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奥运会对于电影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必须看到和承认,即便中国已经有北京奥运的辉煌和成功,奥运对于全体国民仍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左右,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体育方面,同样也会对其他行业存在一定波及。

备受关注的东京奥运会上周末正式开幕。 

本届奥运会在未来创下多少个第一、将会出现那些场内外的不可控因素,对于广大体育爱好者和网友而言,只能拭目以待。整体来看,本届奥运会对于国际奥委会、日本奥组委、国际单项赛事组织协会、各国奥组委和全世界运动员都是异常艰难的,如果从疫情防控和赛事组织难度来看,取消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但这对于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又是不公平的, 

必须看到和承认,即便中国已经有北京奥运的辉煌和成功,奥运对于全体国民仍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左右,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在体育方面,同样也会对其他行业存在一定波及。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奥运会可能需要十万乃至几十万人的通力合作,这也是对该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次考核,特别在亚洲范围内,中日韩三国都通过举办奥运会更好的展示了自己,并在之后获得经济腾飞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那么奥运会对于电影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奥运展现各国文化魅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奥运会魅力依旧无限大,尽管对比起竞争激烈的伦敦和里约,今年东京奥运会的火药味淡了很多,但因时差小空间、距离近等特殊原因,今年奥运会的热度其实已经高于前两届和刚刚结束的欧洲杯、美洲杯。 

▲ 北野武吐槽东京奥运会开幕式 

2020东京奥运会可谓是命运多舛,国内大部分观众在看过其开幕式后都会暗自回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壮举。当然在资金、防疫和人员配给方面捉襟见肘之时,日本奥运会仍用仅有资源更有效地去展现了本国的文化,即便看起来不被其他国家所接纳,甚至本国大导演北野武也吐槽了一番。 

北野武导演向来习惯对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开炮,在他看来日本本国有更优秀和通俗的文化元素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同时在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重压下,如果通过奥运会能够更好的让全球团结起来共同抗疫无疑是更善良伟大的举动。 

对于中国内地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而言,奥运会更多展示了每个国家最优秀的一面,很多70、80、90后都会对从1988年汉城(现首尔)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记忆深刻,这不仅仅是体育的魅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每一届的奥运会赛场内外都会有一些闪光点令观众记忆深刻。 

▲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2019韩国出品) 

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前后,恰好是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腾飞到顶点的时期,奥运会不仅仅让本来就有强烈民族意识的韩国人更好的团结起来,也为当时韩国解决了一大部分就业人口,“安居乐业”即便对于经济发达国家的韩国民国也是同样重要的。 

即便是这样,像日韩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想要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符号仅靠体育是不够的,而且在奥运赛场上,日韩二国更多像彼此的竞争对手,整体存在感远不及中美俄三国,如果不是通过自己举办奥运会,是较难有更好展现自己的机会。 

参与方式呈现多元化,体育与点映存在更多互动可能

在北京奥运会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不温不火,但整体上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爆发的基础和机会,国产片和进口片比重呈现犬牙交错的状况。奥运会不仅仅打开了国门,也让内地观众的眼界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其实除了北京奥运会,其他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期间内地的电影票房整体上被影响的程度都甚微,表面上收看体育比赛会占用一部分观众的时间,但影迷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很微妙,很难将这两者完全孤立或者彻底融合。 

因为国情差异,同时也因为奥运会作为一项可以彰显我国“多方面硬实力”的综合性运动会,在中国内地收看奥运会所有比赛都是免费的,这也使得在消费权限的分配方面,奥运赛事对于观众的钱袋子不会有太多压力。 

奥运会对于普通民众的参与方式无外乎收看比赛和购买一些文创衍生品,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国民,内地观众真正意义走出国门到现场观看比赛的只是较小的一部分,收看电视转播和手机电脑直播才是更多人选择。 

大部分观众和体育迷很少会出现面临着世界杯决赛和变形金刚电影同时上映需要选择的“困境”,反而这两者都有兼顾的影迷(或体育爱好者)会因为看过精彩刺激的比赛后,随机选择一部电影来舒缓曾经紧张的情绪。 

