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电影放映员黄志成:坚守农村电影放映事业三十八载

黄志成已逝的父亲曾是电影放映队的工作人员,当时他的任务是用马车将电影设备运到指定场所,偶尔也顶替别人放映。从小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放电影的黄志成耳濡目染

黄志成

群众正在看电影。(资料图片)

1961年9月,黄志成出生在云浮市罗定市素龙红卫村。他在这样一个粤北山区的偏远农村,坚持为基层群众放映电影,一干就是38年。祖孙三代人共同坚守在繁荣乡村文化事业第一线,为广大群众解决了看电影难的问题。他坚持这项事业三十余载只为一句承诺和一颗初心。

守初心

祖孙三代坚守放映事业

黄志成已逝的父亲曾是电影放映队的工作人员,当时他的任务是用马车将电影设备运到指定场所,偶尔也顶替别人放映。从小跟着父亲走街串巷放电影的黄志成耳濡目染,对电影放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3年,黄志成正式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2007年,黄志成已年过50,在颠簸山路来回奔波的他有些力不从心。为此,他将本已在佛山南海某厂做管理工作的大儿子黄立锋召回来,送去培训熟悉电影机械及放映技术,接替电影放映工作。电影队对放映事业的执着精神,在农村群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也全面宣传了电影放映队的事迹。

三十多年,运输工具从马车到汽车,祖孙三代人实现了电影放映事业的接力。

重承诺

不计回报坚守放映

1988年,黄志成捧起了“电影饭碗”。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黄志成开始把放映重心转向农村,几乎走遍了罗定市所有乡镇,不少边远的山村也常有他的身影。他将电影带到偏远的农村,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后来,随着电视、电脑、互联网等逐渐普及,乡村露天电影的观影人群逐渐减少,许多电影队由于缺少观众难以继续维持经营,纷纷退出市场。放电影的收入十分微薄,黄志成依靠种田和做一些杂活维持生计。尽管如此,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当年许下的诺言,黄志成始终没有放弃,一心一意守望着乡村的光影世界。

许多电影都是公益性质的,对于放映队来说几乎没有回报,但黄志成依然坚持做下去了,因为他知道,对居住在偏远农村的群众来说,放电影的日子就如同节日一般欢乐,他们翘首期盼放映队的到来。

讲诚信

按时放映赢得群众信任

作为一个常年放露天电影的放映队,没有诚信,就没有出路。为此,黄志成和队员们牢记一点,就是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放映。

黄志成说:“放露天电影有苦有乐,最怕下雨,下雨天必须要改期,原来约定的放映点和时间要改变,但必须要提早通知对方,顺延推迟,推迟时间,由对方而定,取得对方的谅解和认同。在放映过程中遇到下雨,一年中会有10多次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征求观众的意见,是否继续观看或择日再观看。如果观众要求继续观看,我们只好打起伞遮雨,继续放映。”

2011年春节期间,他们曾到过远离罗定城区70多公里的分界镇偏僻山区罗金村、连州镇蒲洞坑山村等地放映,到这些偏远的山区放映,已记不清走过了多少山路。他们的敬业精神,受到群众的赞扬。苦:搬设备,走山路,凌晨时分回到家;乐:观众从山间小路赶来,津津有味欣赏影片。

他们的电影放映队在2008年3月获得“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

如今,电影队主要由黄立锋打理,“立锋电影队”有6台放映机,7位工作人员,2辆面包车,送影范围覆盖分界、罗镜、罗平、船步、朗塘、素龙六个镇(街)的所有村庄。

黄志成38年如一日,在罗定这片土地上发出自己的那份光和热,他淡泊名利,扎根农村,实实在在地为基层群众带来精神食粮和欢声笑语。2019年,黄志成父子的“立锋电影队”足迹踏遍罗定六个乡镇的各个行政村和学校,放映超过1000场,受惠群众45.3万人次。

这两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电影放映队下乡的放映规模也减小了,但每年也有几百场,观影人数有二三十万人次。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