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节展&活动 / 正文

“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专家学者聚焦中国电影

“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十四讲,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主办

2021年11月20日下午13点30分,“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四季第十四讲,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共同主办,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宣传与影视发展部、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邀请到周星教授、胡智锋教授、丁亚平研究员、姚争教授、范志忠教授、项仲平教授、刘军教授、王晖教授、王建国教授、卢炜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就“时代新局面•产业新趋势•艺术新创举:中国电影再攀登”一题做精彩发言。张燕教授、贾秀清教授、吴青青副教授为本次学术沙龙做主持。本次讲座在B站、小鹅通和“北师大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快手账号等多个平台同步直播。

开幕式环节,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丁亚平,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福建省科协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长平,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陈加伟,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先后发表致辞。

胡智锋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影发展在未来应沿着怎样的道路行进,有三个关键词十分重要:一是中国特色,二是高质量,三是人才支撑,这不仅对电影产业也对影视教育至关重要。面对当今影视发展的融合态势,有三个方面需要高度关注:一是技术融合,二是媒介融合,三是文化融合。如此,中国的影视教学才能够打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和内容,逐渐适应当今传媒艺术发展的新环境、新挑战和新命题,为支撑电影强国、文化强国做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丁亚平研究员代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为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建立的建立的优良声誉、发挥的重要影响以及形成的持续亮点向各位专家同仁表示了感谢,并期待有更多的学者凝聚在一起,通过积极的学术互联培育新成果,引领全国影视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方向。

王长平教授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体系、学科特色、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影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方向,并表示向各位专家虚心学习,主动请教,吸取意见,扎实推进戏剧与影视学科高质量的发展。

陈加伟先生介绍了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的征片和评审的工作情况,他还谈到,影视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两岸携手共同发展大有可为。他希望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和人才从IM两岸青年影展出发,向实现电影强国的目标迈进。

陈训明先生借三句话“好地方平潭邀你看”、“好故事平潭邀你写”、“好事业平潭邀你创”向各位观众及嘉宾发出了诚挚邀请,并指出了平潭在地理、政策以及文化上的独特优势,希望有更多的影视人才带着梦想来到平潭,去解题、去开题。

接下来,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标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管理分会理事贾秀清教授的主持下,“时代新局面•产业新趋势•艺术新创举:中国电影再攀登”的主题论坛正式开始。

第一位发言嘉宾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星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电影新标志,坚守核心价值观与人民审美观的融通局面》。

周教授指出,当下的中国电影已经进入到一个发展的良好阶段,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其一,电影和时代政治不可或缺的关系;其二,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的独特存在;其三,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呈现的多样指标状态;其四,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愈发高扬;其五,中国电影的艺术类型和艺术质量在不断提高。周教授认为,中国电影坚守主流价值观一定是和人民的价值观、人民的审美观交融在一起。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种口号式的教化宣传,而是一个市场广泛认同,适合时代、政治,和人心需求相一致的对象。而人民审美观则是贴近百姓生活,又连接着时代社会政治,用可亲可近的人物和带有精神温度的故事体现积极向上的叙事内容。

第二位发言嘉宾胡智锋教授的发言题目是《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新格局》。

胡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格局生态,应当是着眼于这四种类型:一、面向国际的电影。电影在国际传播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格局中扮演着不可替代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已经远不是过去那种看西方眼色、投西方之好的阶段,更多是要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文化价值、中国方案,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更充分和饱满的中国形象;二、面向国内主流的电影。新主流电影要找到一个提升艺术感染力的新渠道,特别是在挖掘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度上,寻找人类共同价值的道路上应当有更大的作为;三、面向市场大众化的电影。在市场化的探索中,既要看到鱼龙混杂的问题,也要重视那些高票房的电影。因为其不仅带来了电影市场的活跃和繁荣,也推动了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四、面向高端的艺术电影,给艺术电影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第三位发言嘉宾丁亚平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复数媒介与电影的变革》。

他的汇报分为三部分:第一、媒介之变与新秩序的建构。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以其15秒时长再造了新的世界,影响甚至左右了大众的生活。尤其是抖音、快手的风靡,通过新平台向我们展示了新风景,让我们看到以往“不可见”的东西和新的可能。第二、环境即媒介:我们所身处的复数媒介时代。当大众媒介与电影相遇,在很短的时间里,被解码的艺术与大众之间被调和与联结。在这个层面上,新媒介作用下的电影则产生新的效应,进而影响电影业态、生态以至整个文化形态的形塑,助推电影新知觉表达式的大量出现。第三、复数媒介作用下的电影变革:消解复杂还是建构意义。互联网和数字时代与智能移动手机快速发展,已经推动传统的电影走向一个复数媒介的多屏互动时代。技术的革命往往带来的是福柯所谓的知识型变化,会塑造新的秩序、带来艺术和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建构。由此,当我们自觉到复杂性正在消解的同时,也在建构复杂性和复数性,建构多元的和丰富的开放的未来性。

第四位发言嘉宾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实验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姚争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艺术商业电影发展新展望》。

