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对话“最佳男演员”聂劲权:当教授和演电影不矛盾

在今年刚刚闭幕的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出品的小成本电影《云霄之上》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成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在今年刚刚闭幕的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浙江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出品的小成本电影《云霄之上》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成为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特别是7名“最佳男演员”的获得者们赚足观众眼球,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素人,有高校教授、国家级身障运动员、大学生,还有小学生,获奖对于他们可谓空降惊喜,令旁人惊讶。

影片《云霄之上》定妆照。(左一为聂劲权)

仅投资300万、共拍摄50多天、没有一位知名演员的《云霄之上》是如何在电影节独揽三大奖项的?

2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到了影片中“鲁博文”角色的饰演者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聂劲权,共同探讨一下。

聂劲权(左一)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

“蹭”出来的“最佳男演员”

聂劲权作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怎么突然就去当了演员?

其实,早在聂劲权1993年就开始尝试出道,道士、钟馗、士兵……只要是片场找不到合适人选的群众演员、小配角,聂劲权都会去尝试一下,大多都是临时救场。

1993年10月,聂劲权参演过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战争片《战争故事》,算是伴随着自己的军旅生涯正式触电。

1993年10月,聂劲权参演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战争片《战争故事》。

聂劲权回忆说,随后自己就退伍去念了书,当了美术学院的老师。校园里很多同学都会去“借”自己拍拍学期作业短片和毕业短片,充当短片里的人物角色。

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最正规的一次参演经历,就是能够参演影片《云霄之上》的“鲁博文”一角。参演后一举夺得最佳男演员奖项,也让聂劲权成功从一名老师转型成一名演员,突如其来的硕果不仅让聂劲权的家人、朋友们费解,连聂劲权自己都很惊讶,“能入围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想到能获奖。”

聂劲权(中间)接受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学圻(左一)先生颁发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男主角奖”。

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是著名演员巩俐,其中一位评委会评委是著名演员陈坤。一共有800多部影片参选,仅有15部入围,唯独《云霄之上》这一部电影独揽三大奖项。“能够获奖,就是对我们的肯定。”聂劲权说,“然而我在反思一件事,从表演的角度出发,想要进入到这个角色里去,一定要介入表达形式,不要做作。”

演员与教师都会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但感觉却大相径庭。“上台领奖和讲台授课是两种感觉。”聂劲权说,站在讲台授课面对的都是学生,自己作为老师,带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责任;上台领奖却更像是在面对观众的眼光审视,“比第一次见丈母娘还要紧张。”聂劲劝回想起自己上台领奖的时候略显害羞,“站到台上心脏扑通扑通一直跳,话筒递到嘴边却不知道能干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吐着说。”由于聂劲权发言的时间太长,最终颁奖环节剪掉了自己前面卡壳的部分。

聂劲权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

聂劲权回忆说,自己剧组前排落座《关于我妈妈的一切》的剧组成员,还有演员徐帆出席;曹禺编剧也坐在不远处的前排位置,整场都是明星大腕,“(我们剧组)没有一个明星,也没有一个观众认识我们。”但就是剧组里不知名的几位素人演员,得到了评委会评委陈坤的高度评价:“表演中看到了角色的魂。”

故意把嗓子弄哑去配音

聂劲权是美术学院教摄影的一名老师,但他却认为,美术、拍摄与演员、导演是有互通之处的,之所以能够成功饰演影片中“鲁博文”的角色,也和自己的学术经验以及个人经历分不开。

“电影剧本出来后,找演员是非常慎重的。”聂劲权谈起自己为什么能够饰演这样一个角色,聂劲权表示,导演找过很多人,大概挑选了几百人,都没有寻找到心目中“鲁博文”的饰演者。由于这个角色没有人物原型参考,并且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够驾驭住,于是导演才想到了聂劲权。

“我对战争戏很感兴趣,之前没有机会上战场,能够假装上一次战场也行啊。”聂劲权说,便答应了导演。由于自己也有过十多年当兵的经历,研读剧本时,反复推敲着“鲁博文”的特点、性格、内心世界。

