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苏翊鸣想看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它安排了!

除了《四海》,春节档电影纷纷宣布延长密钥。与此同时,电影《狙击手》的票房正式超过《四海》。

除了《四海》,春节档电影纷纷宣布延长密钥。与此同时,电影《狙击手》的票房正式超过《四海》。 

延长密钥的行为,已经成为近年不少电影的常规操作。回看2021年春节档,除了《侍神令》之外,其他电影均进行了不同时长的密钥延期。看来,苏翊鸣在视频中表达想看《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心愿,在他隔离结束之后,都能完美实现了,我们坐等“小栓子”的观后感。

对比这些电影的延档行为,那些往日只能在影院“一日游”或者“首周行”的电影,显得些许的落寞。 

从类型题材、档期等因素来看,电影在影院的“寿命”似乎从一开始就有所定论,但这个周期到底能有多久呢?或许每部影片的结论不尽相同。 

延档就能延长电影的寿命吗?

很多人会好奇,延档的要求高吗?事实上,是否选择对电影延档,这件事是由片方自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一串密钥的有效期是一个月,所以我们默认电影放映期是一个月。到期后,影院服务器将不能再读取拷贝中的相应影片。  

若电影片方还想继续在影院发行这部电影,就需要向这两家公司提出密钥延期的需求。密钥延期并不需要花钱,通常是向中数或华夏提出书面形式的申请,然后他们会通知各个院线说明该电影延期密钥了。至于电影秘钥延期多久,也是标准不一。且看今年春节档电影的延档,有的到3月31日,有的到4月初,各家有各家考量。 

譬如去年春节档大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数度延档直至5月12日。不难理解,这样恰好能借着5月9日的母亲节,为电影再次带来一波热度。但事实上,这部票房54.13亿的电影,早在4月10日就已经跨过了54亿的票房大关,此时电影恰已上映57天有余。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影片自4月11日起,单日票房不过百万,之后慢慢降至个位数。 

而同档期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就没有享受到50余天的影院待遇,在上映30天左右,电影终于突破10亿大关,最终票房为10.35亿。有着相似命运的电影《人潮汹涌》,在上映35天后,票房突破7亿大关,最终累积7.62亿。 

在去年春节档,影市起初几乎被《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垄断”,但这并没有影响其他高口碑影片的厚积薄发。今年春节档亦是如此。

《四海》凭借一众主创的号召力,从预售开始,跻身春节档的头部影片行列。但上映后,口碑的崩塌,票房次日就被《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超过,不过一周,单日票房成为同档中的吊车尾。

而处于腰部位置的《奇迹·笨小孩》和《狙击手》则后续凭借口碑和话题,一路逆袭。参与这两部影片的宣传人员均坦言,影片在宣传策略上,就是打算走长线。 

早在2019年,导演陈可辛就曾评判过当下的电影市场,“现在中国电影的票房越来越依赖一些电影平台,通过口碑推动票房。以前可能是首周高票房,然后第二周,第三周有所增长。现在是首周表现平平,反而后续增涨快速,成为黑马。” 

可见,这个定论在当下的市场依旧成立。不少影院经理和发行都表示,尤其是疫情之后,好电影遇到节假日档期的加成,这种效应会更加明显。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腰部影片,和头部电影更愿意选择在春节档、国庆档、清明档等档期。

我们回看2021年,清明档上映的电影《我的姐姐》几乎成为了4月影市中,国产电影的重头戏;而5月则交棒给了五一档上映的电影《悬崖之上》;端午档虽然影片数量较多,但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它们长线发展。 

“一日游”的电影如何生存?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有时候,电影依旧怕“巷子深”。不少艺术电影在上映时,相较商业氛围较重的影片,大众关注较少,首日排片不过5%。而后电影宣传不到位,或是口碑没有成功发酵,这个数值只会骤减。

毕赣导演的处女作《路边野餐》便是案例之一。纵使影片斩获了不少国内外的奖项,被影评人捧为“当红辣子鸡”,但电影上映首日排片还没超过1%。

随后,毕赣第二部作品《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气质风格接近《路边野餐》,影片宣传用“一吻跨年”的概念成功出圈,预售成绩创下了当时影史预售票房第5的成绩。 

但货不对板的内容,直接让这部影片遭到普通观众报复性的负面评论,随之票房呈现了“断崖式”的缩水,从首日的2.62亿,跌到第三天的186.5万。 

票房折线图的走势,放眼整个影史,可谓是前所未有。不过,于今年2月14日上映的电影《十年一品温如言》的票房走势图有着类似的图示。凭借前期不错的话题,以及当天浪漫的氛围,首日票房超1.4亿。但随着豆瓣开分,不足3分的评分,让其票房次日暴跌。 

此前上映的电影《爱情公寓》同样如此。除了《地球最后的夜晚》以外,这些影片多数有个共同点,都没有直接把电影的密钥时间安排在常规的上午8点。《十年一品温如言》开画时间为13:14分,美其名“一生一世”;《爱情公寓》则把时间定在了周五的下午14点。而且这些影片几乎在映前后没有进行过多的公开放映。 

参与上述某部电影的发行人员告诉我们,“这种时间安排能减缓差评的发酵时间,尽可能保证上映首日的票房,以及次日的预售情况。如果口碑当天晚上出来,那么会适当影响周末的票房数据。但如果正常时间开画,热门影片可能下午就出口碑了,那么有些还对晚上观影处于观望的观众就会流失,以及后续的观众。”

譬如《爱情公寓》,内部人员都清楚影片是“挂羊头卖狗肉”,但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实情,那么为了“爱情公寓”这个招牌而来的观众数量就会打折,整体的预售很难有当下的表现。 

“如果前期大家都知道电影票房有限,那么宣传和发行的工作就是要让票房如何尽可能增值。既然无法长线放映,那么在有限时间里实现更多可能,可能是这些电影要面对的。”曾参与《地球最后的夜晚》宣传工作的小花告诉我们。诚然,这类“杀鸡取卵式”的方式增加了电影的票房宽度,但直接减少了影片在影院的时间。 

“在商言商,很多人都在吐槽《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传行为,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依旧是《路边野餐》的那种方式,即便有汤唯、黄觉,影片并不会因此拉长在映时间和票房,那么对于出品方而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小花也从自身角度,给出了个人的意见。 

艺术电影在宣发的时候,都迫切渴望摆脱“一日游”的魔咒,“出圈”自然是宣发方思考的重点。《刺客聂隐娘》就在预告维度,让它的武打更加突出,弱化本身导演的作者性。

一部电影到底是一日游,或者有机会不断延档,间接地证明了它本身在大众市场的认知。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影院的周期是一部分,下映之后,抛开档期的限制,能否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更是关键。 

电影《大话西游》系列在上映初期并不讨喜,但后续在录像带市场流通,成为了一代经典;《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上映期间,口碑一路下滑,但后期下映之后,得到了不少海内外影迷的认可,豆瓣评分逐渐回温。

或许对于片方后期在宣发层面,如何想尽办法能让电影获得更多的上座率,不如现在创作前期,就重视内容,能最后在宣发力量的辅助下,实现“1+1>2”,甚至是无限循环的可能。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