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媒体 / 正文

中视频,会是打破「屏」​壁最好的工具么?

​“中视频的空间,比想象中还要大”​。

9月15日,在第五届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称,“中视频已经迎来多屏时代”。

9月15日,在第五届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称,“中视频已经迎来多屏时代”。 

一年前,“中视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 

一年里,这个新名词在业内讨论不断,争议不断。有人称其是伪命题,也有人默默投下了赞成票——腾讯视频发布了中视频战略,建立一站式服务为中视频创作者提供平台。爱奇艺和优酷也面对中视频的发展趋势纷纷布局,前者还上线了“随刻”,积蓄力量。 

一年后,任利锋直言,“中视频的空间,比想象中还要大” ,因为无论从内容还是渠道来看,中视频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任利锋透露,仅过去一个月,在智能电视产品鲜时光中,内容播放量超过1000万的创作者有1539位,超过100万的有8925位。因此,西瓜视频加码“大屏”成为必然。 

多屏时代,这究竟是在给“伪命题”下的中视频继续披上并不存在的“新装”,还是西瓜视频发现了行业全新的机遇? 

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但无论如何,任利锋一直强调,“我们希望所有用户需要中视频的场景,都能被满足。而中视频所能提供信息价值的边界,就是西瓜视频服务的边界。”        

以下为任利锋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任利锋,很高兴又能在西瓜PLAY跟这么多的老朋友见面。去年,我们跟大家聊了聊什么是“中视频”,聊了聊中视频的“大“和“美”。一年过去了,我们发现,中视频可能比我们想的还要大。 

我们先看一张图。这个头像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就是李永乐老师。这张图,是过去一个月李永乐老师的中视频在不同渠道的视频播放量对比。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绿色的比例已经超过他总播放量的50%。 

这个播放渠道是电视。我们看到这个比例的时候还是很意外的。因为这个播放量甚至超过了手机端,不夸张地说,现在李永乐老师最大的粉丝群体,已经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了。 这个数据也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中视频的边界问题。 

上面这张图,是我们观察到的,中视频在不同渠道播放占比的一个变化。可以看到,随着大盘的增长,中视频内容在TV端的消费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占比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21%,增长到了35%。考虑到我们此前对TV端的产品做各种优化和推广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个增长实际上是非常惊人的。 

不只我们,实际上YouTube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这个变化趋势是非常相近的,都是在手机之外,在TV端长出了一个很大的新空间。 

我的一个感觉是,中视频可能正在迎来一个多屏时代。 

为什么中视频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呢?我觉得可以从渠道和内容两个维度来看这件事。

首先,平板和智能电视的使用量正在增长。这张图是IDC统计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消费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71.3%。 

下面这两条折线分别是智能电视和电视机顶盒月活跃用户(家庭)数。同样都是增长曲线。这些数据说明,平板、电视行业在今天仍然处于上升期,渠道本身就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说完渠道再来看内容。从内容的维度来看这件事,可能更有意思。这些节目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动物世界、今日说法、我爱我家、猫和老鼠,这些大家从小就在电视机里看的内容,时长恰好是1-30分钟。 

大家知道,手机的普及带动了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模糊了中短视频的界限。所以很多朋友都认为,手机是消费PUGC内容最理想的场景。但其实,1到30分钟长度的节目,已经在电视上存在了非常久,是用户非常习惯的内容时长。也因此,像李永乐老师创作的这些优质内容,才能获得这么高的播放,被更多人看到。 

我想说的是,中视频的想象空间,远不止手机。伴随着新的渠道增长,中视频正在迎来自己的多屏时代。 

去年西瓜PLAY上,我们提了中视频的概念。当时,我们定义中视频是1分钟到30分钟的视频内容。有人说,这个名字看着就不大气,不就是在长视频和短视频夹缝中的嘛。包括同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中视频的提法是伪命题。 

我觉得这些说法把中视频理解小了。中视频当然是对时长的描述,但这个时长,并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长短,更不是夹缝,而是一种最常见的内容形态。所以我觉得,中视频的空间,远不止手机。 

不止李永乐老师,更多的中视频创作人,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一点。科普创作者“画渣花小烙”、三农创作者“乡村小乔”、旅游创作者“暴走兄弟”、亲子创作者“小万姑娘”这些不同品类的作者,在TV端的消费都非常不错。仅过去一个月,在我们的TV版鲜时光中,内容播放量超过1000万的创作者就有1539位,超过100万的有8925位。

今年上半年,我们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共同推出了中视频伙伴计划,让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增加收入。和大家汇报一下,到现在,中视频伙伴计划已经帮助40万创作者获得收入,其中5000位创作者月入过万。 

接下来,中视频伙伴计划也将陆续覆盖多屏。我们会将TV端的流量也纳入到中视频伙伴计划的分成中,更好地支持大家创作。去年,我们说西瓜视频愿意给所有优质的中视频创作人提供舞台,不止西 瓜,还有头条抖音。 现在,这个舞台更大了,希望大家的才华能被更多人看到。 

当我们的服务扩展到大屏,我们的伙伴不仅有创作者和用户,还有厂商和运营商朋友们。目前,我们已经为80%的智能电视、机顶盒、有线电视提供了中视频服务,帮助他们打破大中小屏的壁垒、完善电视端内容生态,增加内容丰富度。⁣

接下来,我们也会在内容形态、大中小屏交互以及商业化模式这几个方面和厂商、运营商朋友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不久前,我们和一家传统的电视厂商达成了合作。这是他们首次和中视频平台进行深度合作。他们的负责人告诉我,从钱的角度,我们绝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但我们创新的形式打动了他。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创作者的故事。他叫罗骁,是一名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医生。他在西瓜视频上有个账号,专门用来科普这个疾病,有不少老年人关注他。为了“讨好”这些老年粉丝,他在视频拍摄上做了很多努力。 

比如,为了易读和增加信赖感,他专门起了网名“罗夕夕博士”(当然他真的是一位博士)。拍摄时,他会尽量控制上半身不摇摆,怕镜头晃动老年人会头晕。还会在录制时特别放慢语速,后期放大字体,以防老年人听不清、看不清。 

这样的创作者非常宝贵。同时,我也在想,这些中视频内容,如果也能在电视上呈现,是不是更好。 对一些像罗夕夕博士粉丝这样的用户,甚至创作者来说,屏幕更大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一块屏幕是一个场景,不管是餐桌前,客厅里,甚至是我们调研中大家提到的浴室里,我们希望所有用户需要中视频的场景,都能被满足。中视频所能提供信息价值的边界,就是我们服务的边界。西瓜视频也希望能够和在座的伙伴们一起,把更多优质的中视频带给用户,这一直是我们共同的旅程。 

关键词: 最好 工具 视频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