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媒体 / 正文

短视频平台的倍速播放功能,或引发内容升级

短视频平台的倍速播放功能,或将引发内容质量的升级

作为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中的热门赛道,短视频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爆发期后,如今也已经成功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并至今仍呈现出热潮不退的趋势。

作为近年来互联网行业中的热门赛道,短视频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爆发期后,如今也已经成功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并至今仍呈现出热潮不退的趋势。根据企查查方面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3450家短视频相关企业,2020年新注册企业1720家,同比增长143%,其中2021年第一季度新注册企业就已达到303家,同比增长42%。在众多企业争相下,整个行业开始涌现包括快手、抖音、微视等一批头部平台,并为广大用户所青睐。 

随着短视频行业不断发展,已经坐拥海量用户的各头部平台也不再局限于原有业务,而是不断在其他方向进行探索。这其中,在内容的大量聚集,除了依靠此前的智能分发功能外,用户也开始逐渐有了搜索的需求,因此在以往滑动刷新的基础上,各平台也拓展出了相应的搜索功能。除了搜索功能,短视频平台在内容观看的方式上同样也推出了新的功能。 

日前有消息显示,抖音近日上线了“倍速播放”的功能。现在用户在视频播放界面长按就会出现“倍速播放”的按钮,其中提供了0.5、正常、1.5、2倍四种档位。但目前这一功能只能针对单个视频中,每播放一个视频均需要重新设置。而这一在长视频平台作为标配的功能,对于本就是主打吸引用户碎片化时间的短视频内容来说,无疑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极大的调整。 

短视频平台推出倍速播放功能,内容质量或有一定关系

事实上,倍数播放从最初在录像带时代就已存在,并且在长视频平台上也早已成为了标配。而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由于长视频并不适合用户的碎片化消费,因此倍速播放也提供了更为节省时间的浏览方式。但相比之下,原本就是为碎片化消费而生的短视频,由于内容时长通常相对较短,所以最初也并没有这样的用户需求产生。 

此前,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腾讯副总裁、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就曾表示,“低智洗脑短视频像猪食”。并且他认为,部分低智低俗短视频就是简单洗脑式的重复,潜移默化冲击用户观念,拉低用户心智,尤其是对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孙忠怀此言并不“好听”,但短视频由于节奏紧凑、内容时长更短,因此对于创作者的要求反而并不低。但在流量红利之下,短视频内容也快速呈现出了同质化及低质化的问题。所以在审美疲劳和内容注水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推出倍速播放功能无疑也给用户带来了新的体验。 

增速放缓之下,如何增强用户粘性成为了一大问题

事实上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倍速播放功能的上线除了适应用户需求外,同样可能是在流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达8.73亿,网民对短视频的使用率高达88.3%。但随着短视频赛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用户和流量的增长已经愈发缓慢,因此如何留住用户以及寻找新的流量增长,也成为了各头部平台都不断在做的事情。 

近年来,整个短视频领域也已经进行了诸多的尝试。其中例如此前加入的搜索功能,也被寄于了更多地留住用户、并增加用户使用时长的希望。此外,头部平台快手和抖音上线的网页版,无疑也有着满足好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需求的意图。因此倍速播放功能的推出,显然也有着满足用户更为细分化需求的意义。 

并且倍速播放功能毫无疑问将使得短视频进一步变“短”,使得用户获取内容时的速度得以更进一步的加快。最初,短视频平台凭借着“滑动刷新”和算法推荐的机制,使得用户粘性不断被加强,但在“新鲜劲”已经过去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增强粘着度也成为了一大问题。在不打破原有的观看体验下,例如倍速播放这类用户的推出,也将使得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对于创作者而言,倍速播放或引发内容升级

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情况下,寻求“破圈”也成为了头部平台近年来的主流方向。其中,短视频在不断向中视频乃至长视频方向的探索也尤为明显。早期,快手定义的短视频是57秒的竖屏短片,抖音则更是限定为15秒,但随着用户需求的改变,如今短视频平台在内容时长方面也不断在进行突破。 

尽管在长视频平台中,甚至3倍速播放功能都并不鲜见,而随着短视频平台在内容多样性方面已经在时长上的不断突破,并向着包括短剧、科普内容等更长时长的内容发展,倍速播放显然也将满足用户对这类内容的快速播放需求。 

但站在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倍速播放功能的出现,显然也将进一步提高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如何才能吸引用户不划走、不倍速播放,无疑也需要创作者进行更多的思考。特别是在如今整个短视频领域已经进入下半场,以及对于更多长视频内容的探索下,倍速播放功能未来将给短视频平台来怎样的影响,则或许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