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映 贾樟柯,游到哪了?

从去年年初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到定档中秋档登陆院线,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终于要和国内观众见面了。

从去年年初在柏林国际电影节首映,到定档中秋档登陆院线,贾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终于要和国内观众见面了。熟悉贾樟柯的观众都知道,他的电影大多与故乡息息相关,早年他的“故乡三部曲”从70年代末讲述至2000年初,形成中国乡村城镇普通人生活的画卷。近年来的《山河故人》,从1999年跨越世纪叙述至2025年,展现出三个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

这次,贾樟柯将镜头对准四代作家,此前他就以《东》《无用》聚焦画家和设计师,连同这部构成了“艺术家三部曲”,他让作家们站在故乡来看过去7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依然没有脱离故乡的范畴。 而享誉影坛的贾导,从故乡“游”到世界,也从世界“游”回故乡。他还想带领观众游到哪?答案或许就在这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

从《一个村庄的文学》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部电影的起点是首届吕梁文学季。 贾樟柯作为组织者,把莫言、余华、苏童、阿来、欧阳江河、梁鸿等文学名家都请到了汾阳贾家庄,他们云集在这个小村庄里,谈论“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谈论乡村经验与现代中国的关系。“我们进入城市也就两、三代人,很多城市居民的行为规则、生活和思维习惯,都是由乡村里来的。我们今天迫切地要理解乡村,我们也迫切地需要理解城市,它们是互为依存的。” 贾樟柯认为这个事件值得记录,同时锁定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以及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聆听作家们的心灵故事,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作家贾平凹

电影起初的片名叫《一个村庄的文学》,但拍到一半的时候,贾樟柯发觉这个名字已经涵盖不了这部电影的内容和主题。“因为每一个作家提到他的生活,都提出了一些非常关键性的遭遇跟经历,比如马烽先生主要活跃在五、六十年代,遇到吃饭问题的困扰,到今天全球性的粮食安全还是一个问题。马烽先生还有恋爱的问题,那个年代,自由恋爱还是需要去宣传和推广。生活发生了这么多变化,进入疫情之后,整个世界处在不确定中,我们个人怎么应对这个时代,怎么理解自己,都需要一些作品能够带我们回到过去,从过去我们的来路去理解今天发生的事,坚定我们往前走的决心和信心。”电影的主题已经不仅止于讲述作家、乡村和文学,而是把作家当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作家余华

余华讲的一个小故事启发了电影的最终片名。小时候他看见的大海是黄色的,但课本上都说大海是蓝色的,他的梦想就是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地方。这个愚公移山的故事点出了电影的核心表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有时间,有动作,有目标,呈现出一种执着的浪漫诗意,这份理想又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贾樟柯说,如果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一部年代戏,它有七十年的历史,他的电影从来没有如此漫长的历史跨度。“我们常常听党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就想拍一部电影,这一步一步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步是什么?下一步是什么?我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就形成了这个电影答案的跨度。”

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电影里的三层结构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时代为结构,从四位不同出生、成长年代的作家视角,以他们的黄金岁月来连接叙述起中国社会从1949年到当下这70多年来的个体经验与个体历史。贾樟柯从对这些作家的采访拍摄中又形成18个章节的整体叙事结构,贾樟柯将之称为“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这“十八段心事”里实际上暗含三层结构。 

第一层结构是“作家”。贾樟柯形容:贾平凹就像是说书人,纵横上下五千年历史,从他的出生地讲到他的家庭史。余华像脱口秀明星,说话风格幽默、举重若轻般地讲述他的自我成长。梁鸿则像闺蜜或好朋友,给人一种喝着下午茶,讲家长里短的感觉。

作家梁鸿

电影就这样跟随他们从陕西拍到河南,从河南拍到陕西,又从陕西拍到浙江海盐,从内陆一步步走到沿海,“一直拍到海水变蓝”。

第二层结构是“氛围”。“他们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氛围里去讲这些往事,为什么要讲往事,是跟今天的生活情况是有关联的”,贾樟柯说,为此他去了火车站、餐厅、公园、街道等公共空间,去捕捉当下的氛围。

第三层结构是“村民朗读”。“这代表着我们所有的这些经历和遭遇,通过文学能转化成社会的光芒,”贾樟柯摘录出当代文学里的金句和优秀的诗句,让村民挑选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虽然可以看着读,但大部分人都说要背下来,要记住它。

贾樟柯回忆,“朗诵特别有趣,有的人激情澎湃,有的人娓娓道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显示出对这些诗句、语句的热爱。文学离普通人并不远,文学不是只有拥有一定教育程度,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关注它。村里的村民要劳作,但有机会让他们读几段话,他们会分辨,他们会有感应,他们会在这里面找到自己精神的一种愉悦。”