《云霄之上》剧照。图为聂劲权在影片中饰演角色“鲁博文”。

如何能拿捏住一个士兵在遇到敌人时的分寸?在试镜时,导演交代聂劲权要从15米以外的草丛中匍匐前进,前进过程中枪倒地的一个场景。“我当时开始迅速规划,爬几下,爬多远,滚几下,再躲到一棵树后,再掏出枪,用沙哑的声音喊一句‘队长’……”聂劲权忘记了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更像正在面对敌军枪炮的“鲁博文”。于是,聂劲权凭借试镜时自己琢磨出来的“演技”,博得了导演及创作团队的一致认可。“这个兵是一个多次面临生死,但又没死的角色,所以他对于战争还是有些恐惧的,面对战争时产生了动摇,戏中是比较犹豫的。最后又受到了感染,再上战场最后牺牲。”

聂劲权说,导演让他自己去演绎,看得出来自己和“鲁博文”一角的匹配度很高,“有个戏份是当时我站在最前排报名,第一次喊出来的时候,就进入那种情景了,我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已经入戏了。”“鲁博文”这个角色没有原型参考,既是劣势,也是优势。聂劲权就凭借着自己“非科班出身”的演技,把一个视死如归的士兵刻画得淋漓尽致,“角色与我已经重合了。”

《云霄之上》剧照。图为聂劲权在影片中饰演角色“鲁博文”。

“有时候简单的戏份也能融入一名演员对一个角色的诠释,包括在后期的加工与制作过程。”聂劲权回忆拍摄后期在给“鲁博文”一角配音过程中,自己故意把嗓子弄哑后才去配音室,哑着嗓子角色人物的台词念了一个遍,配音完嗓子疼了一个星期才好。

我的职责是当一个好老师

能够诠释好一个兵,不仅与聂劲权的当兵的经历有关,也和自己的专业领域不可分割。在剧中虽只是一名演员,但聂劲权也经常在拍摄过程中,与导演、创作团队共同讨论电影光学、色彩结构、画面表现力等方面的问题。聂劲权说,去色彩饱和化的手法多用到战争题材的影片,《云霄之上》就是带有“国美”特色的电影,拥有一个严酷的战争背景,运用水墨化的呈现手法可以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并且本片多用逆光的拍摄手法,造就一种阴暗、深沉、晦涩的感觉。

图为电影《云霄之上》宣传海报。

《云霄之上》既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也被观众评为一部“诗性电影”。网友“江声走”评价,影片突破一般主旋律影片语言,把革命拉回到血腥的真实情境之中,也能够刻意追求的疏淡阔远的取景,是一次蛮有趣的艺术探索。

谈及《云霄之上》这部影片的主旨时,聂劲权说,影片通过更多特殊的拍摄手法处理,让观众通过画面看到影片中想表达的主旨,“人性的诠释才是电影真正表达的含义,也是永远抛不开的主题。”该片没有太多的热闹的场景,一直想透过战争的打打杀杀,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自己则更想通过一个角色的刻画,体现人类内心的多元性、丰富性、复杂性。

“对于生命的理解、人性的情怀、意志的考验、内心的矛盾,直到最后如何解决,我这个角色就是对于人性诠释的一个重要的符号。”聂劲权说,《云霄之上》致力于摆脱以往的眼球经济,强调了生命的意志和关怀,“挖掘了更多的人性,我认为这才是最感人的,这才是最震撼的地方。”

不是每位素人演员都能够获得“最佳男演员”的称号,充分说明聂劲权把一个兵演绎得淋漓尽致。谈及今后规划以及个人发展的问题,聂劲权表示,奖项只是给一个人增添了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符号,“我一直认为,我首先是个老师,我的职责和使命还是要当好一个老师,教好学生。”

图为聂劲权。

“这个时代完全变了,只会一样东西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需要更多专业的融合,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我觉得才是这个时代大学教育的方向。”聂劲权希望自己能够立足于老师,做一个敢于实践、身体力行的人,再去精心授课。为了当好一名老师,聂劲权作为一个湖南人,硬是把一口蹩脚的方言改过来,拥有了自己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山师美术学院至今都流传的一句话,“聂老师的普通话都过了,还有什么不可能。”

最佳男演员让聂劲权的演技得到了认可,“至于以后我还能否去当演员,还是需要看机缘,如果一个角色适合我,我一定会去做,并且做好,这和继续当好老师不矛盾。”聂劲权说。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