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之下影院行业的不断出清,总有收购影院资产的声音。
“有的在关店,有的在抄底收购,有的在做抖音,有的在做跨界(剧本杀、剧场、密室等)。”一位影院资深人士如此概况当下影院行业总体的情况。
如果说年初有些资金还在犹豫是否抄底入局,今年以来租金的下调,以及对于后市市场回暖的预期,已经推动不少业内资金悄然进场。
而不同于以往资本驱动下的并购,这轮并购已经呈现更加产业化的特点。在当前阶段,并购更趋于“精明”。且为了避免经营上的同质化,并购之后的资产优化也是重要的发力方向。
从短期来看,从年初春节档电影市场回暖,再到“片荒”潮,以及近期疫情的反复,影院行业在重创中缓慢修复,仍要与不确定性共舞。
另一方面,从更为长期的角度来说,当前市场的集中度水平意味着并购依然将是主线。只是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策略上呈现为一定的放缓,在内部顺位上来说,首先是调整保证自身经营;其次,部分如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等,继续前两年的新建计划,影院数量仍有扩张;第三步,才是并购。
不过,整体而言,随着影院”新增”计划的消化进入到尾声,资产的并购整合已经蓄势待发。
时点到来:影院产业化并购启幕
有人退,亦有人进。
恩微资本创始合伙人刘剑锋亲身经历过早年的影院投资并购热潮,她认为现在是一个理性回归的时点,“这个行业几年前受资本驱动有过一轮并购整合,但也导致了一段时间内影院投资建设过剩,直至2019年底才逐渐趋于理性。”
随着疫情让行业停摆,在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行业逐步恢复之时,刘剑锋开始进行调研和分析,着手影院的资产整合。
目前,刘剑锋正在进行1-2个资产包的整合,涉及几家到十几家数量的影院。过往,她已经并购了6家影院,主要分布在苏州昆山、湖南株洲、山西晋城等三四线城市。刘剑锋提到,后续也会考虑一二线城市,今年计划通过股权联结发展至20家影院的体量。
在这轮疫情前,近年来国内电影院建设迅猛。2012年国内银幕数才刚刚过万,但2018年银幕数已成为全球第一。然而,银幕增速持续高于票房增速,单银幕产出自2015年以后持续下跌。
业内普遍认为,前几年资本的涌入给电影行业带来较大泡沫,银幕数量的增长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疫情前院线行业就到了该阶段性调整的时候,疫情则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在刘剑锋看来,“不同于以往资本驱动下的并购,现在是真正的产业并购。行业进入到了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开启了并购整合的下半场。”
作为众多参与其中的产业资本方之一,她所管理的基金会在完成并购之后会将影院交予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影管公司进行管理。
从数据层面来看,当前银幕数依然保持增长,但更多是对前几年资本热潮下项目的消化。可以看到,自2016年开始银幕数增速已经开始放缓。2021年上半年银幕增速较2019年同期有24.8%的下降,新建影院同比下降19.5%。就疫情反复影响及商业地产发展放缓的情况来看,刘剑锋认为,“影院的‘新增’进入到尾声了,再过一段时间,存量交易的活跃度将会提升。”
不过,对于影院资产并购,目前市场表现依然冷热不均。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东西文娱,就上半年的情况而言,大影管出手较少,一些中小型影管因为体量小更加灵活,反而更好快速推进并购整合。
刘剑锋也谈到,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行业内资本方对于影院并购的态度是处于观望状态,出手相对谨慎,“很多头部产业方从去年开始就在考虑如何利用这几年时间做扩张,但是因为疫情仍在持续,所以还是看得多,真正出手的比较少。“
此前上影、万达、横店、金逸、幸福蓝海等院线类上市公司疫情以来的相关动作,已经表露了当下进行影院资产整合的意图。
疫情以来,行业头部公司呈逆势而上之势。万达电影以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权及新建“轻重并举”的模式,市占率从近几年的13.5%提升至今年6月达16.1%;上影于去年3月设立资管公司、推出“纾困基金”,表示将通过并购、增资、参股等形式对长三角及周边区域内的影院进行投资与整合;横店影视、金逸、幸福蓝海也纷纷加码终端,通过自建、并购等方式实现扩张。
不断加码的背后,是各家对于影院终端产业整合的积极判断。万达电影在5月19日接受调研时表示,预计未来无论是行业资源还是集中度都会向头部集中,头部院线市场份额还会有较高的提升空间。横店影视则在2020年中报发布时表示,疫情冲击加速行业洗牌,促使低效影院快速出清,有利于头部院线公司整合做强。
