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结局最后的黑衣人、沈翊自画像来看,续集的伏笔都很明显,而《猎罪图鉴》官博发布的“#猎罪图鉴会有第二季#吗”也在为这个设想增加了可信度。
虽已正式收官,但续集等话题让《猎罪图鉴》在网络上的讨论依旧不减。
从严良宇宙、秦明宇宙,再到东野圭吾影视改编权的疯抢,题材IP热之下,《猎罪图鉴》的原创切口乍看之是吃力不讨好的。
但《猎罪图鉴》的最终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悬疑赛道的新动向,更加现实走向的、关注女性题材的原创内容开始得到观众的认可。
这一方面是悬疑类型化的必然,另一方面,类似柠萌这样的非悬疑主流玩家的入局也为题材创作带来新视角。
根据平台2022年公开的片单显示,今年市场上有45部待播悬疑剧,与2021年39部相比略有上升。其中除了平台自制以及在悬疑剧有一定厂牌化积累的公司之外,更多过往的非主流玩家也悉数入场。
就在《猎罪图鉴》正式收官之际,近期由耀客传媒出品的悬疑剧集《你安全吗?》发布预告,该剧聚焦网络安全,由檀健次和荣梓杉双男主演绎。
从开年正午阳光以无限流切开悬疑赛道,再到当下柠萌影业聚焦画像师故事的出圈,可以预见,在更多头部制作方入局的2022,悬疑依旧是个不断有新可能的赛道。
01 《猎罪图鉴》的破局关键词
特殊职业、美学刑侦、社会议题可以说是《猎罪图鉴》找到的三个破题口。
聚焦画像师是《猎罪图鉴》引发关注的重要原因。在悬疑题材中,从警察、心理师、法医、谈判专家,大大小小的职业都已悉数搬上荧幕。画像师作为一个更为冷门的、外界评价略带“神学”的角色成为主角对于该剧的一个创新点。
播出期间,在B站上就已出现了不少出圈的视频,主要也集中在关于画像师的职业讲解,其中不少内容单条都已突破50万播放量。小众的职业切口的确为“猎罪宇宙”的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对比此前悬疑剧中相对暗黑色调或写实派的视觉,借助画像师的职业特点,《猎罪图鉴》将美学与刑侦进行了更深度的结合。而职业的特殊性也让作品横跨刑侦、艺术、医学、心理学成为可能。
视觉层面,与剧情相映照,无论是透过画作实现完美转场的设计,还是结局处沈翊、杜城共同墙绘的《英雄的与崇高的人》以及恰如其分的构图,《猎罪图鉴》都在“刑侦美学”这一新概念上做着尝试。
而服务于剧情本身,《猎罪图鉴》也并没有将这种艺术感流于表面。它融合于刑侦逻辑,服务于案件推进,沈翊的画笔既是剧情的钩子,也是破案的关键,它符合刑侦逻辑的同时还保证群像塑造的丰富性。
透过不同的角色,观众可以看到不同风格气质的美感与意向。在单元故事中,自杀的任晓玄角色上有一种物哀之美,被家暴的陈秋雯带着女性的勇敢与善良,绑架案的始作俑者闻璟背后藏着小人物微弱的复仇与呐喊。
可以看到,在案件之外,《猎罪图鉴》在创作中达到了剧情、美学与群像之间的一种平衡。
而关于社会议题,启用曾经执导《小舍得》《三十而已》的张晓波操刀《猎罪图鉴》,也可以看到柠萌在这一作品中对于女性面向的关注。
除了AI换脸诈骗案与大数据犯罪案,几乎每一个单元案件都围绕“女性角色”展开。整容院谋杀案中的抗争,家暴案里两位女孩的互相帮助,操场埋尸案隐藏的校园霸凌……都让剧集的女性议题落到了实处,也由此实现了更大的抗争。
02 爆冷与黑马,悬疑赛道的转变
从2016年《余罪》《法医秦明》以来,悬疑题材作为长视频平台的重要布局类型,在这些年迎来了一个快速的崛起。
2017年《白夜追凶》《无证之罪》,2018年《镇魂》《天坑鹰猎》,2019年《破冰行动》再到2020年迷雾剧场开启短剧集+剧场化运作新思路,悬疑赛道自身也在迭代升级。
