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节展&活动 / 正文

《从北京到北京》:打开普通人的“双奥”故事

在内容上突破了赛事和赛场的局限,对内涵和广度进行了拓展,《从北京到北京》将人物形象置于国家奥运文化背景之下,讲述了“双奥人”圆梦冬奥的温暖故事。

在内容上突破了赛事和赛场的局限,对内涵和广度进行了拓展,《从北京到北京》将人物形象置于国家奥运文化背景之下,讲述了“双奥人”圆梦冬奥的温暖故事。

来源:CCTV纪录等

在观看奥运比赛时,你是否好奇过:精彩激烈的比赛场面,是如何被捕捉下来的?

“运动员争夺的瞬间、冲线的瞬间,包括在冲线以后很兴奋、庆祝的面部表情可能都会用这个摄像机来呈现……”

在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中,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种设备科的负责人,赵伟正带着他的团队,测试一款特种摄像系统。

 

这个由陀螺仪轨道车和360米长的U型轨道组成的庞大设备,占据了速滑馆赛道的最外侧,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猎豹”摄像机系统。

 

1月19日,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第六集《我们北京见》,将目光投向总台自主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猎豹”系统,在北京冬奥会赛事转播中,这个特殊装备将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观赛体验。

“猎豹”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这是一款特种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转播。

2021年3月,在“相约北京”测试赛上,“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首次亮相,电视转播效果极具冲击力。

 

“猎豹”摄像机系统名副其实,它拥有“猎豹”般的速度。

在冬奥会速滑比赛中,运动员速度可达到15到18米/秒,约等于50公里/小时,顶尖运动员速度可达70公里/小时。而“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设计技术标准是更高的25米/秒,约等于90公里/小时,不仅能实时跟踪运动员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转播需求,实现加速、减速、超越等动作,灵活捕捉比赛画面。

除此之外,赵伟和他的团队还有一个独家黑科技——时间切片。

片中,赵伟为观众解读了这项能解剖瞬间的“黑科技”:“一个运动员在空中飞跃的几秒钟,对观众来说可能转瞬即逝,我们能够把这几秒拍摄下来,从物理上把这几秒钟的长度切成一片一片的,将运动员在这几秒钟的细节表现放在一帧中展现给观众。”

 

这一技术不仅仅可以供观众欣赏,还可以提供给主播、评论员甚至裁判,用以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表现。

如果说“8K超高清太空摄影机”是中国飞得最高的摄影机,那么“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可以说是比赛场上跑得最快的“选手”。

 

借助赵伟和团队为“科技冬奥”所做的努力和尝试,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直观呈现出总台在赛事报道科技提升、传播手段的新变化。

同时,采用柔性索网代替纯钢结构的“冰丝带”的设计过程等故事,也展现了中国在筹备奥运中涌现出来的许多新技术和新理念。

聚焦在生活、工作上与两届奥运(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息息相关的代表人物,《从北京到北京》还记录了许多与奥运相关的人们,正在各行各业践行着“奥运精神”。其中既有鸟巢和“冰丝带”建筑总工程师、速滑馆制冰师、项目竞赛主任、高山滑雪医生,也有山区冰球少年、志愿者、艺术家、教师、社区居民、媒体记者等。

 

在危险的高山滑雪赛道旁,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军团成员李锐将与时间赛跑,为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全力以赴;残疾人志愿者李楠在奥运志愿工作中找到了人生价值,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动了很多人……这些普通人的双奥故事不仅丰富了冬奥赛事的社会属性,也延展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内涵。

此外,纪录片还通过这些故事介绍了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北京在推动奥林匹克体育场馆、设备、后勤、文化、教育、宣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了普通群众的参与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作为奥运题材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在内容上突破了赛事和赛场的局限,对内涵和广度进行了拓展。纪录片将人物置于国家奥运文化背景之下,以平实的故事、质朴的语态、动人的细节讲述了“双奥人”圆梦冬奥的温暖故事,亦以全民冬奥的热情向世界展现出一份生动而诚挚的“中国答卷”。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