整体而言,当前阶段行业内的并购动作正在稳而慢的推进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对社会的影响减弱,局面更为明朗之际,并购整合的步伐还将加快,影院的产业化并购序幕已经初启。
泡沫破裂:趋于“精明”的并购整合
不同于以往资本驱动下的并购,市场加速出清使得行业恢复到较为理性与正常的状态,影院并购整合也开始趋于“精明”。
公开信息显示,自2015年以来的国内市场公开的影院并购案例,涉及估值规模已达数百亿元,其中万达电影等院线巨头以及苏宁、恒大、保利等跨界资本参与其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包括万达电影2015年以10亿元一举拿下世贸15座影院,大地影院大股东南海控股2017年宣布以32.86亿元收购橙天嘉禾国内资产等案例。
一位业内人士向东西文娱表示,五六年前的热钱并购往往将票房成绩作为单一参考,现在的并购更多来自自有资金,更为计较成本和一个店的经营数据。
“现在疫情之下不看这个票房,看开放数据是没用的,更多看的比如看你净现金流”。该人士表示。
刘剑锋谈到,她所在的基金在选择拟并购影院时,首先考虑核心地理位置,不过这仅是基础层面,其次还要考虑人文特色以及周边消费者的喜好及需求变化。
就刘剑锋观察,疫情使得观众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近年来观影群体的年龄层有略有增长的趋势,“你可能要更精准的去定位这个城市它所面对的人的他的喜好还是这个区域。换句话说,我觉得要求影院要更精准的去区分他的客户群,然后来决定他提供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和满足客户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影院成本中的大头——商业地产的租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为影院的并购整合带来利好。
租金下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行业整体低迷,商业地产考虑到影院商户利润做了下降调整;另外,从长远来看,全国商业地产存在超配趋势,地产商及运营商们由此做出了反应。
多位业内人士向东西文娱证实,去年复工以来的租金谈判中,影院普遍借此降低了自己的租金成本。在刘剑峰实操的项目中,并购的影院租金普遍有20%-30%的下降,进入到较为合理的价格范围,这为推进影院并购带来不小的促进。
从并购以后持续运营的角度来说,在票房增量有限的当下,进一步丰富影院消费场景已是影院并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并购之后如何进行资产优化也成为了收购方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
基于市场上的变化,影院端开始根据主要客户群的年龄、收入亦或组成家庭与否来做更精准的区分,在内容尤其是非票业务方面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群的需求。刘剑锋指出,“现在的评估指标不是纯粹以票房,非票收入也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会格外针对客户群的特点,研究他们的消费行为,提供对应的非票商品。”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生存压力下,去年以来,围绕着非票收入,影院做出了更多的尝试。
举例来说,在主力观影群体持续年轻化的现状下,与电影业态高度相关的剧本杀成为许多影院考虑引入的业态。
就在近日,上海五角场万达影城推出“沉浸式剧本杀”,提供古装、悬疑等40个剧本,探索丰富影院场景。另外,万达电影还尝试将相声、儿童乐园等业态与影院进行创新结合。而据万达电影7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的表示,已在部分影院推出了自创茶饮品牌店“萬茶”。
万达影城五角场门店剧本杀项目
刘剑锋谈到,“一方面从业者们都在做精细化运营,另一方面也开始有了差异化的体现。”这种差异化也包括从资本层面投资推动的业态融合、新消费品牌建立。
不过,如上文所述,仍有头部院线公司目前对于并购仍是处于观望状态。据刘剑锋介绍,疫情期间,多数从业者的优先级,首先是调整保证自身经营;其次,部分如万达电影、横店影视,继续前两年的新建计划,影院数量仍有扩张;第三步,才是并购。
刘剑锋表示,“大家在这个阶段的并购都是广泛接触,但并不着急下手。核心就是时间,等待疫情比较稳定和明朗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这也显示出资本方的并购趋于理性与精明。
