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马可·穆勒,从欧洲到福州

马可·穆勒曾在掌舵各大国际电影节期间,成功将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贾樟柯等优秀导演的电影推向国际舞台。如今,他也是国内新生代导演电影的重要推手,国内电影人和影迷观众都亲切称呼他为“老马”。

“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在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主竞赛单元评委马可·穆勒接受记者采访,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唱出这首经典歌曲,借此表达他对中国电影的热爱。

700多年前,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后回到欧洲,写出名作《马可·波罗游记》,向世界介绍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700多年后,同样来自意大利的电影制片人与评论家马可·穆勒,是被誉为 “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

马可·穆勒曾在掌舵各大国际电影节期间,成功将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贾樟柯等优秀导演的电影推向国际舞台。如今,他也是国内新生代导演电影的重要推手,国内电影人和影迷观众都亲切称呼他为“老马”。

此次来到福州参与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马可·穆勒说他特别喜欢喝闽北的茶,因曾有一位南非知名的制片人想拍郑和下西洋到非洲的电影,他们还一起研究过福建的船舶“福船”。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福州,2015年他就到此参加创投会,“当时有三个创投项目得到肯定,其中一部是中国和伊朗合拍的动画片,一部是中国和印度合作的独立影片”,他认为福州和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经逐渐成为中外电影合作的理想平台。

马可·穆勒接受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专访

本届电影节首次设立“金丝路奖”,马可·穆勒表示,“今年的结果特别重要,通过我们给出的奖项,如果可以说服更多国内国外的导演、制片、销售公司以后来到福州,那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我是第五代导演接触的第一个老外”

回忆与中国电影的结缘,马可·穆勒透露,他于80年代首次在意大利的都灵组织举办中国电影展映活动,直到现在,它都算是最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回顾展。

“当时放映了135部中国电影,全球50多个国家的媒体前来参加,从《纽约时报》到法国的《世界报》,到我们意大利最重要的报纸都写了好几篇文章,真正第一次发现中国电影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发现中国电影的审美感和我们西方完全不一样。”

马可·穆勒认为,中国第一次出现新电影的时间比法国电影新浪潮还要早,到了80年代,第五代导演崛起,“我可能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个老外,那时候我从他们身上发现到另一种新电影,对观众、评论家、学者都是很大的惊喜。”

马可·穆勒

1985年,他把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带到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该片获得银豹奖,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熊奖。马可·穆勒说,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海外对中国电影做了很多介绍、推广的工作,包括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电影。

获得金狮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经由马可·穆勒的推荐,才得到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青睐。他回忆说,当时国外观众看完影片都表示特别“好看”,但是“看不懂”。荣获大奖后,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很多国外发行公司纷纷购买本片,制作配音版本,在进行大规模介绍和放映后,国外观众才更理解这部电影。

谈及第五代导演,马可·穆勒认为他们最初都有一种相互合作的集体精神,但后来每个人都走自己的道路,“而他们的共性就是都去拍对电影艺术有所创新的作品”。

马可·穆勒接受电影频道融媒体直播专访

“每年至少有30多部新导演的电影值得关注”

近年来,马可·穆勒担任平遥国际展的选片策展人,不断发现、挖掘具有潜力的新导演。在他看来,国内新一代的年轻导演不一定要有共通的电影面貌,但最近他也在思考,是不是存在一种东北风格的电影。

马可·穆勒和东北有很深的缘分,他曾在70年代从意大利来到中国沈阳的辽宁大学进修文学,所以他不仅会说东北话,对东北文化也很了解。

马可·穆勒

今年6月,他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耿军导演的《东北虎》获得大奖,这让他更加相信“东北风格的电影”正在成型,“这部电影非常有东北的幽默感,在美学方面也有自身的特色,和其它地域非常不一样”。

聊到近期令他印象深刻的中国电影和青年导演,马可·穆勒提到了霍猛、白雪、李冬梅等人,“每年最起码有30多部电影,会让我觉得又来了一群我们一定要继续关注的新生代导演。”

同时,马可·穆勒也很关注当下青年演员的发展,“中国电影的多样性很强,青年演员一定要想办法跟低成本电影的导演合作,也要和有价值的商业导演合作。”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