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迦奥特曼消失了。
B站、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所有迪迦奥特曼的正版资源全部下架,只有粉丝向的二创还能播放。
“迪迦奥特曼下架”冲上微博热搜榜,愤怒的网友们,认为这是又一次家长举报做的恶。
今年4月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过一个《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关于暴力元素的统计列表里,迪迦奥特曼凭借43处暴力元素问题点,位于榜单第四。
对这部动画的评价是,“涉及到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等暴力情节”。
而在另一份阴暗黑化元素榜单里,迪迦奥特曼高居榜首,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光之巨人,变成了家长们心目中“黑暗的化身”。
家长们对动画的要求,委实不少。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超过八成(84.2%)的家长担心小孩看动画影响视力,近五成(47.4%)怕耽误学习。除此之外,有396位家长表示动画片内容过于成人化,占比38.6%;198位家长担心与自己的教养观念冲突,占比19.3%;180位家长怕无任何教育意义,占比17.5%;有36位家长抱有其他担忧,占比3.5%。
简单来说,在这些家长们看来,动画片最好起到正能量宣教作用,能对孩子们的学习有所助益,至于孩子们喜不喜欢,那不重要。
《迪迦奥特曼》第八集,“万圣节的夜晚”里有句话,很符合这些家长们的心境:小孩子不需要梦想,他们只要像玩偶一样受大人的摆布就可以了。
看,这或许就是大人们不愿意孩子看奥特曼的原因。
这部平成系列奥特曼开山作,曾经是一代孩子的梦想。
平成三杰合影
彼时,制作奥特曼系列的圆谷公司正在谷底:老社长去世后新社长掌权不久,由于上一作奥特曼正统作品的巨大失败,圆谷和TBS电视台彻底闹翻,没有播放渠道和资金支持,只能变卖奥特曼的海外版权。
外形一言难尽的泰国哈奴曼,以及美国帕瓦特奥特曼,都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圆谷下沉的趋势,被光之巨人拉住了。
不管从技术还是内容上,这部特摄片都达到了过去奥特曼系列不曾达到的高度,成熟的影像合成,让迪迦充满科幻感,而内容上的现实主义题材,又让它不仅仅限于一部简单的“子供向”作品。
在过往的昭和系奥特曼中,奥特曼的来源和宇宙怪兽一样是外星生物,而到了迪迦,奥特曼则成为抽象概念的化身,是光、地球意志之类形而上的存在赋予人类的力量,换句话说,迪迦为代表的平成系,奥特曼就是人类自己。
人类有缺陷,面对和克服这种缺陷,贯穿了整个《迪迦奥特曼》。
比如第五集“怪兽出没的日子”,就用一组群像直观展现了群体无意识下,人类的丑恶和光荣。
当只会打嘴炮的怪兽专家招摇撞骗,觉得怪兽不出现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无所谓的民众幸灾乐祸时,记者小野田冒着危险冲到前线报道,作战指挥宗方守着阵地不愿后退。
然后光之巨人从天而降,消灭怪兽,让相信光的人们看见希望。
复杂的人性呈现,是《迪迦奥特曼》的灵魂所在,让这部特摄片不是幼稚善恶二元的儿童喜剧,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童话。
第11集“通往冥界的安魂曲”,反派良介的最后一句话
比起大人们简单理解里的“奥特曼打怪兽”,这部剧集涉及和探讨的议题,多样而深刻,环境保护、校园霸凌、孤寡老人,甚至教育竞争的焦虑和内卷。
正是因为对人的理解,所以看《迪迦奥特曼》的时候,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映射。
1998年,这部特摄片获得第29届星雲賞(星云奖)中映画演劇部門・メディア部門(电影、演剧、电视剧部门)的获奖作品,成为史上第一部获得“科幻界奥斯卡”殊荣星云奖的电视特摄作品。
很可惜,举报《迪迦奥特曼》的家长们,或许连星云奖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关心。
也可能,知道了什么是星云奖,他们会更抵触。
在《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调查过程中,一位5岁男童的家长表示,儿童向作品的故事情节需要务实,“不能太多科幻的东西,不能太多脱离生活常识的东西,这样不利于孩子成长。”
按照这个评价体系,《数码宝贝》《精灵宝可梦》《小猪佩奇》,甚至《芭比梦幻屋冒险旅程》都该被下架。
芭比娃娃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毕竟,家长们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们看动画。
《休闲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民在工作日平均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为3.6小时,一线及三线城市受访者休闲时间最少,分别为3.4小时与3.3小时。
仅有的休息时间,疗养工作带来的压力尚且不足,陪伴孩子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他们也清楚,“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也需要跟孩子多沟通,哪些事情是真的,哪些假的,现实和电视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都要跟孩子去沟通,才能减少孩子的好奇心。”
家长们给出的对策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要求对动画播放平台加强管控,限制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划定专属内容池,换句话说,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
“目前的动画资源获取太方便,百度一搜,能看的、不能看的都能看,这个不控制,分级制度显得没意义。”
然而,针对出版品、音像制品、电视剧和电影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和审查规定,相关部门早已出台,尤其是在“禁”这件事情上。
但在更有价值的“限”这个层面,配套措施却简单得接近于无。
国内文艺作品,由此深陷全年龄化、内容不断向下兼容、逻辑简单、剧情低幼、敷衍劣质的怪圈。
在动漫行业,这一点尤为突出。
扶持国漫这么些年,爆款只出过屈指可数的《大圣》、《哪吒》、《秦时明月》几个,背后除了混补贴的泛滥,充满束缚的创作环境也功不可没——就连内容严谨、寓教于乐的《蓝猫淘气3000问》都能被举报,要认真做出有内涵的动画片,风险太大,成本太高。
因为荒谬原因被封禁的《蓝猫淘气3000问》,岂止时代的眼泪
针对这个问题,江苏省消保委提出了套构想中的分级制,简单来说就是两种模式:
1.通过受众年龄确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基础标准,对成年人动画内容审查适度放宽,在未成年人领域,需要考虑与儿童受教育程度保持一致;
2.内容分级,对激烈的冲突行为、对常识的颠覆性描写等,进行限制级分类,在播放平台、播放时间上进行管理;对涉及科普教育、日常生活类型的进行普通级分类,在常规电视、网络等平台播放。
很可惜,这套模式是否会落地还遥遥无期,但跟着这套模式一起被丢出来的“黑名单”,倒已经初见成效。
也不知道,是这届孩子不行,还是这届家长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