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电影市场,有惊喜,有意外,有遗憾,也有失望。
这一年来,我们既遇到了本土疫情反弹,也面临着好莱坞大片断档。在外部压力的持续冲击下,电影大盘艰难复苏,却仍然拿到了将近460亿的票房成绩。
也是在这一年间,我们目睹了高品质项目被市场埋没的无奈,却也盼来了新一任国产影史票房冠军。而在这些项目背后的出品公司们,又都过得怎样?
今天,犀牛君整理了电影行业头部的17家公司,以出品项目票房成绩为纬线,对电影公司们的2021年表现梳理一番。(注:根据猫眼专业版和灯塔数据的前三出品项目,数据截至2021年12月22日)
中国电影
老牌国资影企中影在这几年来存在感越来越高。在傅若清接手以来,中影不断拓宽内容领域布局,并在今年迎来了又一个丰收年,其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超过光线传媒来到行业第四位。
同时,在今年进口大片减少、疫情导致大盘减少的不利环境下,凭借电影项目的收入在营收层面保持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6亿元。
项目布局方面,中影一方面以主旋律为抓手打造了《我和我的父辈》《悬崖之上》《峰爆》《穿过寒冬拥抱你》等商业主旋律项目,另一方面则针对商业市场打造《燃野少年的天空》《关于我妈的一切》《妈妈的神奇小子》等多元题材影片。
此外,中影也参投了《唐探3》《扫黑·决战》《铁道英雄》等优质项目,不断丰富其内容板块布局。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85.01亿元
博纳影业
IPO过会一年迟迟未挂牌上市的博纳影业,在今年虽有遗憾,但显然收获更多。2021年,博纳影业继续深耕主旋律市场,项目量少质精,观众基本盘十分稳固。
在由博纳主出品的两部影片中,抗疫题材作品《中国医生》以13.28亿票房稳居暑期档票房冠军,而另一部主控项目《长津湖》在国庆档上映以来更是票房一路高歌,目前已经以累计57.65亿元票房取代《战狼2》成为新一任影史票房冠军。其他项目方面,博纳也参投了动画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以及《空中之城》《迷妹罗曼史》等小体量项目。
从《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中国机长》到今年的《中国医生》《长津湖》,商业主旋律已然成为博纳影业的头号吸金项目类型,其主旋律“一哥”地位也愈发稳固。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75.5亿元
猫眼影业
与阿里影业同为互联网票务平台起家,后进军上游内容领域的猫眼影业,在今年有《你好,李焕英》《扬名立万》《追虎擒龙》《第十一回》《佣之城》《了不起的老爸》《不期而遇的夏天》《我的青春有个你》等8部主要影片上映。
自2020年以来,猫眼加深内容布局,开始发力主控出品项目,而在今年的《扬名立万》中终于迎来了一次大丰收。这部冷档期黑马,凭借精巧的内容一路逆势上扬,目前累计票房已经逼近9亿元大关。
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另一部由猫眼主控出品的新片《平原上的火焰》在公映前四天宣布退出贺岁档择期上映,令猫眼在今年又少了一部重点项目。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64.7亿元
北京文化
深陷内斗、违规信披等事件的北京文化似乎已经一蹶不振。根据财报数据,ST北文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净亏损2772.31万元。
项目方面,今年北文仅有《你好,李焕英》《热带往事》两部项目释出,其中由其主控的《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市场表现。不过或是由于北文与儒意影业签订保底协议出让大部分利润,这部影片并未为公司带来太多营收,而在下半年小成本影片《热带往事》平庸收场后,北文彻底熄火,再无新片公映。
作为曾经的头部公司,遭遇内部纠纷又遇人才流失的北文如今跌入谷底,短期内恐怕难复辉煌,而接下来其筹备多年的《封神三部曲》能否早日上映为公司扳回一盘,也成了眼下行业的主要关注点。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54.77亿元
万达电影
横跨院线、内容领域的行业龙头万达电影在去年直面疫情冲击,出现巨额亏损。不过来到今年后,凭借影院业务和储备内容的陆续释放,经营状况较去年有了很大改善。
今年以来,由万达电影主要出品的《唐人街探案3》《误杀2》《海底小纵队:火焰之环》《皮皮鲁与鲁西西》《二哥来了怎么办》《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等6部影片顺利上映,截至目前累计票房已经突破52亿元。
不过在此之中,真正撑起万达电影营收的仅有《唐探3》一部影片,此后的《二哥来了怎么办》《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两部暑期档影片表现均未达预期,《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则因错过最佳上映时间而市场表现受挫。
加之本土疫情反弹、大盘持续低迷等利空因素相加,导致万达电影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仅剩2.91亿元,《唐探3》带来的收益眼看就要见底。不过进入贺岁档后,随着头号种子《误杀2》的上映,将对万达电影带来利好。总体来看今年营收情况已经得到了良好改善,有望在下一年度继续向好。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52.14亿元
英皇电影
港资色彩浓厚的英皇电影在内地电影市场存在感并不算强,不过近两年来英皇的项目操盘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近日由其主控出品的《古董局中局》在贺岁档上半场一枝独秀,累计票房超过4亿,另外其参投的《悬崖之上》《怒火·重案》《人潮汹涌》《感动她77次》等项目也都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39.7亿元
腾讯影业
参投终归不是长久之策,近几年来,互联网电影公司们也纷纷开始谋划布局内容上游。不过同样是押注,押中爆款才是真功夫,从这一维度来看,腾讯影业今年属实坐到了赢家行列之中。
今年腾讯影业主要出品了《怒火·重案》《1921》《许愿神龙》三部影片,其中暑期档公映的港片《怒火·重案》表现最为突出,以13.29亿票房成绩刷新了内地上映港片的新票房纪录。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23.3亿元
