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企业 / 正文

福斯被迪士尼并购这三年 明显不及格

《失控玩家》在好莱坞达成的叫好又叫座,无疑是令市场欢呼的。 但自2019年3月20日被迪士尼并购后的这三年,福斯却过得很是迷茫。

《失控玩家》在好莱坞达成的叫好又叫座,无疑是令市场欢呼的。 但自2019年3月20日被迪士尼并购后的这三年,福斯却过得很是迷茫。 

首先是并购之初的大规模裁员。 虽说两司合并少不了人力重组,但迪士尼在高价收购福斯的同时也并行着节省成本的计划,最终裁撤数千员工。 

其次是福斯储备项目的表现不如预期。 2019-2020年间,福斯只交出了《极速车王》《乔乔的异想世界》这两部表现还算不错的作品,但却也有《优步危机》《X战警:黑凤凰》《星际探索》《野性的呼唤》等票房不如预期的项目。就连时任迪士尼CEO罗伯特·艾格也出面表示“福斯的表现比我们收购时所预期的差太多了。” 

再者是2020年初的官宣改名。 为了与拆分后的新福斯公司作区分,迪士尼把“二十世纪福斯影业”更名为“20世纪影业”、“福斯探照灯影业”更名为“探照灯影业”。总之,就是简单粗暴地把“福斯(FOX)”两字移除了。 

最后是对流媒体Hulu的边缘化。 收购之初,本以为迪士尼会让Hulu对抗Netflix,但没想到在迪士尼易帅鲍伯·查佩克之后却宣布了Hulu放弃国际化的消息。由此,Hulu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那么,如今的20世纪影业,影史记忆中的那个福斯,“入迪”三年何至此境?展望未来,又该如何? 

(注:本文统一使用“福斯”代称) 

电影表现堪忧,项目定位模糊

还是先让我们把目光放在福斯的电影业务上吧。 

若将福斯加入迪士尼三年多以来电影业务表现做个总结,可以说是“表现堪忧,定位模糊”。究其原因,一是历史遗留问题,二是项目定位模糊。 

谈及历史遗留问题,还得追溯到福斯收购案开始的2017年—— 

彼时,福斯掌舵家族、传媒大亨默克多集团早已动了抛售的念头,而自迪士尼出价524亿美元之后,易主势头已不可抵挡。此情此景下,福斯电影公司员工全线躺平、消极怠工,不仅预算随便批,而且品控基本没有。所以,种此恶因,就“收获”了2019-2020年福斯电影项目几乎全线拉垮的恶果。 

从2019年3月20日完成收购至今的福斯电影成绩来看,迪士尼已经给福斯“擦了很久的屁股”。 

2019年,除小成本宗教片《不可能的事》、《极速车王》、文艺片《乔乔的异想世界》之外,多部福斯电影票房表现堪忧,其中又以《X战警:黑凤凰》的亏损为最。整个一年,福斯的累积亏损超过5亿美元。 

2020年更是惨淡。受新冠疫情影响和迪士尼预算削减,全年下来的福斯出品院线电影不过3部,跳票多次的《新变种人》更是票房口碑双崩盘。 

到了今年,虽有探照灯影业参与发行的《无依之地》成为颁奖季大热,但在《失控玩家》回归院线之前,福斯电影可谓整体“失声”。 此后,如果《最后的决斗》(雷德利·斯科特导演新作)、《法兰西特派》、斯皮尔伯格版《西区故事》、《王牌特工:源起》、《尼罗河上的惨案》等备受瞩目的新片不能扳回几成,今年的福斯恐怕又要让迪士尼失望了。 

基于这三年的片单,福斯在迪士尼内部的定位模糊问题也浮现眼前。 

自2006年74亿美金收购皮克斯开始,迪士尼就开始了它的IP版图扩张,旗下各家子公司也定位清晰、各有所长。比如,迪士尼本部近年来发力漫改真人电影、迪士尼动画和皮克斯专攻动画长片、漫威超级英雄宇宙自不必说,“工业光魔”卢卡斯影业也坐拥“星球大战”IP。 

然而,虽然探照灯影业依旧稳步走着小而美的独立制片路线,但蓝天工作室已经被迪士尼关闭了,20世纪影业则似乎“什么都有一点”却又“开不出什么新的花”。 

以超英宇宙为例,虽然X战警、黑凤凰、死侍等角色得以回归,但它们和漫威宇宙之间又好像隔着一层壁垒。再以“异形”“猩球崛起”“小鬼当家”这样的老IP为例,如若重启,开发难度远不止好的剧本这么简单。 

实际上,福斯从2017年开始确实也渐入瓶颈了。本来还能指望卡梅隆的《阿凡达》续集为其“续命”,无奈相关项目拖了又拖;而在迪士尼漫威影业的压制下,与超级英雄相关的题材又只能依靠R级电影拼差异化。 

由此,福斯进入迪士尼之后的境遇可能还不如自家的探照灯影业。 

▲ 迪士尼现今的内容工作室版图 

米老鼠吃大狐狸,仍未完全消化

如果说电影项目上的历史遗留问题还能靠时间消磨逐步解决,那与定位模糊相关的部分则要棘手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还发生在Hulu与Disney+之间的业务摩擦上。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胜者又该如何妥善处理败者呢? 迪士尼是个大块头,福斯本来也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三年显然还不足以让米老鼠“消化”好这只大狐狸。 

