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叙事策略

在COP26大会拉开序幕前夕,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于10月25-29日期间举办“中国周”(KCL-China Week)系列活动,讨论主题关注中国在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国际角色。

编者按: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这是一个重要且亟需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如何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这是笔者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英国伦敦国王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活动,对于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有一定的观察。今笔者收到来自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的观察分享,两位作者从国际视角分享了一些对于我国电影传播工作的观察、反思和建议。现翻译分享如下。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各方争鸣和讨论。

按/Daisy 审/绿茵 编/angel

本文作者:

朱诗韵 (Giulia D’Aquila ),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King’s College Lau China Institute) 博士生在读

陈晓雯博士(Dr. Hiu Man Chan),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UK-China Film Collab)创始人及总监

在COP26大会拉开序幕前夕,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于10月25-29日期间举办“中国周”(KCL-China Week)系列活动,讨论主题关注中国在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国际角色。“中国周”的内容包含了线下及线上发言及相关活动,演讲者来自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哈佛商学院、查塔姆研究所、中外对话、伦敦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

在10月28日“中国周”主题为培育未来——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论坛上,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传达了来自中国的声音,目前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展情况及未来的目标。在COP15期间绿会融媒的直播观看人数超过49万,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绿会提出的一系列概念HbS(人本解决方案)、BCON(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CCAfa(中华保护地)等概念也传达给了更多人。

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作为“中国周”活动的合作伙伴之一,为大会策划了两场电影放映,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开拓新的讨论空间。以下为朱诗韵以及陈晓雯博士在电影《美人鱼》放映前的发言文字整理,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叙事策略”,由绿会国际部翻译分享。

为什么我们要放映《美人鱼》?

大多数人不知道,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以环境问题为核心叙事的中国商业电影。《美人鱼》2017年在中国上映后十分卖座,总票房超过3亿英镑。如果您参加了我们昨天为“中国周”策划的《遥望繁星》纪录片放映,你会注意到其与《美人鱼》使用的故事策略很不相同。《遥望繁星》是一部小众的纪录片,吸引的观众群体主要是学者、活动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而《美人鱼》面向更广泛的受众。这也是我们对这两场电影放映的策展策略,以电影为传播的媒介,对比如何使用两种讲述手法来探讨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然,周星驰的名字有助于电影的商业成就。作为香港名气最大的喜剧演员和导演之一,几十年来,周星驰在华人社区(国内和国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公众知名度。如果我们想让更多的公众关注中国的全球环境问题,哪种形式更容易被接受,哪种故事更有说服力?是自上而下、居高临下的批判性声音,还是像你们即将看到的《美人鱼》那样平易近人的喜剧?在此,我将把这个提问作为一个开放的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鼓励更多像《美人鱼》这样的电影的出现。像我们一样都在学术界工作的学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习如何与公众对话。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再次来到了英中关系的关键低点,而是因为最近中国电影产业在资金和文化上的大规模投入并在国际媒体上为中国赢得了更好的形象。

《战狼》系列的诅咒

《战狼》第一和第二部在中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其收入总和打破了国内票房记录。仅《战狼2》就获得了超过6亿英镑的国内总票房,而且比第一部获得了更大的反响。这两部电影都是高度视觉化的动作片,围绕着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冷锋的冒险故事,他被描述为中国的“兰博”。许多国家都先后引进了这两部电影,包括英国。然而,《战狼》在这些国家的本土反响其实并不强烈。

事实上,《战狼》系列大约98%的总票房收入都来自国内。有西方评论认为:背后的原因很容易猜到,因为故事是围绕着中国作为国际超级大国的形象展开的,中国终于能够为自己的骄傲向西方示威。此外,《战狼》系列还宣扬一种超级暴力的男性理想,有媒体甚至将其定义为 “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毒男性”。自《战狼》上映以来,一些国际媒体采用 “战狼”一词来指代中国采取的一种侵略性外交和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战狼外交”是近期在西方媒体常常出现的形容词。

