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在戛纳大火的《法兰西特派》:“献给记者们的一封情信”

文学电影化,美学影像化。这部电影像一本复古怀旧的童话故事集,讲述了一个主编的逝去,一本杂志的逝去,一种文化的逝去,最终,它缅怀并致敬了一个时代的逝去。

《法兰西特派》在戛纳究竟火爆到什么程度呢?今年为记者提供的媒体放映场次,根据证件的级别采取网络分批预约制;《法兰西特派》首映当晚的媒体场,一开票,所有的座位就被秒杀一空,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疫情当下,《法兰西特派》为何还能如此火爆?韦斯·安德森和他的新作,值得人期待。

IMG_256

电影被导演韦斯·安德森自诩为“献给记者们的一封情信”,灵感取自于导演自身喜欢的《纽约客》杂志。

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自由报·堪萨斯周日晚报》的虚构杂志,其总部设立在虚构的法国小镇Ennui-Sur-Blasé,背景为1969年。杂志聚焦于文化、政治、美食等等领域。在杂志主编小Arthur Howitzer的带领下,电影采用类似杂志专栏的分块结构,围绕三位作家的报道和写作历程展开,讲述了三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以三个独立短片的形式支撑起全片。

IMG_256

第一个故事《混凝土杰作》,是对现代艺术作品的诞生/经典化过程的一次温和嘲讽。一个美丽女狱警爱上监狱内正被囚禁的一个邋遢画家。画家因故杀人入狱,但在狱中患上忧郁症且多年不再画画。直到他遇到了这位女狱警。女狱警自愿作他缪斯、当他裸体模特儿。画作多为后现代抽象派,虽看似一塌糊涂,却被一位艺术经销商将艺术家捧上了现代艺术的神坛

IMG_256

第二个故事《宣言的修改》,是对1968年巴黎“五月风暴”的一次浪漫怀旧。聚焦于杂志派去的老牌记者与年轻学生领袖歪缠不清的故事——中年单身的美国女作家为了一次时政报道,卷入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学生的政治/感情生活。安德森借孤独的女作家之口,说出了《纽约客》一位著名作者对巴黎学生的一句颇有意味的评价:“年轻人感人的自恋”。

IMG_256

第三个故事《警察局长的私人餐厅》,是对巴黎美食传奇的一次异想天开的想象。传奇关于一位天才厨师,但整个故事却是一部黑色电影,充满暴力、阴谋、绑架、毒杀。故事作者(以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鲍德温为原型)出于一种含蓄的美学考量,删掉了故事中最关键的一个情节:用有毒的萝卜杀死了犯罪团伙但自己也险些中毒身亡的传奇厨师,念念不忘的是一种他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毒萝卜之味。

IMG_256

这些故事充满了密集对话、独白、旁白,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美学风格被讲述。

安德森似乎想要穷尽所有视觉风格——黑白/彩色、宽屏/窄屏、静照/动画、定格/升格、对称构图/上帝之眼,他不知疲倦地在这些无限选项之间不断切换。我们看得头晕目眩,他却似乎始终亢奋。

IMG_256

《法兰西特派》恐怕是韦斯·安德森在视觉上释放出最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的作品,在制作华丽精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在广受好评的定格动画《犬之岛》之后,很难想象韦斯·安德森还能更上一个台阶。

熟悉的对称构图,经典的马卡龙配色,各种各样精巧的机关装置、角色们经典而前卫的装束、黑白彩色视角交替的冲击,图像与叙事结构上的平衡对称,展示与表达上的幻觉构思与想象,画面构图和色彩的拿捏……无一不是熟悉的韦斯·安德森配方。

IMG_256

不难看看出,《自由报·堪萨斯周日晚报》的全部设定都是对《纽约客》的模仿与致敬:一个慷慨而又独特判断的主编/老板,一群精英的名作家,一套杂志独有的出版标准和评价体系,一种近乎人类学的关怀视角……

想来也不奇怪,韦斯·安德森一贯是怀旧的人,拍一部电影和凋零的纸媒告别,是他擅长的浪漫之举。

IMG_256

文学电影化,美学影像化。这部电影像一本复古怀旧的童话故事集,讲述了一个主编的逝去,一本杂志的逝去,一种文化的逝去,最终,它缅怀并致敬了一个时代的逝去。

片头片尾都点了一句:别哭,但影片内外每个人都流泪了。

虽然一切终将逝去,但真诚的怀念却能令其重生,人如是,文化和时代亦如是。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