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东北话自带幽默细胞,这一点得天独厚。
因为东北从古到今一直都处于一个大融合的状态,这种历史根源让东北人擅长与人交流,也就拥有了各种抖包袱、说段子的天赋。
再加上赵本山、潘长江等一系列从东北走出的喜剧演员对全国人民的熏陶,以及东北话强大的感染力,让大家一见东北人就莫名生出一种想笑的感觉。
每个人都喜欢与乐观、搞笑的人相处,东北人是最佳选择,而王濛就是这样的东北人。
除此之外,王濛与国内解说的反差也让人对濛言濛语颇生好感。
以往的其他解说都是正襟危坐,以聊天的形式为观众讲解某个比赛,旨在普及知识,解析比赛,但缺乏激情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
而王濛则不一样,她的解说富有感染力。
“我的眼睛就是尺”、“韩国队摔的好”、“我带来秒表来”等语言,搭配她大幅度的动作,能让观众瞬间进入到她的情景中,达到共鸣。
不管看懂看不懂这场比赛,至少听她解说的那一刻是全神贯注的。
还有一点则是王濛的专业能力。
世界三大赛共获得192块奖牌,是中国冬夏所有运动员里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而且作为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和纪录保持者,王濛的水平比一般解说都高。
她可以用通俗的解说让观众了解短道速滑,不咬文嚼字,不曲高和寡,就像朋友之间唠嗑一样,交谈之间,观众便懂得了短道速滑的部分规则与渊源。
搞笑与解说、专业之外,王濛本身也极富传奇性,这种故事让大家对她心向往之。
未退役之前,王濛不论是行事作风还是上场比赛都是霸气自信式的,与之前国内的运动员截然不同。
不像刘翔、姚明他们一样,以谦虚为主,他们与中国传统的谦逊品德相匹配,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趋向。
王濛则是霸气外露。
场外发言,“我的挑战就是没有对手”;场上比赛,背手老大爷遛弯;
场边休息,队友被韩国队欺负了,她冲过来张口“阿西吧”,然后准备动手揍他们。
场内训练,她与队友都能成为好朋友,并且是他们的“好大哥”。
只是因为一些冲突与事件,再加上她不服输的性格,让她在巅峰之际被迫退役,难免是一种遗憾。
之后她又以主教练的身份进入短道速滑,可是仅仅执教了短短一年便离开了这个她曾热爱但被王春露内斗和打击的集体。
不过,离开不代表不支持短道速滑。
她用自己的人脉和关系,帮助中国队请来了俄罗斯名将安贤洙。
让他带领中国夺得了冬奥会的金牌,所以从这个方面看,短道速滑的金牌有王濛的一份力。
最后就是王濛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她对退役运动员的帮助比她获得金牌的贡献还大。
王濛在做一件事,就是帮助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我们看到过许多运动员退役后难以适应社会变化,找不到工作,最后只能卖金牌,进工地,干一些苦力活艰难养家。
所以王濛决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她帮助的不仅仅是那些奖牌获得者的退役运动员,她还会帮助那些无名之辈。
他们也是运动员,只是因为没有什么过硬的成绩,没有被大众看到,他们退役后生活更加窘迫,而王濛则会帮助他们进入社会再就业。
事实上,王濛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在她的体育MCN中有很多摄像、中控就是这批默默无闻的退役运动员。
众所周知,奖牌是体制,退役 无人问,而王濛让无人问变成了有钱赚,单凭这一点,王濛就值得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