同时奥运会比赛本身的特定和转播的方式方法和足球转播不同,内地很少会因为奥运会的举行对餐饮有更大的提升,至少奥运会提升效果远不如欧洲杯和世界杯明显,奥运会也从早年校园和办公室隔日话题,逐步转移到互联网平台。 

和现阶段影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和多平台收看的趋势,现在奥运会同样也都有多个不同渠道的收看和参与方式,除非是对该项赛事彻底不关心和在乎(这和很多压根不看电影的国民一样),只要被“大数据系统”的推送机制选定,很多网友和观众都会被奥运所覆盖到。 

在2008年时,内地票房也就几十亿元,面对奥运会如此巨大的香馍馍尚不具备更好的异业合作方式,也的确缺乏好的合作方式, 到了近些年的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国内地企业更多成为了奥运会的赞助上。 

东京奥运会中国内地的赞助商有像腾讯、阿里和快手等长短视频平台,这些公司恰好都是近些年对影视行业有巨额投入的公司,利用奥运会不仅仅能够推广其平台&公司文化,也有机会形成和其公司出品的影视产品一个良好的互动与合作。 

体育&电影强国齐头并进,电影产品性价比优势更大

从1984年新中国开始真正融入到国际奥运大家庭,到1988年张艺谋凭借《红高粱》拿到了金熊奖,近四十余年以来,中国在文体方面的建设一直都没有停歇,同时体育和电影也逐步都从举国体制一步步过渡到市场化的管理。 

对于电影而言其代标志是老牌电影制片厂和民营影视公司的合作,对于体育而言,原有的地方体校&国家队模式没有根本性质变化的前提下,私人俱乐部在一步步利用重金模式去打造和挖掘更多的体育精英。 

任何一个体育生的梦想可能都是有朝一日可以参与到更高一级的体育盛会,其中奥运会毫无疑问是象牙塔尖。同样对于任何一个有梦想的电影工作者,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一部被业内外认可、并拿到专业性奖项的影片,才是自己工作有了成效。 

如果仅从账面上来,用过往的经验和不同国家的情况,很难对于举办一次奥运会是否划算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一些国家脱离本国的承受力而举办奥运会,在本身城市基础不达标的前提下,是很难实现后期的经济效益的。 

在北京奥运会的前后,中国开始一步步进入到体育大国的行列,同时电影市场也开始起飞。 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也通过举办各项世界大赛实现了城市的更新,新兴的城市群和地区中心城市,也需要相应的影院配套措施,这一切也都伴随着城市发展同步进行。 

相对来看,民众虽然收看体育比赛几乎是免费的,但参与体育运动则大部分花费不菲,无论是日常的消耗还是装配的购买,其支出的数字都是成几何递增的状态。 

同样来看,无论体育场馆的建设,还是体育比赛的组织投入,现阶段对于很多政府机构压力都不小。同时一些民营组织自行筹建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即便现在有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但仍旧大部分很难实现盈利,体育的黄金时代在蛰伏,但就投资的收益来看,相比影视行业风险性并不低。 

根据一些公开的资料,现在的体育大国和强国,普遍每年在奥运战略投入资金会达到平均一亿美元,这里还不包括这些国家单项协会通过其他渠道所得到的一些赞助,如果仅从数字上来看,打造一个奥运冠军,其花费几乎相当于拍摄一部中等成本电影。 

中国体育在冲奥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幸福和美妙的时刻,这种幸福极少眷顾到中国电影头上,近现代中国人看着日本、伊朗和韩国在国际上屡拿大奖的酸楚堪比这些国家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赛场的风光表现,可能对于很多影迷而言,奥运会拿更多金牌固然好,但电影的成绩出不来,总会让大家留有一点遗憾。 

韩国电影《寄生虫》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一刻,中国互联网上几乎看不到太多为亚洲电影的喝彩,而是更多的“我酸了”的发声,毕竟相比于体育这种需要纯粹的天赋和身体机能的运动不同,电影作为文化产品, 中国是有理由和有实力去拿到更好的成绩, 而且这种“成就”所能带来的民众凝聚力和自豪感一点不比奥运金牌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吕世明 

关键词: 影响 行业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