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爷童回的《天书奇谭》,尺度这么大胆?

最近在内地院线上映的这部老片——1983年的经典动画《天书奇谭》4K纪念版,就是上美影的第三部彩色动画长片,和《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齐名。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总有一部珍藏的国漫经典。

回顾国漫曾经的辉煌历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称上美影)曾出品过众多经典作品。

最近在内地院线上映的这部老片——1983年的经典动画《天书奇谭》4K纪念版,就是上美影的第三部彩色动画长片,和《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齐名。

它不仅是很多80后、90后都曾看过的童年神作,也是一部极其大胆,有突破性的里程碑式作品。

如今的4K修复纪念版,在提升电影清晰度亮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电影原始动画的笔触和颗粒感,完美唤醒观众的童年记忆。

影片的声音修复更是十分复杂,将声音从单声道中分离,相当于纯手工在一幅画中将所有单色提取出来,修复团队最终成功做到了。

如今能够影院中听到《天书奇谭》环绕立体声效,证明中国动画电影修复事业本身就是一段奇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的前世今生,聊聊它不为人知的隐藏亮点和犀利尺度。

创作前史:被BBC错过的经典

《天书奇谭》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故事不仅有对中国社会众生相的辛辣讽刺,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不管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能读出不同的妙处。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袁公尽职尽责看守天书三千年,从没出过差错。

玉帝邀请群仙赴瑶池盛会,但因他官卑职小,独独没有请他。

愤怒的袁公偷看天书,他发现绝密的天书上竟写着“天道无私,流传后世”。

于是他私拿天书下凡,并把其中的108种法术传授给徒弟“蛋生”——这个孩子正是从仙鹤蛋中诞生的。

三个狐妖偷走袁公的仙丹幻化为人,他们盗走天书、坑蒙拐骗,在人间闯下了不少祸。

人间也并不太平:商人、僧人各怀鬼胎,皇帝官员从上到下昏庸腐朽。

蛋生手持天书,为百姓消灾除难,与狐妖斗智斗勇,拯救苍生。

其实《天书奇谭》的创作前史,和英国BBC还有一段渊源。

1980年代初,BBC拿着一个中国神话故事剧本找到上美影,计划合拍动画片,但原剧本写得仿佛一锅乱炖。

上美影提出必须由中方负责重写剧本,编剧的重任落到了王树忱和包蕾身上。

他们从原剧本的众多情节中,留下了明代小说《平妖传》里的狐狸精故事,然后把担子、和尚两个人物改成了小孩蛋生,并重新创作了剧本。

中间BBC的资金迟迟未能到位,而制作早已经启动,上美影下决心自己拍。

虽然未能与英国BBC达成合作,这部电影却意外获得了宽松的创作环境。

时任上美影厂长的特伟,对影片提出“怎么有趣怎么玩,玩到极致”的号召。

由导演王树忱和钱运达为首的创作团队,都不甘心把这部动画做成只给小孩看的电影。

由此诞生了这部从指导思想到创作方式,都有别于其他动画片的新奇之作。

东方传统美学

从创作美学来说,《天书奇谭》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集大成者,独具匠心的人物造型和美术设计充满奇趣。

影片中的很多角色形象来自于戏曲的脸谱造型,可谓是生旦净末丑俱全。

袁公的形象酷似戏曲舞台上的关公,火红的须眉斜挑入鬓,一袭白衣正气凛然。

狐母则参考了老旦的形象,极具辨识度的黑眼圈和倒三角脸型,是不少观众的“童年阴影”。

狐女则有杨柳细腰兰花指,丹凤眼柳叶眉搭配樱桃小口,这都是取自花旦的脸谱造型。

县令是借鉴了丑角形象,他骨瘦如柴,拥有非常夸张的削尖鼠脸和鼠须,连乌纱帽的配饰都是铜钱造型,突出他的鼠目寸光、贪得无厌。

小男主角蛋生的模样,参考了传统的年画娃娃,两坨腮红,显得喜庆热闹。

小皇帝的造型则借鉴了民间小玩具,他的脖子像一根细木棍,硕大的头可以自由转动,全身圆滚滚的看不见脚,像个任人操纵的傀儡。

什么是活灵活现的角色?这部电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天书奇谭》的幽默感,更是贯穿全片,无处不在。