让我们看回2019年时双方的资产重组协议:电影、电视、(流)媒体归迪士尼,只留下体量单薄的新闻广播业务给新福斯。再往细里说,X战警、异形、阿凡达等大IP归迪士尼,主攻优质成人向内容的流媒体平台Hulu归迪士尼,坐拥下沉观众市场的电视台资源归迪士尼。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电影粉丝会容易觉得迪士尼收购福斯主要是为了电影业务,但实际上最值得“烧钱”的业务部门恰恰会是福斯电视公司、FX有线电视网、国家地理、Hulu、欧洲Sky、印度Star等非电影的平台部门。此其中又以Hulu最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迪士尼整合流媒体资源,正面对抗Netflix。 

不过,三年多过去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已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通过简单粗暴的改名和整合,电视业务还算是比较好消化的。 

2020年8月,除了对电影业务的两大厂牌“去福斯”外,迪士尼还大动作地把“二十世纪福斯电视工作室”改成“20世纪电视”,把“福斯21电视工作室”改成“试金石电视”,还把自家旗下的ABC电视台合并到ABC Signature旗下。随后,迪士尼又把“试金石电视”合并到了“20世纪电视”旗下。 

这样一来,迪士尼原有的ABC、原属福斯的二十世纪电视台和国家地理频道,就还算是通过品牌重塑得到了平稳过渡。 

▲ 迪士尼现今的电视·流媒体平台版图 

然而,Hulu却似乎正被边缘化。 

在并购谈判时期,被外界认为有望接替罗伯特·艾格执掌迪士尼的是凯文·梅耶尔,所以凯文·梅耶尔当时画下的“大饼”令人十分期待——即,将Hulu的成人向与Disney+的PG-13进行整合,从而将Hulu打造成迪士尼的国际通用娱乐平台。 

但是,后来的故事由鲍伯·查佩克改写了:凯文·梅耶尔离职、迪士尼的国际通用娱乐平台定为走合家欢路线的Disney+。 

从集团短期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决策也并非毫无依据。在前福斯时代,Hulu虽然也有出产原创内容(代表作《使女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汇集各家巨头版权的第三方平台,而其落地区域也只有北美和日本。 

所以,Disney+是越办越红火了,但目前的迪士尼或许还真的没有余力和闲心来摆放好Hulu的位置。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对头康卡斯特在今年6月再次搅局:据外媒报道,康卡斯特痛批迪士尼没有正视Hulu的国际化价值,已经把这件事拉到仲裁法庭上去了。 

两大巨头,必须继续双向奔赴

由此可见,无论是迪士尼消化福斯、还是福斯融入迪士尼,三年显然还不够。 

那么,福斯往后该如何前进呢?拍sir总结有两点:找到定位,拉新票房。而至于Hulu,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存在,或许还得打个问号。 

其一,福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在迪士尼集团中的定位。从历史上看,福斯真人电影擅长的是制作与迪士尼童话大相径庭的现实主义题材,所以在得到迪士尼资源的加成后,福斯不妨走一条与探照灯影业错开的路线, 制作“大而美”的精品真人商业电影。 

关于这一点,《失控玩家》就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从制作成本上看,该片花费了约1亿至1.25亿美元;从内容上看,该片可以被看作是迪士尼童话版的“《头号玩家》+《楚门的世界》”;而从项目成色来看,该片也票房口碑双收。据悉,就在不久之前,迪士尼已经同意拍摄《失控玩家》续集。 

其二,福斯要积极拉新电影票房,夯实在迪士尼集团中的竞争力。具体而言, 重启老IP、推进超英宇宙融合、大力宣传S级项目,都是可行之策。 

尽管被迪士尼要求的成分居多,但暂定于今年11月上映的《新版小鬼当家》电影就是福斯重启老IP的首个项目。这个系列自1990年在美国首播之后,已推出了四部续集,题材上也是十分契合迪士尼的合家欢调性的。 

然而,对于福斯老IP的重启(而非狗尾续貂),观众们自然是对“猩球崛起”“异形”“X战警”等系列更有期待。尤其是“X战警”、死侍等超英角色与漫威宇宙的融合,也被认为是福斯最能在迪士尼集团中站稳脚跟的筹码。 

在完成收购后,迪士尼就已经把福斯与超英宇宙相关的部分交到漫威总裁凯文·费奇手上了,相关的电影筹划也在推进,就看之后两者能否做到“1+1>2”了。 

而至于需要被大力宣传的S级项目,无疑就是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只要能打好这张牌,福斯还是能扳回好多城的! 

最后,拍sir还认为虽然Hulu曾属福斯,但鉴于福斯掌握的只是股份而迪士尼收购回来的也是股份,所以迪士尼终究应该是会全盘掌控Hulu的。 

明显地,当前康卡斯特的仲裁要求就是为了要给Hulu抬价,然后再将手中的股份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迪士尼。而当迪士尼逐步收购完Hulu之后,这家流媒体是否还会继续存在、是否会与Disney+合并、是否会重提国际化目标,都有可能。 

回到原点,迪士尼收购福斯是为了能在好莱坞流媒体大战中掌握“军备”,所以当这个“消化过程”完全终了之时,大概也会成为迪士尼傲视流媒体群雄之日。当然,Netflix答不答应另说,迪士尼涉不涉嫌垄断也另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小保

关键词: 福斯 迪士尼 并购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