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透支、濒死、星星之火:2022一季度中国电影观察

可中国电影终究还没沦落至中国足球。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真躺平,前者,至少从内部到外界,还一致认为值得抢救。

经历了惨淡的三月,再面对几近消失的清明档,行业似乎…平心静气了许多。

这与修养没什么关系,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中国电影纯粹是——

输麻了。

可中国电影终究还没沦落至中国足球。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真躺平,前者,至少从内部到外界,还一致认为值得抢救。

另一个或许不恰当的类比则是——

一如国内的新闻媒体,中国电影同样处在上头限制、下面嫌弃的尴尬境地。

前者已死几成事实,那么,中国电影距离这样的共识,还有多远?

输是输了,但不能输到麻木。

这也是从今天开始,深水娱乐观察选择将行业的年度观察,缩短为季度观察的核心出发点。

我们太容易遗忘了,尤其是不太让人开心的那部分。

记录、分析、展望。

目的只有一个——

记住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

仅此而已。

透支

一句话概括——

2022第一季度这三个月,是中国电影不断透支信誉的三个月。

透支,字面意思就是支出超过了收入。如果我们承认,2022之前的中国电影,信誉层面已经摇摇欲坠。那么,刚刚过去这三个月的重度透支,后果很可能比预期更为深远。

先看数据(以下均来自灯塔专业版)。

一季度三大档期,票房简述如下——

1月3日晚,元旦档三天,报收10.1亿;2月7日晚,春节档七天,报收60.35亿;2月14日晚,情人节档一天,报收5.28亿。

更重要的那个数据,是观影人次。对比之下会更为清晰。

元旦档——

2020年,1360.6万;2021年,3419.9万;2022年,2465.7万。

春节档——

2019年,1.31亿;2021年,1.6亿;2022年,1.14亿。

与人次息息相关的,是2022年尤其引发讨论、甚至争议的春节档票价。过去几年,大年初一全国平均票价——

2019年,45.1元;2021年,49.1元;2022年,56元。

票价升高,人次下降,只是信誉透支最表层的体现。

一方面,这透支源于内容供给的低劣与错位。

以豆瓣评分为准,元旦档三部新片,均分为5.0;情人节档三部新片,均分甚至低到了3.4。

过去几年,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预期,已经从起码及格,降低到了不要辣眼。

但即便如此,2022一季度的新片,依然可以让多数观众大失所望。

而更多承担填缝任务的所谓救市外片——《黑客帝国4》《尼罗河上的惨案》《神秘海域》《新蝙蝠侠》等——要么品相不佳,要么不合胃口。对院线而言,相比质量更差、但档期与卖相更好的国产片,各方面平庸的外片愈发鸡肋,早已不复往年的救市光环。

与此同时,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节档,第一次呈现出错位的尴尬。

不止一位专业人士分析,观众对今年春节档高票价的抱怨,本质上指向的还是两个字,不值。

吊诡的是,据官方媒体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2春节档,拿到了2015年以来的同档期最高分。

如何解释这明显的矛盾?一个简单的回答是——

新片本体的质量如何,是一回事;观众希望看到哪个类型的新片,是另一回事。

说白了,行业或许需要扪心自问一句(当然,背后原因大家都懂)——

我们正在集中大部分力量进行的创作,到底是不是如今观众喜闻乐见的?

另一方面,这透支又和行业的诸多顽疾脱不开关系。

一定有人说,反反复复、磨人心志的疫情,对中国电影的伤害太大了——这当然是事实,比如马上到来的、国产片集体撤退而注定冷清的清明档。

但具体到对观众的信誉透支,我们不能将一切怪罪于外界环境,而忽视了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市场的消磨与打击。简单说——

中国电影产能的不足,与定档、撤档的随意任性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中国电影不仅质量差、数量少、爱扎堆,且常常说跑路就跑路的强烈主观印象。

正是这一长期积累下的主观印象,加上突然反复的大规模疫情,使得我们共同见证了一个刷新历史新低的三月——

不算2020年7月影院复工初期的四天,三月的数个工作日票房,都是2011年有详细数据统计以来的单日新低。

而2022一季度这三个月,三大档期外,仅有《我们的冬奥》《带你去见我妈》《可不可以你也刚好喜欢我》《东北虎》四部国产新片,票房超过了一千万。

数据截图来自灯塔专业版

而即将到来的清明档,则在瞬间从最挤到最冷。表面上,一切可以归罪于疫情,但仔细想想——

即便只有一半影院开门,难道三天假期,和后续低竞争力的环境,真的不足以让几部新片拿到一个满意的成绩吗?

可惜,观众只看见,一窝蜂挤个满满当当,又一窝蜂撤个干干净净。

所有事情集结到一起,很难不让观众去想一件事,中国电影,到底在怕什么?是真的委屈艰难,还是单纯的底气不足?