自从《战狼》系列走红后,部分西方评论家和媒体记者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带偏见的政治化和论战态度。另一方面,许多中国的大片也试图遵循与《战狼》类似的叙事方式,显然在国内反响不错,但对于在国际舆论上塑造中国的正面形象方面却不尽人意。(尽管中国可能希望从另一个角度,通过这些具有强烈个性的电影来做到这一点)。当今,中国电影产业以及其国际化目前面临着绝佳的机会,因为其经济对于全球票房影响巨大。此外,在中国和英国、美国和欧洲之间政治关系紧张的时候,文化产业其实可以尝试创造一个新的舆论空间,即使不是宣传核心价值观,至少也可以向全球的观众分享大家都能看懂的故事。因此,中国电影需要使用不同的故事策略,将当今中国从软实力的低谷中解救出来,创造出能够消弭分歧的东西,有效地获得海外观众的关注、好奇心和兴趣。想想韩国在出口产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如《寄生虫》和《鱿鱼游戏》,这些作品在全球市场上令人难以置信地受欢迎。这两个成功例子其实并没有在赞颂韩国有多么伟大,反而,两个故事都是在揭露韩国社会中最黑暗的现实。当然,中国的电影没有必要去学习韩国这种极端的叙事方式从而获得国际观众的眼球。因为在中国故事中,还有很多、很多未被开发的想象。

一个非常直接并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就在我们的眼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话题不仅是全球关注的,而且是紧迫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展示中国如何为全球利益发挥全球作用,是让国际观众了解中国电影文化和产业的一个可行方向。当然,就剧本而言,故事不仅仅是要展示中国在环保上所取得的所有成绩,而是通过寻找能联系到全球任何年纪观众身心的人性化故事题材,而成绩与成仅仅用作为背景的衬托或许能让观众去更好地接受和体会。

全球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叙事策略

我们倡议及建议,全球可持续发展作为叙事的主题应该纳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规划当中,作为未来中国电影国际化的一种新的策略。如果中国希望通过电影媒介与世界建立联系,那么电影叙事就需要在一个与全球观众相关的话题上对接。可持续发展现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中国也有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发挥主导作用。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战争片,或者是歌颂战争的电影,全球电影文化的发展都在远离歌颂战争的逻辑。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这些电影其实并没有为中国获得更好的国际声誉,反而成为了国际舆论的矛头。可持续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为了全球的未来,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基本话题。将电影主题从战争思维转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上,必定能为新一批更国际化的中国电影奠定基础。中国电影产业也许也得可以开始承认,在未来的电影制作中,我们不能排除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话题。如果我们关注中国通过其不断增长的电影产业(目前已位居世界票房收入之首)并在国际上扩大其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雄心,那么我们所提出的倡议就是电影从业人员可以考虑的、方向。如果我们关注并强烈反对国际媒体对 “战狼”态度的批评,不仅在电影中,而且在外交关系的言论中,那么对 “全球可持续发展 ”的关注,换句话说,在电影故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我们相信,这个战略性转折能慢慢地,一点一点让国际媒体转变对中国的负面评论。关于如何将这一概念成功地嵌入到电影叙事和制作,这里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探索。在此我们推荐《美人鱼》这部电影,并认为这是一个很优秀并值得借鉴的例子。

英中电影合作组织是谁?

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于2020年5月在英国注册,是由2019年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资助的一个研究项目发展而成。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其致力于激发英国和大中华区之间与电影相关的合作和辩论。同时也致力于支持人才培养。朱诗韵就是上一期 “未来人才计划 ”的成员之一。在中心的辅导与扶持下,她成功报读了英国国王学院的博士研究课程,师从该大学刘氏中国研究院院长 Kerry Brown 教授。今天所讨论的话题将是她博士论文的一个章节,欢迎大家在活动结束后与朱诗韵取得联系,与她继续交流我们今天的发言主题。

谢谢您的参与,希望您会喜欢《美人鱼》。

朱诗韵 (Giulia D’Aquila) 

联系方式:giulia.daquila@kcl.ac.uk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绿会观点。绿会融媒为生态文明的探索者、思考者提供传播平台。欢迎百家争鸣,对话作者,分享精彩点评和观点。请留言。

(图源:英中电影合作研发中心)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