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是行业公认的“稳定型公司”。作为疫情以来行业内为数不多未出现亏损的头部影企,光线传媒在今年整体表现相对稳健。根据公司三季报,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扣非净利达4.65亿元。
今年光线主要出品了《人潮汹涌》《你的婚礼》《革命者》《五个扑水的少年》《阳光姐妹淘》《明天会好的》《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七部作品,其中六部已经上映。
相较前两年来说,今年光线新片多多少少都有遗憾。春节档的《人潮汹涌》由于前期热度较低起片票房几乎垫底,后凭借口碑才逐渐逆跌;《明天会好的》《阳光姐妹淘》《革命者》《五个扑水的少年》或是档期不利、或是口碑欠佳,票房均低于预期。
其中唯独五一档爱情片《你的婚礼》凭借营销扳回一局,但由于口碑较低,影片终是没能走出长线,被《悬崖之上》截胡。
但总体来看,票房虽有下滑,但主营业务稳健仍是光线的最大优势,这将有利于公司开展下一阶段的项目布局。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18.87亿元
阿里影业
阿里影业似乎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内容布局路径。从今年阿里影业主要出品项目来看,主要布局方向分为动画电影和中小体量影片。
其中,由追光动画制作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两部新片为阿里影业贡献了今年的绝大部分票房收入,已成为主力项目构成。在520上映的爱情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以及五一档的《秘密访客》,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此外,阿里影业还主要出品了《日常幻想指南》《野马分鬃》两部小成本影片,尽管票房体量不大,但却有效拓宽了公司项目的类型范围。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16.1亿元
华策影视
作为国内剧集领域头部公司,华策近年来在电影领域深化布局,今年主要出品了《刺杀小说家》《反贪风暴5》两部影片。
其中,《刺杀小说家》作为春节档的三号种子,在《李焕英》《唐探3》的双面夹击之下仍获得了超过10亿的票房成绩,而即将上映的《反贪风暴》系列收官之作也以超高想看数据在跨年档领跑。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10.52亿元
联瑞影业
去年末依靠《送你一朵小红花》“一战成名”后,联瑞影业今年继续坚持以小博大策略。今年清明档,由联瑞出品的小成本影片《我的姐姐》以黑马之势一路领跑,累计票房达8.6亿。而由其第三出品的《燃野天空的少年》《妈妈的神奇小子》也在上映后分别斩获了1.61亿元和1776.9万元票房。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10.38亿元
华谊兄弟
几年间的步伐失调、优势业务边缘化对华谊兄弟的影响是持续性的。尽管在近两年里华谊通过剥离业务、处理股权资产乃至卖画等形式积极自救回血,在今年前三季度净利高达5.83亿元,但内容亏空却是在短期内难以修正的。
总体来看,今年华谊兄弟主要出品了《侍神令》《超越》《盛夏未来》《铁道英雄》《摇滚藏獒:蓝色光芒》四部新片,但其中《盛夏未来》《铁道英雄》的市场表现均低于映前预期,票房爆款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了华谊今年的票房产出水平。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9.44亿元
爱奇艺影业
迟来的爱奇艺影业终于也向院线市场伸出了触角。在去年国庆空降《再见吧!少年》后,今年爱奇艺继续发力主控院线电影,在五一档推出了主旋律电影《扫黑·决战》,收获超4亿票房成绩。而跨年档也有一部新的爱奇艺出品电影《忠犬八公》将与观众见面。
主要出品项目总票房约4.05亿元
其他公司
还有一些行业上游公司,尽管在今年的重点作品不多,但依旧值得我们关注。
多年跟投《熊出没》系列的横店影业在今年继续加注,担任了《熊出没·狂野大陆》的第二出品方,该片在春节档获得了5.95亿的票房。此外还参投了《我的姐姐》《三只小猪3正义大联萌》等项目。
与华策同为剧集公司跨界电影领域的新丽,在五一档推出主控电影《秘密访客》,获得了2.14亿的不错票房成绩。相比之下,去年出品多部影片的欢喜传媒在今年似乎开始养精蓄锐,仅有《热带往事》《寻汉记》两部小体量影片上映,累计票房未破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儒意影业在今年的动作也颇为亮眼。除了斥资15亿成功押注保底春节档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以外,儒意影业还参与出品了《吉祥如意》《了不起的老爸》两部新片。通过不断参投扩充项目类型,儒意影业有望迅速积攒经验,为继续深入电影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截至12月22日,2021年年度票房突破459亿元,距离500亿的预期目标还有着不小距离,但相比去年,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复苏。
而纵览打造了大部分头部国产项目的这十余家主要电影公司,有些公司稳步复苏回暖,也有些公司逆势上扬,当然,还有一些曾经的龙头公司,在环境巨变下跌落了“神坛”。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其中的一个共性问题是,在行业变动加剧的当下,来自诸多外界环境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已经成为内容之外的最大变量。
突如其来的本土疫情反弹,可以冲垮半个暑期档;尺度不断变化的审核政策,令所有内容方谨小慎微;频出的演员暴雷事件,让多少涉及项目措手不及;这些外因叠加之下,曾经能够提前一年锁定的电影档期,也变成了可以“朝令夕改”的对象。
在我们看来,这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了目前阻碍电影行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
在即将来临的2022年里,中国电影能否顺利回到发展快车道,不仅取决于这些头部公司的内容实力,更将由这些重要的外部环境所决定。
望中国电影,一切顺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