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经典红色影视剧作品,融合了家国叙事和革命精神,历经百年传承,为各个年代的中国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进入新时代,90后、00后年轻人对于主旋律题材的热忱又被一再验证,已成为当今青年文化的一部分。
带有“红色基因”的经典影视作品,能为青年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和成长养分?
往昔岁月中,一部部经典红色电影、电视剧作品,融合了家国叙事和革命精神,为各个年代的中国观众留下难以忘怀、不可替代的银幕记忆。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经历百年传承,透过银幕和荧屏的光影呈现,愈发强烈地吸引和感召今天的中国青年。
革命战争年代中舍生忘死、无坚不摧的精神,是经典红色电影的核心价值力量。带有红色基因的影视剧,发展至今,则演变出更多新样态,以贴近当下生活的叙事手法探讨新时代人们对“历史”和“家国”的新理解。
讲述红色故事的影视作品开始“霸屏”,获高口碑和高收视率,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在建党百年的2021年,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信仰”的感召,让无数95后、00后观众感动落泪;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和《革命者》,将会让青年观众重返建党历史现场,思考何为真正有意义的青春。
过去大半个世纪里,“红色基因”影视作品,影响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在岁月的时间轴上,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些影视作品始终都是青年成长的“光影养分”。
战时岁月,红色电影吹响斗争的进军号角
回望最早的红色影视作品,当追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
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电影作品传播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是中华民族革命精神最直接的投射。
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今天的黄浦剧场)首映。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观众第一次听到了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
许幸之导演的《风云儿女》讲述了东北流亡诗人辛白华在抗战期间,因为挚友梁质夫的牺牲,从只顾享乐到投入抗战的故事。影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生存与毁灭”的危急关头唱出了时代的主旋律,吹响了抗战时代的进军号角。
导演许幸之曾经回忆,他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之时,电影文学剧本中有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和插曲《铁蹄下的歌女》的歌词部分,其实都是空白的。后来,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由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一段歌词——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
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巨大的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
抗战期间,抗日救亡是红色影视的经典主题之一,在此期间涌现了《延安与八路军》《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等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电影观照历史和现实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表达新中国、新社会、新生活的理想,成为了这一阶段影视剧的共同主题。这一时期的许多电影取材于历史和现当代小说创作,故事内容和美学形态与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从而实现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主义叙述。
《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影片传达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林海雪原》《地道战》《南征北战》《红日》《英雄儿女》等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展现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1951年上映的《白毛女》,根据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经典歌剧改编,讲述佃户杨白劳之女喜儿反抗地主黄世仁迫害而逃入深山,因残酷的环境和悲惨的生活而致使头发变白,经革命军队的解救重获新生的故事。当时年仅22岁的田华扮演喜儿。影片在全国上映后,盛况空前,郭兰英演唱的《北风吹》《扎红头绳》传唱至今。
1965年上映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改编自小说《红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江姐在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去华蓥山区参加农村武装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出卖,她和许云峰被捕,他们在狱中保守党组织秘密,同敌人展开顽强斗争的故事。
革命战争年代中舍生忘死、无坚不摧的精神,成为了该时期红色电影的核心价值力量,给几代中国观众留下难以忘怀、不可替代的银幕记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1959年上映的电影《青春之歌》,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国庆10周年推出的影片。《青春之歌》根据杨沫创作的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讲述大户人家之女林道静自“九·一八”至“一二·九”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觉醒与成长并投身革命的故事。
该时期,还有一部反响极为热烈的影片,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李克农向八一电影制片厂建议,以他的老战友李白为原型拍摄一部作品,于是诞生了同年拍摄、上映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影片以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白烈士为原型,讲述电报专家李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使用秘密电台传递情报的故事。
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李侠的发报手法令人称绝,甚至对手都称赞他的电波像一汪清水。他性情温和、笃定。为了革命,从容走向死亡。李侠和兰芬从假扮夫妻完成任务,到彼此倾慕、伉俪相守,爱情赤诚而坚韧。
1974年,电影《创业》冲破了“文艺寒冬”的重重藩篱,展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石油工业初创时期的艰辛奋斗史。
1975年出品的《海霞》则以女民兵英雄汪月霞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出身艰苦的女民兵一步步成长并带领大家粉碎国民党阴谋的故事。
改革开放后,红色电视剧的兴起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影视剧工作者也敏锐地关注着巨变中的中国现实,拍摄出大批反映改革实践、讴歌时代精神的优秀红色影视剧作品。
《巍巍昆仑》《开国大典》《西安事变》《百色起义》《血战台儿庄》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也发展迅速,通过全景式展现历史转折点之上的关键事件与民族战争,再现激动人心的历史嬗变和壮阔史诗,透视历史中的民族灵魂。
在这一阶段,红色电视剧也迎来了发展繁荣的时机。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播出的《一口菜饼子》,全长只有20多分钟,但播出后观众的反映却很热烈。受历史条件所限,彼时的电视剧并未取得独立的艺术地位和广泛社会影响。