不管怎样,结果只会是,让观众本就根深蒂固的主观印象(行业甚至可以认为是主观偏见),进一步夯实再夯实;让中国电影本就所剩无几的信誉和吸引力,再一次遭受重创。

而信誉透支带来的一个潜在伤害就是,使得《我心飞扬》《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这些本可以拿到更多票房的新片,遗憾地成为了时代的炮灰。

濒死

一个观点是——

观众可以抱怨扎堆,可以吐槽票价,甚至对中国电影恶语相向。但回到行业内部,还是应该对此保持专业、理性、长远的眼光。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看到很多业内的声音,希望档期扎堆等现象能够尽快改变。

但事实就是——

短时间里,或者说三五年内,中国电影的档期扎堆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缓解。

包括一时的高票价,这些都不是行业现阶段的首要问题。

刨根究底,中国电影现在的燃眉之急是——

如何将观众拉回影院。

赵军先生在2019年春节档之后,就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值得成为行业所有人未来五年的座右铭——

你的人次才是你最大的财富。

在那个多数人尚在欢呼庆祝的时候,他看到了光鲜背后的隐患,那就是春节档观影人次的首次下滑。如今回看,这是绝对的警觉与洞察,可惜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如果赵军先生在世,看到今年的光景,不知他心里又会是怎样的慨叹。

观影人次是财富,也是中国电影的生命线。

不过,一个尴尬在于,将观众拉回影院远非什么新鲜话题,之前每每谈及都不了了之的原因也很简单——

靠什么将观众拉回影院?

降低票价?促销活动?或许可以。但谁都知道那个正确答案,持续供应优质内容。

如何持续创作出优质的内容?

人才、工业实力与创作环境,缺一不可,尤其是后者。

现阶段的中国电影,能做到吗?

清醒一点吧。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当最关键的讨论往往走向死胡同,这个话题又应该如何继续?

首先,要再次明确的一点——

在内在信誉遭到严重透支、外在票房连续历史新低的情况下,行业要认清,中国电影的确处在濒死的边缘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

2020到2021,因为疫情带来的停摆,观众已经在重启后,花光了对中国电影的所有同情分与观影积蓄力。那些所谓的报复式观影鼓励式买票,在2022早已不复存在。

其次,行业还要明确的是,创作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某个档期而创作?是为了满足观众的仪式感而创作?是为了短期收益最大化而创作?抑或是最简单的,为了某一部分观众而创作,为了内心的创作冲动而创作,为了拍一部好电影而创作。

这与疫情无关,与限制无关,与一切可以成为借口的理由,统统无关。

最后,一个可以作为办法的办法是——

我们都知道,短时间里指望中国电影集体提升质量、调整创作方向,甚至不再扎堆,都是不现实的。

但没有质,也可以靠量取胜。

哪怕是扎堆,哪怕是清理库存,也请义无反顾地卷起来。至少,这总算迈出了改变现状的第一步。

星星之火

可以确定,一季度将在低谷中结束。但濒死的中国电影,远未到绝望时刻。我们还是能不时看到,那些分散在各处的星星之火。

中国电影人的创作,仍在继续。

1月,张涵予主演的合拍片《无所畏惧》开机;2月,大热合拍片《巨齿鲨2》开机,吴京加盟;宁浩导演,刘德华主演的喜剧《红毯先生》开机;3月,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现实题材《八角笼中》开机;顾晓刚导演新作《草木人间》也正式开机。

与此同时,3月,英皇电影官宣2022年片单,张艺谋、文牧野、马凯(《中邪》导演)等新作也逐一立项。

尽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过街老鼠般的青春爱情题材,依然会在某个档期刷足存在感,那些背着任务与指标的主旋律大片,也还是会成为某个时段的市场主力。

但某种程度上,我们要乐观地看到,中国电影正在缓慢度过一个痛苦、被动、却也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

时间证明——

互联网影业,或许注定无法主导中国电影的未来;主旋律类型片,亦终将触及它的天花板。

就像高票价只会是一时偶然,扎堆不会是永远的常态,最终的最终,中国电影总是要回归市场,把一切创作,交还给创作者,更交还给观众。

于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或许还是更信赖那些,久经考验的传统手艺——

万达的工业范儿,光线的动画野望,华谊兄弟的作者表达,英皇的港味儿传统,坏猴子的偏锋审美,安乐的充沛情怀,等等等等。

星星之火,不求燎原,但求长久与稳健。

结语

一个稍近的展望——

如果疫情能在四月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个月后的五一档,是否就是2022,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拐点。

及至稍后的暑期档,又能否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里,完成更持久的反弹。

透支也好,濒死也罢,站在一季度的尾巴,我们终究更愿意把自己的赌注,投给那些星星之火。

祝中国电影,二季度好运,2022好运。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