这三层结构背后,即是从纪录片《世界》以后,贾樟柯就喜欢用的“板块结构”,他曾解释,现实与人类生活的复杂多样性已经无法用单一传统的叙事来展现,所以他总要在一部电影中去表现不同的多组人物,或跨越不同的时间和地区。 

包括《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们又能看到中国社会不同空间里的百姓群像,去沉浸感受不同时代的景观氛围,在保持客观距离的镜头中去扫视、凝视人的风景。这是贾樟柯电影一直以来的独特魅力。“我在纪录片中更喜欢关注人的状态,他们走路的姿势,寂寞风景中突然传来的声音,发现和表达那些生活中抽象的部分,是我拍纪录片的乐趣。”贾樟柯曾说,他相信人表层的东西能揭示非常丰富的信息,在有距离感的观看里,会调动观众的生命体验去理解和感受。

同时,《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出现了贾樟柯在创作上的一些新变化。《任逍遥》里的《任逍遥》、《三峡好人》里的《酒干倘卖无》、《山河故人》里的《珍重》、《江湖儿女》里的《浅醉一生》......这次,贾樟柯没有如往常使用这类流行金曲来描绘时代的底色,而是罕见使用了古典音乐来做配乐。“这部影片形成18个段落章节后,呈现出一种来自结构的含义意蕴,很需要用一种音乐来配合这种结构,古典音乐的结构是很工整,很严谨,就选择了古典音乐。” 

在贾樟柯看来,古典音乐相比流行音乐也更抽象,流行音乐因为有歌词,观众会因歌词代入具体的情境和情绪,古典音乐有一种间离感,他认为这种间离感能让这部感情澎湃的电影背后多产生一层理性,如同他安排村民在田间地头朗诵文学选段,也在制造间离效果。

汾阳小子贾樟柯,游到哪里了?

贾樟柯曾说,中国人在现代化的路上走路,肯定会拎着一个包,这个包里装的可能就是乡村。贾樟柯的包里拎着的也是乡村,他与他的电影从家乡汾阳走到了全国,也走向了世界。从在汾阳大院里吃“百家饭”长大的“贾赖赖”到世界影坛无人不晓的“贾导演”,离开家乡的贾樟柯,其实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

第一次离开山西要到北京就读北京电影学院,贾樟柯仍然记得那个初秋他坐长途汽车离开的情景,透过车窗,看见在父母和熟悉的汾阳街道逐渐离他远去,他偷偷流了眼泪,“有一种挣脱牢笼的喜悦,好像天高任鸟飞,也有一种惆怅,要离开爸妈了。”离开家乡时,贾樟柯带了两件东西,一件是母亲做的月饼,因为中秋节是母亲的生日,当时临近中秋。另一件是父亲送的一本《新华字典》,因为父亲是语文老师,怕他念错别字。

他更记得,小时候父亲带他去爬城墙,城墙外是一条通向远方的公路,父亲站在城墙上远望,情绪低落。长大后他理解了父亲,“因为我也想看看远方,想离开这个地方,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虽然离开了故土,贾樟柯却将故土的那些人,那些事化作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始终不变的创作源泉,他将汾阳与山西一次又一次带向国际大银幕,到柏林去、到威尼斯去、到戛纳去,拿下金狮大奖,以《山河故人》《江湖儿女》连续角逐金棕榈。这片生育他的乡村土地,不断赋予他对艺术的野心与成就。

贾樟柯在《贾想》中写道:多年之后我想,我之所以到现在还热爱所有的远行,一定跟故乡曾经的封闭有关。而所有远行,最终都能帮助自己理解故乡。的确,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当局者迷,没有一点距离,就缺少参照去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离开故乡,我们去闯荡天涯,实际上我们也有一个观察世界的基本标准,就是故乡带给我们以这种不变的角度去理解外面的世界,它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在城市生活久了,确实有一种独特的角度,能够相对更加全面、客观地去理解,故乡是什么,乡村是什么。”

如今,贾樟柯从北京搬回老家,定居在贾家庄。除了拍电影,他一直在用不同方式回馈、反哺故土: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贾家庄短片周,建立贾樟柯艺术中心,组织举办吕梁文学季,投资电影主题餐厅“山河故人”,当选山西人大代表,出任山西电影学院院长......

这些多重身份集合成的是一张属于山西人的骄傲名片。 现在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面对自己的故乡,贾樟柯说,“如果你在意它,它就是你终身热爱的地方,你会牵挂它,就想表达它,就想观察它,就想讲述它的故事。从我的故乡出发,但是它也不只是说我的故乡。”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