部。其中包括14部国产片和3部进口片,囊括犯罪、体育、爱情、动画等多个题材,加上重映的《天堂电影院》和进口大片《黑白魔女库伊拉》,形成了相对多元化的类型供给。

只是,史上最挤端午档背后,影视公司依赖重要档期清库存的倾向愈发严重。这一往年夹在暑期档间的过渡档期,也被华谊、光线等老牌电影公司所押注。不过,看似分众的排片策略之下,今年端午却交出了一张惨淡的成绩单。6月11日,端午档正式开幕第一天,单日大盘最高仅有1.6亿元,远低于五一档的4.5亿元。

疫情后的电影行业仍未复苏,加上内卷导致内耗加重,头部大片的缺失让影迷无心走进电影院。

目前,仅有《比得兔2:逃跑计划》、《超越》、《热带往事》、《你好世界》四部影片票房超过3000万元,但无一部破亿,而多部同期上映的影片,票房甚至在百万级别徘徊。根据灯塔研究院显示,即使是以上四部票房领跑的电影,其上座率也不足10%。

好莱坞大片缺席、片商产能恢复仍在缓慢爬坡,共同造就了这个最低落的端午档。而就在上影节期间,光线、博纳等片方还在开幕式上“哭穷”。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要爬出泥淖,仍然充满挑战。

“最低迷的端午档”

热爱电影的林克告诉AI财经社,往年他还会趁暑期档之前去影院刷片,但今年端午节,他几乎没有想看的电影,“乍一看豆瓣评分都不高,而且也没有特别亮眼的作品,去的话感觉意义不大。”

目前,根据灯塔研究院显示,端午档合计票房为3.5亿元。与往年相比,这一成绩不算出色。此前,于2019年端午档和2018年端午档,中国电影市场所获票房分别是7.85亿和9.12亿。考虑到端午档总共只有3天,今年端午档赶超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不少关键影片,票房表现相对一般。

以郑凯主演的《超越》为例,该片在端午档首日排片达到最高,首日票房为3321万元,次日仍浮动在3160万元;彭于晏、张艾嘉主演的《热带往事》,则从2864万元下跌到1501万元。《比得兔2:逃跑计划》和《阳光姐妹淘》虽未出现明显跌幅,但连续两日票房均在2000万元以下。而诸如《候鸟》、《守岛人》等影片,票房更加低迷,还未跨过千万元大关。

17部电影定档端午档,尚属首次。而这个数字原本还要更多,直到《狗果定理》、《乌海》、《2哥来了怎么办》等影片宣布撤档。此前,端午档作为暑期档前的预热档期,多数情况下受进口片及中腰部国产影片青睐。如2019年《X战警:黑凤凰》搭配《后来的我们》,2018年《侏罗纪世界2》独揽接近80%票房。而今年,由于各大电影公司清库存,端午档也沦为质量参差不齐的国产片混战。

所谓清库存,是指过去一年电影公司在疫情导致停工后,通过库存影片回流现金流的做法。而这样的策略,已经在过去半年的各个重要档期反复上演。电影公司通过定档节假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而观众也需要强片拉动才能调动观影需求,例如元旦档的《送你一朵小红花》和清明档的《我的姐姐》等,而往年端午档接替高考结束,更被寄予了强档拉动的期待。

但好运显然不属于今年的端午档。

豆瓣等社交媒体上,今年端午上映的影片,除了老片重映如《天堂电影院》外,多部影片评分在6到7分之间,这使得依靠口碑逆袭成黑马的故事很难出现。而这其中,光是韩国电影翻拍片就达到了两部,分别为《阳光姐妹淘》和《当男人恋爱时》。

另外,端午定档的多部影片均为中等成色,在话题上均缺乏号召力,这也阻绝了吸引像林克这样普通观众走进影院的可能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究其原因,大片缺席成为端午档遇冷的关键。虽然与清明档同属三天假期,但端午档事实上历来不算强档,在诸多电影挤进的情况下,普通观众的决策成本被抬高,进一步弱化了观影需求。

