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身处酷暑直面寒冬:2000余家电影院停摆!

 停业的决定压垮了一部分本就生存艰难的影院。8月2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经营了5年的北京东融国际影城(月亮河)店突然关店。

8月5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电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低风险地区电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暂不开放。拓普数据显示,8月6日,全国范围内仍在营业的影院共8991家。而在7月6日,这一数字是11144家。由此可以粗略推断,约有2000余家影院暂停营业。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电影院集体放了一场长达175天的“长假”。未曾想,2021年电影市场刚出现回暖迹象,在传统热门档期暑期档即将发力之际,停业通知再次来袭。除哈尔滨市外,武汉市、西安市、南京市等多地区均有影院宣布停业。

    停业的决定压垮了一部分本就生存艰难的影院。8月2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经营了5年的北京东融国际影城(月亮河)店突然关店。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6日,2020年以来我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影院、影城、电影放映”的影院相关企业注销数量近4000家。

    灯塔专业版App数据也显示,2014年至2021年,一线城市影院的上座率从18.4%下降至10.2%;二线城市也从15.4%降至9.3%。

    从电影产业链来看,上游制片方与中游宣发方的日子也不好过。

    8月5日,电影《长津湖》宣布撤档。《长津湖》2020年曾因疫情停拍9个月,损失1.5亿元。业内对其期待颇高,票房预期在20亿元以上,本指望这部影片带动暑期档观影热情。灯塔专业版App显示,《长津湖》背后有7家出品方及10家联合出品方,其中主要出品方是博纳影业和八一电影制片厂。

    电影业的寒冬不能简单“甩锅”给疫情了事。资本市场的态度从某种程度决定了电影品质,某大型企业内部FA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如今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基本不考虑影视了。一方面,2018年以来政策层监管趋严,让投资方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就是投资方现在的痛点——难以退出。

    2019年7月5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业务若干问题解答》,解答对募集资金投向予以明确。“募集资金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要投向主营业务,原则上不得跨界投资影视或游戏。”

    “目前资本市场的政策,对影视企业不太有利,即使投中一个优质企业,也很难上市,没有流动性也就很难退出,资金被持续占用是最大的问题。退一万步说,港股上市是一种选择,但即使上市了,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上述FA人士表示,投资市场有一个潜规则,在一级市场,价格是不能下滑的。后一轮融资一定是比前一轮估值高的,因此很多企业在上市前不断的融资,推高了估值,这样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市后就会被打回原形。

    在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2018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对于影视行业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导致整个行业投资急剧减少。比如股权投资方面,几乎很少有公司在创立初期,或者是运营期间,能得到股权投资。对于项目本身的投资也急剧减少,导致很多项目无法开工。基本上是一种封锁的政策,我们这个行业没有新的公司上市,也没有办法进行融资。直接使一些企业、上市影视公司,也出现了资金问题。”

    此外,投资方对电影行业的态度逐渐保守,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投资人表示,目前除电影公司外,外部资金几乎不会投资电影项目,因为不可控的风险太多,中国也没有建立起完片保险制度。而电影公司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也就导致整个产业走上慢车道。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