姚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商业艺术电影作为一种存在。其由来是在电影早期时候,电影批评家发现存在一种不同于原来的纯电影,能够从以前的经典艺术作品中获取灵感的电影。在这个进程中,产生了商业艺术电影,它既有艺术性,同时有一定的商业属性。二、新主流电影的艺术化和商业化策略。姚争教授结合红色悬疑片《悬崖之上》、商业片导演与《中国医生》、作者导演与主旋律《1921》这三个案例展开了具体分析。最后,他总结到,中国电影再出发必须研究好商业艺术电影,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类型观念的革新;二是不仅在艺术上,还应该在思想层面上输出更多的价值;三是虚构和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关系;四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并借鉴国外电影的叙事和影像表现方式。

第五位发言嘉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范志忠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主流影视剧的崛起与美学特征》。

范教授指出,新主流影视剧的崛起,以新的题材开拓、新的审美表达和新的工业化制作的方式,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新主流影视剧崛起的重要原因,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工业的高速发展。《集结号》《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影片都体现了新主流影视剧工业化制作水平的突破和进步,打造出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高品质的影像奇观与视听盛宴。新主流影视剧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这些成功的影视据在题材的开拓和选择上,富于一种创新的艺术追求。近年来,新主流影视剧创作的一大特点,在于创作主题日益尊重影视剧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注重以类型的话语表达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建构,缝合了原本横亘于主流叙事和商业话语之间的鸿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共赢的局面。

接下来,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吴青青的主持下,进入到主题论坛的下半场。

第六位发言嘉宾南京传媒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梦影视创作与传播研究”的首席专家项仲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电影再攀登的三点教学思考》。

他分享的第一个思考问题是国际意识如何成为大众的审美追求,并在时代新格局、艺术新创举的当下,与普及化的大众文化消费的娱乐、愉悦之间统一起来。对此,项教授认为,提升创作者包括未来电影人和大众国民的文化审美能力,这对于电影再攀登应该是题中之意和影视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突破另一个瓶颈问题,即拓展国际视野,努力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文本能力,这也是他的第二个思考。在他看来,着力培养影视文本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在这方面下功夫、补短板,这是影视教育的职责,更是电影教学助力中国电影再攀登的必经之路。此外,电影越来越需要后期制作的精湛化、精细化和专项化,这也是影视教育目前存在的短板之一。因此,项教授提出的第三个思考是,中国的影视教学应当加强影视制作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影视再攀登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

第七位发言嘉宾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建构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刘军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新时代中国电影教育的新生态》。

刘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了他的讨论。第一、新时代电影新局面的创新需求。电影教育不能够脱离电影发展的时代背景,需把握好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文化产品消费的需求以及新时代的电影创新。融媒体时代的电影创新是全程、全员、全息、全效且全时的。第二、电影教育生态的系统改变,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机制、功能的改变。第三、开新局的中国电影教育新路径,需要重视两条原则:一是对世界开放,对社会开放,对国家战略需求的满足;二是优化内部生态,以适应社会需求,包括协调各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明确分类和定位,实现特色办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立交叉创新的科类结构。

第八位发言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暨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非虚构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晖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以现实主义精神再造中国电影新史诗》。

王教授首先通过一个电影现象引入话题,即近几年现实题材电影占据大陆电影产量的多数份额,是高票房、“头部”电影的集中地,这是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三者诉求取得高度一致的结果,有力地说明了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指向,那就是以现实主义精神再造中国电影新史诗。现实主义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通过建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刻把握社会发展本质而不是皮相,描绘人物所具有的栩栩如生的“及物”的时代性特征而不是抽象人性。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的本质应该是把创作的对象和接受的对象指向“人”,这地方的“人”不是抽象之人,是应当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甚至是地域性的“人”。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书写应既具有中国视野和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同时也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电影“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

第九位发言嘉宾山西传媒学院原校长,山西省委联系专家,山西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百优理论人才”,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常务理事王建国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多元化与社会性:网络视听时代新生代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王教授的发言分为三个部分,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生代电影人才培养的思考。当今对新文科的理解要清楚,首先,新文科在内涵上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进而是一个多频共振的系统,既有技术的广度、又有文学的厚度,还应具备艺术的深度和直觉的高度。新生代的电影人才创作一部优秀作品,技术的赋能、艺术的美感、价值的引领等因素缺一不可,这也正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电影创作及相关专业培养的重要目标指向。二、新生代电影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王教授从视听思维的培养、审美精神的培养、新生代电影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三、网络视听时代新生代电影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与社会性。网络视听时代对电影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与电影产业整体发展相比,我国电影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总之,新生代电影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电影人才。

第十位发言嘉宾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兼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教育专委会秘书长,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常务理事的卢炜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疫情时代电影和电视剧突围之路比较研究》。

卢教授首先探讨了后疫情时代电影和电视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他对电影和电视的功效进行了比较。从收看条件来看,电视完胜,因为影院是一个密闭空间,它刚好具备了疾病传播的一些必要条件;从收看内容来看,电影是回避现实的梦境,通过一种精神世界的营造,来逃避一些现实。而电视则是日常消费和日常表达,可以做正面抗击疫情的传播;从收看效果来看,电影是再造了一个和现实世界不同的精神世界,电视是展现出和现实世界相同的一个世界,电影像一个营销成功的案例,电视剧更像是一个口碑的传播。后疫情时代,电影和电视的突围也都碰到了困难。卢教授认为,电影和电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形态、运营机制将会被打破,二者可能合流,成为长视频的一种表达形式。

各位主讲嘉宾发言完毕后,周星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