此前,端午档连续三年由好莱坞大片领跑,而今年最接近端午档的好莱坞大片只有《黑白魔女库伊拉》一部,而作为迪士尼动画影片的真人化,《黑白魔女库伊拉》票房口碑欠佳,且在中国上映前便已登陆流媒体。而《比得兔2:逃跑计划》作为动画电影,对部分成年影迷也吸引力有限。

即使是有宁浩背后坏猴子影业出品加持,彭于晏主演的《热带往事》由于题材受众较窄,也票房不佳。倒是此前不被看好的体育题材电影《超越》略有爆冷,目前票房处于领跑,不过体育电影票房天花板也非常有限,灯塔给出的票房预期在1亿元到2.5亿元之间。

电影业需要减免、整改,但还没找到解决方案

有影院经理向AI财经社吐槽,他们也知道这些影片成色一般,但端午档“没有别的片子可选”。后疫情时代,国产电影对强档的依赖越发明显,这也导致院线在宣推、排片力度上很难取舍。而这些影片宣推与评分均未拉开差距,自然形成内卷,其后果就是端午档的多数电影,上座率都未超过10%,“谁都不好过”。

事实上,内卷也正是今年电影市场的主旋律。最挤春节档、最挤五一档……各个档期均被冠以最挤之名的背后,中国电影市场仍处于艰难的恢复阶段。

众多中等成本的影片挤进同一档期,试图凭节假日拉动影迷消费。此前AI财经社曾报道,以史上最挤五一档为例,光是动画电影就达到了三部,而悬疑题材也有张艺谋的《悬崖之上》和陈正道的《秘密访客》。

然而,缺少大片坐镇的前提下,这些国产影片也毫不意外地陷入内耗。除了《你的婚礼》和后期依靠口碑逆袭的《悬崖之上》外,其余影片受制于成色与口碑所限,票房表现均接近“一轮游”。类似《寻汉计》这样的电影排片还不到1%;而几部票房大热影片的口碑不佳,也影响了观众在后续再走进影院。

上述院线经理也表示,端午档依照惯例,原本会作为国产保护月前的档期过渡,不过受制于好莱坞产能未能恢复,如《黑寡妇》等头部影片引进一推再推,影响了整体大盘;而夹在献礼片等头部大片扎堆的7月份之前,也进一步弱化了端午档对大片的吸引力。

而在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式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还表示,由于内容行业的效益问题,行业内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三角债”现象。院线欠发行公司钱,发行公司欠制作公司钱,制作公司相互欠钱,同时制作公司还欠主创人员的钱。他还提出,中国电影的80%收入都来自于票房并不健康,应该效仿美国制定版权收入+票房收益的收入结构。

电影公司的“哭穷”,也正是整个电影行业仍未回归常态的表现。例如,光线传媒今年才上映了《你的婚礼》、《阳光姐妹淘》、《明天会好的》三部院线电影,而除了《你的婚礼》外,其票房表现均不算出色。而去年8月,宣布之后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重要档期的华谊兄弟,最终也只在五一档、端午档携《阳光劫匪》、《超越》两部中等成本影片入场。

此前,中金公司曾发布传媒行业2021年展望,中性预估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较2019年增长5%,达624亿元(不含服务费)。而截至2021年5月27日,中国电影全年累计票房达250亿元。这还是建立在上半年有《你好,李焕英》这样的头部大片坐镇的前提下,而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下半年会更加充满挑战。

博纳创始人、董事长于冬在上海电影节论坛上,主张通过政策减免降低电影行业负担,例如,以往占票房收入5%比例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缓交3年,另外减免在线票务平台的电商服务费。然而这些治标的措施能否治本,仍需时间检验。

中国电影行业现阶段还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案。截至6月11日,几家老牌影视公司的股价也抵达最低点。华谊兄弟股价为3.65元,较过去一年最高点已接近腰斩;光线传媒股价则为11.47元,较过去一年最高点跌去48%。而北京文化由于商誉减值及郑爽事件已被实施风险警示,变为ST北文,旗下原本预计2020暑期上映乌尔善执导的《封神三部曲》,但至今杳无音信。

关键词: 片方 观众 电影 史上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