蛋生吃饼,要先吃掉中间,再把脑袋伸出来,套在脖子上转着圈吃完饼,透出一种机灵劲儿。

县令卑躬屈膝讨好狐狸精,脑袋低得极低,而屁股翘得极高。

知府的小眼睛总是上下乱转,转得越快坏心眼就越多,足见他的狡诈多端。

影片中还汇集了众多民俗意象,比如大量采用传统民乐作为背景音乐,小皇帝为之惊叹的“百鸟朝凤”,还有踩高跷、舞龙舞狮等众多民间活动,可谓一座“民俗大观园”。

影片中的美术设计,也是美到令人叹服。

片中的园林、宫殿、庭院、山水等背景画面,遵循“吴门画派”风格,用淡雅水墨绘制自然景观。

山水悠远、园林精巧,宛如一幅流动的国画。

影片还采用工笔重彩绘制人文景观,那些青石方砖、红木香几、瓷碗花瓶、奇石兰草,无不是细节考究,充满人间烟火气。

这些古典美的精髓之处,只有中国人能画出,老外是无论如何学不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天书奇谭》还贡献了很多超前的立意,甚至是有突破性的画面,不少场景如今看来仍然妙趣横生。

比如白云洞内有“监控摄像”功能的镜子,这个高科技产品今天已变得很常见。

比如狐母和狐女拿到天书后狂舞的片段,蜡烛忽明忽暗,魔幻的背景色彩搭配夸张的舞步,充满cult片的诡异气质。

蛋生与老狐狸斗法之时,被老虎吞下又吐出的龙骨,又能变成“僵尸龙”后再战三百回合,想象力简直是奇绝。

还有电影开场,片名“天书奇谭”四字蓝黑背景图案下,呈现出云团流动融合的“特效”。

在80年代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这是创作者将蓝黑油漆倒入盆中,加入溶剂使油漆产生“流动”的化学反应。

摄影师再逐步拍摄下来,才有了这段奇妙的“特效”场景。

超犀利的尺度

对于《天书奇谭》来说,充满传统古典美的美学设计,只是它的“皮相”。

全片的犀利讽刺、深刻隐喻和悲剧结尾,才是它的“骨相”。

《天书奇谭》展示了一副充满讽刺意味的众生之相,鞭挞现实的尺度之大,恐怕如今的动画片都很难超越。

影片的三个狐狸精,分别代表了贪钱、贪色和贪食的欲望,他们招摇撞骗却平步青云,处处受到人们的追捧。

僧人六根不净,见到娇媚的狐女立刻变脸,比普通人还贪色。

商人见风使舵,前一秒还说要扒了狐狸皮做衣服,后一秒听说狐狸成精,立马磕头跪拜。

商人的手下说得好,“老爷,你怎么给狐狸精磕头”?

而在现实中,为了利益给狐狸精磕头的人还少吗?

再看看官场上,皇帝昏庸幼稚,官员从上到下无不贪腐,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据为己有,百姓只能笼罩在无尽的黑暗中。

影片有两个非常妙的设计:蛋生使出法术,给县令变出了无数个爹——既然县令毫无原则,管谁都能叫爹,干脆让他连亲爹都没了。

地方官也被称为是“父母官”,但这个县令只能是个“龟儿子”。

小皇帝不顾民生疾苦,让狐狸精变出老虎咬人,还拍手称快。

中国有句古话“苛政猛于虎”,皇帝的暴政和昏庸,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再看看袁公,他的“盗书”举动很像东方的普罗米修斯,他是传递知识与文明的盗火者。

袁公是天庭的罪人,却是人间的先驱。

神秘的“天书”串起了整个故事,从严密封锁到意外流传,再到彻底损毁并传给蛋生,天书到底应该该束之高阁,还是传于世人?

映照在80年代初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封锁,何时才能解禁?这或许是影片深藏其中的隐喻。

《天书奇谭》以悲剧性的结局戛然而止,袁公触犯天条被押上天庭,牺牲了自己。

这颠覆了动画片通常的大团圆结尾,很多观众甚至觉得故事并没有讲完,还应该有下集。

其实这个结尾,也暗合了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结局——他盗火被罚,被宙斯命令用铁链束缚在悬崖上,还被鹫鹰啄食肝脏,承受无尽的痛苦。

袁公带来了一把希望之火,让自己的徒弟“蛋生”记住天书,造福后世。

换种角度来看,这个结局未尝不是带着缺憾的完满。

在影片的新版海报上,宣传语写道“天地无私,自有慧光”,蛋生张开双臂奔向天际,追逐光与希望。

最后想说,回望这部上美影的经典之作,它同样点燃了中国动画的希望之火。

趁着影院还有排片,快去重温这部童年经典吧!

关键词: 天书 尺度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