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中国红色影视剧圈粉当代“新青年”

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在年轻人之中持续走红,得益于视觉叙事的创新。“和老套的大全景、中景、近景做法相比,新作品增加了很多很多情绪性感受的镜头。”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曾振臂高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唤醒青年千千万。百余年后,透过热映电影《革命者》的画面,李大钊的壮阔人生跃然于荧屏之上,打动了无数年轻观影者。

“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感觉很多知识点离我们比较远,有了《革命者》的观影经历,同学又给我普及了相关的人物事件,书本里的历史一下子就通了。”北京市高一学生杨琳说。

正值暑期,不少“00后”前往影院观影。聚焦武汉抗疫的《中国医生》、呈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办的《1921》,以及讲述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事迹的《革命者》等主旋律影视剧,都受到青年观众的欢迎。

电影《1921》主创团队参观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重温革命历史。延安文艺纪念馆供图

有调查显示,对上述三部电影表示“想看”的人群中,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比分别为49.9%、47.7%、45.4%。作为数字时代的消费主力,中国青年群体在文娱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凸显。

“我们今日的幸福就是他们奋斗终生的目标”……在网络平台上点开讲述中共建党历史的热播剧《觉醒年代》,很多弹幕都是年轻观众表达对这部红色作品的喜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红色影视作品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战狼》《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将主旋律内涵与市场化表达娴熟“结合”,一次又一次出现“叫好又叫座”的票房佳绩。这些影视作品走红背后,年轻群体的贡献度不可忽视。

“从《在一起》《山海情》《觉醒年代》这样的热播正剧,到最近上映的电影《革命者》《1921》,我一个不落都看了一遍。”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王笑然对这些热门红色影视剧如数家珍。

同王笑然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守在荧屏前发布弹幕、热情表达,他们与剧中慷慨激昂、追求真理的“新青年”达成了艺术与现实、历史与现代的绝妙呼应。

“这些作品受到欢迎首先是因为真实,包括历史的真实、人性的真实、生活和场景的真实等。”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说,“青年能够对这种真实产生共情。”

张阿利表示,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在年轻人之中持续走红,得益于视觉叙事的创新。“和老套的大全景、中景、近景做法相比,新作品增加了很多很多情绪性感受的镜头。”

王笑然至今仍记得2018年《大江大河》电视剧中的片段,男主角乘坐大巴车行驶在山间小路,远方是无声奔涌的江水。“每次回想起这一幕,我都会有一种个人与时代命运交织的代入感,非常震撼。”

除此之外,为突破传统影视作品的创作窠臼,近年来主流影视作品在塑造人物个性方面下了功夫。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来到北京大学,与在校师生分享制作经验、交流心得(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在《觉醒年代》中,陈独秀为《新青年》杂志筹集到资金时欣喜若狂地在雪地里打滚,陈延年与陈乔年俩兄弟争吃一张饼……这些白描式的影视画面打破了传统主流角色的刻板印象。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赵涛说:“这些影片并没有把他们塑造成为概念化的革命者,而是把他们还原为一个个富有生活情趣的、活生生的人。”

张阿利期待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更多新探索,通过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进行有机结合,用心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会越来越多,从而得到更多青年观众的喜爱。

“红色影视剧让一百年前的呼声再次响彻云霄。它告诉我们,先烈从未离开,新时代‘新青年’还在新的赶考路上。”王笑然说。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