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内手机厂商,似乎都开始争着当电影制片人了。
6月20日,小米公司宣布成立旗下首个面向全球的电影工作室品牌——Xiaomi Studios,据工作室官方微博介绍,其将致力于探索手机影像内容创作,同时,Xiaomi Studios还发布了名为XIAOMI CREATOR的创作者激励计划,计划面向公开渠道征集用手机拍摄的影视作品。
对手机电影感兴趣的厂商不止小米一家,作为小米多年的“友商”,华为早已展开了对手机制片的探索,2020年8月成立的华为(无锡)数字影视联合创新中心,以及之前的数部短片就是很好的例子。之后,华为又以P40/Pro为器材拍出了短片《有惊无险》,12月,华为甚至成立了“新影像手机影像大师班”,并请来多位知名导演、摄影师做背书。
看着手机厂商们集体“拍电影”,我们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看看手中新机越来越大的摄像模块,再想想发布会上那些被吹到天花乱坠的摄影功能、与徕卡、蔡司们的联名……可能又不会那样笃定了。手机电影,究竟是真风口还是被生造出来的噱头?这一切仍值得探讨。
图片来自小米微博
手机电影,究竟是什么?
“用手机拍电影”,在国内或许是个令人感到新奇的想法,然而在大洋彼岸,这样的创作模式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
2011年,美国独立电影导演胡曼·哈利利(Hooman Khalili)创作了全世界首部完全由手机拍摄的标准长度故事片:《橄榄》(Olive)。这部电影全篇使用诺基亚N8配合传统35毫米镜头摄制,全片没有一句对白,但却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一名无法说话的小女孩如何改变了三名陌生人的人生。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还不到50万美元。
就在《橄榄》出炉的同一年,韩国导演朴赞郁和弟弟朴赞景拍摄了短片《波澜万丈》,最终成功拿下了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金熊奖。有意思的是,朴氏兄弟使用的摄影工具并非诺基亚,而是两部iPhone 4。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诺基亚的衰颓和苹果的崛起。
事实正是如此,在朴氏兄弟之后,更多的导演开始使用iPhone拍摄电影,例如马利克·本德耶卢的《寻找小糖人》、里基·福舍姆的《不安的心》等。有的人是因为投资商撤资而不得不采用这种低成本拍摄方式,有人则纯粹是抱着“玩票”的心情而来——质量好不好另说。
当然,这其中不乏一些高质量作品,2015年,肖恩·贝克执导的《橘色》就曾入围圣丹斯电影节,并在美国电影圈内引发了巨大反响。在这部影片中,肖恩·贝克使用了三部iPhone 5s和专业的视频软件FilmicPro,这也是首次有电影人在手机电影制作流程中使用视频软件。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手机电影逐渐染上了商业化色彩——手机厂商们与摄影器材制造商不同,它们需要考量更大的市场和受众人群,而“能拍出电影的手机”乃是绝佳的宣传标语。
图片来自Canva可画
被大厂们集体盯上的手机电影,已经沦为营销工具?
最先意识到这一点的品牌,毫无疑问是被导演们青睐有加的苹果。
早在2017年,苹果就开始在手机电影这一创作形式上寻找营销灵感。当时,苹果聘请法国著名导演米歇尔·岗瑞用iPhone7拍摄了一部电影短片,名为《迂回》(Détour)。不过,虽然这部短片在电影人的小圈子里评价很高,但在圈外的声量实际并不大。
真正的转折点在2018年,彼时苹果请来香港导演陈可辛,拍摄了名为《三分钟》的短片,向中国春节表示祝贺。在短片中,苹果利用各种方式展现了iPhone X的摄像头硬件以及强大软件。事后,苹果又发布了另一段宣传短片,狠狠吹了一波iPhone X相机的功能。
这之后,春节贺岁档就成为了苹果的“炫技”时间。2019年的《一个桶》、2020年的《女儿》、2021年的《阿年》皆是如此,拍摄器材也从iPhone X进化到了iPhone 12 Pro Max。每年一度的贺岁短片仿佛在催促国内的潜在顾客们:如果你有一个电影梦,那就来买iPhone吧。
当国产手机品牌尚未崛起时,这一招或许会很有效,但到了“华米OV”各展雄风的2018-2020年,苹果的行为最终只能遭到来自友商的像素级模仿,毕竟,谁也不想错过这些营销机会。
除了上文介绍过的华为、小米外,OPPO也曾在2018年联手时尚杂志VogueFilm拍摄了三部微电影,意在宣传自家Reno和R17 Pro两款手机;此外,Vivo同样未曾置身事外,去年它就和导演杨庆合作拍摄短片《当我们决定放弃的夜晚》,作品还登上了FIRST青年电影展。
图片来自OPPO宣传
如果光看手机品牌们的宣传,或许真的会有不少对拍摄感兴趣的消费者选择买单——毕竟,“人人都能创作电影”的噱头实在是太有诱惑性了。不过,难免有人会对现状抛出质疑——这种创作模式真的会成为潮流,像今天的短视频一样让未来进入“全民电影”时代吗?
“全民电影”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答案恐怕是“不会”。这是电影的性质、以及创作所需的额外成本决定的。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尽管手机厂商不断宣传自家手机的优越拍照性能,科技进步也确实带来了手机摄像头的飞跃式进步,但硬件标准的下降并不代表导演的艺术品格也能同时降低。
电影最基础的要素——剧本、故事梗概、中间夹杂着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人物细节,最后还要将它们统统压缩进一段数十分钟的短片内,这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大厂们拍广告短片时之所以下血本请知名导演而不用它们一直鼓励的“民间创作者”,也是同样的原因。
另外,也很少有手机厂商会公开宣传自家短片除了手机、剪辑软件外的“额外设备成本”,然而这些额外成本往往才是决定影片最终质量的关键。
早期朴氏兄弟拍摄《波澜万丈》时,就用到了OWE的连接器、转接环以及佳能的24-70mm镜头配合拍摄,这其中,光是佳能的镜头价格都顶得上两三部iPhone;苹果那部一战成名的《三分钟》里,摄制组也多次使用了专业无人机进行空镜拍摄;此外,在《女儿》的一些奔跑镜头中,强如iPhone 11 Pro Max也出现了严重的抖动现象,还要借助稳定器拍摄。
图片来自Canva可画
由此可见,“全民电影”时至今日仍不能被称为风口,起码在手机厂商们将摄像模块调整的更优秀之前,这一愿景都难以实现。各大“影业”的出现,更多是在为营销创造噱头罢了。
尽管如此,手机摄像头的增强对于电影行业依旧是件好事。毕竟,导演们对于电影拍摄工具轻便化的追求几乎永无止境,从早年间巨大的三原色摄像机到小型化的拍摄装备,再到可以手持的摄像机,以及如今的智能手机,能够看出,电影制作设备一直在需求之下变小变轻。
更小巧的拍摄装备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上的降低,还能在那些大型摄像机无法触及的地点进行拍摄,由此诞生的电影风格也会出现变化。可以想见,未来会有更多导演编导出适合手机拍摄又很抓人眼球的故事,甚至发展出一门独立于电影外的创作模式也未尝没有可能。毫无疑问,这能给当下创新愈显匮乏的电影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