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悬崖之上》《狙击手》,曾经三度合作张艺谋的秦浩天,是圈内著名的饰品设计师。转眼多年过去,同样出自他手的《甄嬛传》,无论口碑还是收视,仍然稳居国产古装剧的头部之列,难以超越。
“嬛嬛”“华妃”“皇后”“安陵容”......雍正后宫那些争奇斗艳的嫔妃依然让人念念不忘。
当人们重新翻看这部经典之作,甚至衍生了#苏培盛是后宫第一好男人吗#、#十年之后终于看懂了安陵容#等颇为新鲜的话题讨论。
《甄嬛传》的成功绝非偶然。究其原因,离不开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也离不开戏里各种巧妙设置的细节。比如服装和饰品。精美的饰品不仅能凸显角色的性格,也能为影片增色不少。
本期《幕后》,就由秦浩天带您了解《甄嬛传》中那些不同饰品的作用。
01
回首《甄嬛传》的创作,秦浩天可谓历历在目。
与郑晓龙导演一同研讨清朝宫廷风格,找来故宫专家讲解专业知识,秦浩天创作初期,先是参考了描画雍正12位妃子的《十二美人图》,然后才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大前提下,定下了两套方案。
一是完全复制古画。但结果出来,秦浩天对这种表现方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并不满意。紧接着,他又做了第二个方案——在古装的元素里创新融合现代人的审美。即在清宫古装制式的基础上,对饰品进行一些提升性改良。
秦浩天介绍,《甄嬛传》饰品数量非常庞大,总件数估计上千,品种和款式则接近上百。为了追求灵活和神韵,片中所有饰品均由手工制作。
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以及其所处地位,每个角色的饰品风格各异,甚至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她所佩戴的首饰调性也有所差别。
拿甄嬛举例。甄嬛年少时向往爱情,初期造型更趋于简约,从颜色到款式都是特别清纯可人的风格。
但随着人物发展,她经历了种种事情,性格开始变得坚强,因此后期饰品搭配就会显得夸张,用的是中国最富贵的颜色金配红,头饰主题是金的,服装则偏红一些。
晋位皇太后之后,就更显雍容华贵了。一场极富诗情画意的戏里,彼时贵为太后的甄嬛只是在随从们的陪伴下,步向后花园欣赏秋天的合欢,身穿的便服已经是一袭金色华服,头戴的装饰,也是镶嵌着料器的精致之物。
秦浩天表示,料器是一种传统工艺,颜色非常浅,有点琉璃的感觉。
戏里大家看到的甄嬛头饰,其实是改良而来,区别于原版全部使用料器稍显呆板,改良版特别掺入了绢花工艺。这是为了突出饰物的层次感。
在他看来,小小的饰物能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生动。
钿子是清朝嫔妃比较常见的装饰,几乎每个妃子都会佩戴。它最初的作用,只是为了人物显得庄重,同时能让佩戴者头上能有戴花萃的地方。
但后来可以看到,不同的角色戴钿子的位置不同,有往前戴的,也有往后戴的,这其实暗藏了她们各自的底色。
像甄嬛和皇后,比较高调的人会把钿子戴到正顶;像含蓄的端妃、温顺的静妃,她们从不争宠,往往都会把钿子往后戴着,更显性情温和。
秦浩天谈到,饰物对于人物塑造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设计塑造饰物的过程,于他而言则是艰难的考验。
古代饰物有时候会用到点翠。点翠原料是翠鸟毛,且必须是鲜活的翠鸟毛,即是在翠鸟活着的时候拔下来的毛。这样的毛,色彩更艳丽,更栩栩如生。但如今,翠鸟是我国保护动物。如何还原找到翠鸟毛,成了摆在秦浩天眼前的难题。
为了尽可能还原翠鸟毛,他只好找来鹅毛、鸡毛等各种各样的羽毛。每个种类的羽毛都去逐一尝试,先判断它们的羽衣性质,再做出实物进行细致对比。一番苦功之后,才最终发现一种相对柔软,羽衣较小的羽毛能够替代翠鸟毛做出比较好的点翠效果。
有时候为了镜头里一晃而过的设计,秦浩天和团队可能需要花费几天几夜的时间,去寻找已经失传的技艺,力求让曾经辉煌的古代饰物惊艳地重新呈现在大家眼前。
但用他的话来说,即使工艺复杂,过程艰难,只要做出来饰物效果能为整个片子带来光彩,这就值了。
02
与《甄嬛转》同属宫廷戏,秦浩天还操刀过电影《影》的饰品设计。但较前者色彩明艳华丽相比,《影》的整体风格更偏简约,主打中国水墨画的概念,饰品颜色基本都在黑白之间。
“黑色饰物主要体现于墨玉和木雕。墨玉本身就像黑色,而木雕制作完成之后,把它打磨成包浆模样,看起来也是黑色的感觉。白色饰物则更多在于纯银首饰和螺钿花的表达。尤其螺钿本身就是白色,再加上它里面的贝母还能散发出淡淡的光晕,质感和寓意都很高级。”秦浩天介绍。
除了《影》之外,秦浩天还跟张艺谋合作了《悬崖之上》和《狙击手》。
恰巧两部都是战争片,他直言它们的设计难度比《甄嬛传》高了不止一次台阶,“因为不像宫廷戏的设计要美,要跟人物贴近,能以饰物作为表达。这类片子会让创作手段会受到限制,我们需要尽可能找到跟当时差不多或者相近材质的东西。”
《狙击手》里所有的衣服都必须符合冷战时期的款式,面料必须用平纹布,棉花必须用老棉花。
因为实在无法找到当年面料,秦浩天找好买来了那个年代的毛毯,并把毛毯重新切割做成当年的衣物。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老棉花,他也只好前往东北周边农村去收集百姓们的老棉袄,旧被褥,用来作为年代感设计的原料。
为了还原当年美军打扮,他更是托付远在美国的同学帮他东奔西走,采购上世纪的美式风衣、靴子和钢盔......
秦浩天坦言战争片艺术创作空间较小,尊重历史成了它的关键,这也是创作最难的地方。
于他而言,如何可以将尊重历史和艺术拓展平衡起来,那就更好了,“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这会比较开心和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入行饰品设计,甚至成为影视行业创作的一员,对秦浩天来说皆是意外。
秦浩天大学学的是高分子化学,跟设计毫不相关。2006年毕业之后,他的恩师陈敏正找到他,也是让他发挥所长,进行特效化妆材料的研发。
用秦浩天的话说,他入行设计源自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喜欢钻研,便一头扎了进去。而这一扎,就是接近20年。
剧集也好,电影也罢,每次完成一部作品的创作,待它们正式与观众见面之际,秦浩天都会重新检阅自己的设计。
得到演员和观众的认可,创作出大众喜爱的作品,更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什么是你前进最大的动力?”
秦浩天笑言,“关键还是热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