趋势判断:集中度提升是大势
一直以来,从海外经验的角度来说,行业内对于“院线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直有共识。近年来随着单银幕产出持续下跌,疫情加速市场出清,国内市场将以何种方式完成本土影院市场的集中度提升,路径开始愈加清晰。
就产业整体而言,已经呈现出“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的趋势走向。
就横向一体化而言,普遍的视角是对标海外成熟市场而言的。
可以看到,北美市场在经历了粗放扩张、行业大开大合的重组后,美国院线行业AMC、Regal、Cinemark三巨头的市占率已从2004 年的 32.6%提升至2017 年的 49.2%,其中并购重组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核心手段。
就国内市场来说,在疫情前的跑马圈地过程中,国家政策层面也已就并购整合予以指引。2018年12月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国电影院银幕总数计划达到8万块以上。重新开放院线牌照被认为既是鼓励并购的信号。《意见》同时指出,鼓励院线公司并购重组,推动院线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于长期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的院线公司,实行市场退出。
在此背景下,博纳影业、华人文化相继入场,目前全国院线数量达50条,然而TOP3的市占率仅为30%左右。
在纵向一体化方面,显见的是,相比北美市场国内并没有类似北美的“派拉蒙法案”的反垄断限制,国内院线公司普遍都加大了上下游的整合。
比如横店影视正在不断加强上游电影投资。去年年底,横店影视发布公告称拟以1.22亿元并购两家内容公司。截至目前,横店影视今年参与了5部作品,其中包括主控出品《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我的姐姐》3部话题电影,其近期发布的中报中显示,影视制作发行业务为该公司增厚了业绩。
两者加速整合背后,全球影院市场面临的一个新命题是流媒体的崛起。
在北美市场,疫情加速了迪士尼、环球等老牌内容巨头下场布局流媒体,打通线上发行渠道,电影发行院网同步或者流媒体首发变得愈加频繁。在此背景下,全球最大连锁院线AMC早先公开抵制电影“院转网”,而后有所转变,与环球影业、华纳兄弟就新的院线电影“窗口期”达成协议。
在国内市场,互联网影视公司也在更为深度的入局。比如爱奇艺在今年5月宣布推出“云影院”,开辟电影在线发行赛道。爱奇艺云影院将“PVOD模式发行的院线电影”“也纳入在内。
关于流媒体冲击院线观影的声音一直都有,而更为理性的声音则是看到两者共生的可能性。
刘剑锋认为,对于院线公司来说,通过与线上内容方合作,来获取内容与流量;而对于互联网影视公司来说,在目前流媒体盈利点尚不清晰的情况下,线下则有大量的变现场景。在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中,IP则会成为其中的连接点。“线上线下的合作现在还处于早期,未来无论是内容端收购终端亦或相反,只有做到把内容、终端‘两条腿’相匹配,才能带来更高的转化率。”
在刘剑锋看来,“以IP为核心连流媒体与线下的结合,将是未来更为优质的模式。下游有规模,上游有内容,我认为这是未来较好的一种布局。”
这种趋势之下,一些传统的、不具备未来竞争优势的中小型连锁影院更多是在考虑退出。
院线行业的集中化还需要时间。谈及未来头部院线的格局,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力量的优势会进一步凸显;类似万达电影这样与自有商业地产深度绑定的模式较为独特,能够延续现有的优势地位;而主打下沉市场的头部院线,整体发展稳健,未来依然可期。
一些小而美、区域型或者特色影院目前仍保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不过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未来更加集中化、规模化的产业趋势下,这类院线在优质内容的获取方面可能将存在一定的劣势。
随着全国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升,行业形势逐渐回暖、趋于明朗。多位市场人士向东西文娱表示,明年市场的表现肯定比今年要好,快的话可能到明年年底,国内的影市能够恢复正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西文娱”(ID:EW-Entertainment),作者:徐肖冰 金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