1981年的《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打开了电视剧的发展新格局。
在发展过程中,红色电视剧将镜头聚焦于新中国发展过程的改革与巨变,如根据老舍作品改编的《四世同堂》在抗战胜利40周年时播出,以小人物的角度窥视大时代,讲述了抗战期间北平城小羊圈胡同中发生的剧变,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缩影。
而电视剧《新星》则以一个县为背景,浓缩了1982年中国农村大刀阔斧改革的社会生活,以深刻的主题和贴近民众生活的呈现,回答时代赋予的命题。
1989年,由潘欣欣执导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投入拍摄,并于1990年播出。剧集改编自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路遥同名小说《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西北农村为背景,聚焦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的复杂纠葛,全景呈现中国当代现实生活,深刻展示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走过的曲折之路。
导演潘欣欣曾回忆,为了制作好《平凡的世界》,自己专门到西安找到路遥,一块儿在陕北体验生活,采访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原型。路遥给潘欣欣讲解自己所熟悉的故土与人民,回去之后,潘欣欣便把这些讲给了词作家张藜。张藜写出了《平凡的世界》主题歌《就恋这把土》——“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就是这一把把黄土,就是这一撮子秃山……”这首歌传唱度颇高。
《平凡的世界》在2015年再度被改编成电视剧,掀起收视热潮,收获年轻一代观众的广泛好评。
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色彩日益浓厚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整体改革进程的深入,红色影视剧的创作格局和走向也在发生变化,“主旋律”色彩日益浓厚,重大革命历史、英雄模范人物和国家重大工程三大题材成为红色“主旋律”影视剧的主要创作内容。
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大决战》系列电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
1991 年纪念建党 70 周年之际,《大决战》系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拍摄完成,掀起了“主旋律”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有人称这一年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年”。《大决战》系列第三部《平津战役》于1992年上映。
为了拍摄《大决战》系列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准备了5年。1989年5月,导演杨光远写出《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剧本的第一稿后,3次去东北实地考察、选景,访问了辽沈战役的幸存者70余人,查看了大量历史资料,仅采访、座谈的录音磁带就有上百盘。
此后,《大进军》三部曲、《大转折》《七·七事变》《重庆谈判》《红河谷》《黄河绝恋》等红色影片不断涌现。
以生动细腻的人物视角为表达主线的作品日益流行。《我的1919》以独特的个人视角,在追溯个人的经历时回顾历史。
与此同时,主流意识形态电视剧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品注重刻画重要历史人物;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红岩》描写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员在狱中不畏严刑拷打,与国民党反动分子英勇斗争的故事;《和平年代》则以军旅文化为背景,对改革开放条件下部队建设、军队与地方关系等进行描摹,展现人民军队风采,唤起观众的爱国情怀和集体凝聚意识。
进入21世纪新篇章,技术和叙事手法升级
进入21世纪,红色影视剧在市场化和产业化运营的探索之中不断顺应时代,题材日益多元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指出,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媒介迭代浪潮,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经验的更新和升级。作为我国影院观众中坚力量的18岁至29岁的青年群体,也就是广大的“90后”“00后”,这一批在互联网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在不断登上社会舞台。
“从《战狼2》《红海行动》到《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90后、00后年轻人对于主旋律题材的热忱已经被一再验证,已成为新生代青年文化的一部分。”孙佳山说。
《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红海行动》《战狼2》《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在互联网上热度极高的电影,采用了更先进的拍摄技术,以及更贴近年轻观众精神需求的表达方式。它们以完整的叙事和张弛有度的节奏,用新潮而有力的语态,向全世界讲述了当代中国故事,因而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认可。
讲述红色故事的电视剧,对青年观众群体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2007年播出的《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优秀青年朝气蓬勃的学习与生活故事。剧集紧扣“少年中国”,将革命历史题材和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呈现出青春、理想与热忱。
剧集播出时,全国多地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开辟了《恰同学少年》观后论坛,到湖南第一师范参观的游人大大增加。有网友评价:“我很庆幸在少年时期能通过这部剧,认识了伟人之所以为伟人的原因。”
军事题材剧《士兵突击》、谍战剧《潜伏》、抗战题材剧《亮剑》、年代剧《北平无战事》、近代革命史诗剧《战长沙》、现实题材的《人民的名义》、重大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等,都以更加贴近当下生活的叙事手法,探讨新时代人们对“历史”和“家国”的新理解。
曾经执导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导演黄建新,在建党百年的时间点执导了电影《1921》。如果说《建党伟业》更多是将人物描写蕴含在历史叙述中,那么《1921》则体现出更强的人物聚焦感,历史细节中的情感表达更为突出。黄建新指出,《1921》跟“当下”有着强烈的联结。他希望通过这部党史题材电影的创作,让青年群体产生思考。“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青春是更有意义的,年轻人能够为国家做点什么”。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近来这一类题材影视剧密集,对于年轻人而言是很有价值的,起到“回望”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国家的近代史,知道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知道历史上这些伟人年轻时,跟我们同龄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
黄昌勇认为,回望中华民族这一路走来的“苦难中的历史”,能够拉长每位观众的思想情感和思维的长度。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密切关注党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他说:“创作者对历史的感受越深刻,越细节,作品就越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越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参考资料:尹鸿《从新中国电影、新时期电影到新时代电影——论新中国70年电影的历史发展》;尹鸿、杨慧《时代碑铭与民族史诗——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电视剧》;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