六年时间悬疑题材开始走向更加电影化的制作,虽然在整个剧集市场减量提质的趋势以及疫情的冲击下,近两年播出数量有所回落,但2022年悬疑题材依旧占据剧集市场10%以上,保持着一个较高的产出率。
但本身就较为挑剔的受众让悬疑类型的创作更具挑战。 从去年开始,也可看到 市场上不少大IP、流量艺人加持的悬疑作品哑火。 无论是有效播放还是豆瓣评分,都无法与曾经的盛况相提并论。
分析其原因,其实对比往年的成功作品,以角色或核心大案为核心的悬疑拆解一直是剧本的主流,而在人物关系上,无论是《法医秦明》经典的铁三角还是当下《猎罪图鉴》的双男主设计也已经较为常见。
剧情结构、人物关系层面的共性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叙事层面的趋同,客观来看,这并不属于“同质化”的范畴,但观众兴趣转淡也是一个必然。
且在社会派推理盛行的市场中,悬疑剧整体暗黑的调性也更为常见。但主观层面,社会的内容消费也与整体的大环境密不可分,结合大环境下的社会情绪,这类作品无形中也更偏向圈层受众。
结合近期案例来看,新的创作方向也在渐渐产生。
《开端》的出圈在于同时兼具了观众对于无限流题材的好奇以及社会小人物的共情心理。即使是一辆公交车的N次爆炸循环,从剧情到角色都有足够的创作空间,而与过往如同《余罪》《白夜追凶》此类硬汉气质明显的作品相比,《谁是凶手》《江照黎明》《猎罪图鉴》都更大比重的将角色重点放在了女性。
一方面女性角色的中心化本身就可带来题材层面的强烈反差感,另一方面,在女性群像刻画上的挖掘也让案件之外,观众有了更多可思考、讨论的议题,或许关注人、回到人才是悬疑剧真正维持水位的根本。
03 关注女性、重构叙事,2022悬疑赛道的共识探索
不确定性之外,从今年已播、待播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新的破题方向。关注女性、重构叙事,以叠加的元素撬动更多得到圈层,契合短视频时代下更为紧凑的观剧偏好,新作品也在做更多得到创新。
首先,对于用户破圈,如何在既有的男性向题材上做出女性观众的增量,女性悬疑是目前市场中的一个共识探索。
从《白色月光》《不完美的她》再到今年的《谁是凶手》《江照黎明》以及待播的《回廊亭》,女性困境、社会议题,以及突破常规悬疑剧在人设上的限制,这类方向上的调整本身也给故事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
而在社会共情层面,只有真的引发观众共情、激发更多的社交讨论,剧集才具备更多的破圈潜力。而《猎罪图鉴》在各个平台上的破圈也进一步证实了社会议题与悬疑二者上的缺一不可。
回顾单元案件,《猎罪图鉴》并没有过度强调犯罪题材中的惊悚、猎奇。而是更多将案件背后的人与事摊开。容貌焦虑、顶替高考、家暴、AI换脸诈骗、大数据犯罪等,每一个案件背后都聚焦于一定的社会话题。
另一方面在社会监管层面,内地对于悬疑罪案题材监管一直较为严格。悬疑本身的暗黑属性在情绪上就带有惊悚、压抑的特点。
在削弱血腥暴力的情况下,如何为特殊题材的故事增色,更多兼顾社会情绪与共情,才是真的突破案件本身的出路。
此外,从《法医秦明》到爱奇艺已经进入系列化开发的《民国奇探》《民国大侦探》都可以看到更类似于英剧美剧的单元案件正在更多得到创作端的青睐。
一方面,快速打点拉起节奏的分集故事更符合当下的观剧习惯;另一方面,如果以人物为中心,或者核心案件为中心的剧情,剧作层面也将面临更大的人设与剧情线挑战,保持“全程高能”本就是一个众口难调的事情。而单元形式,可以兼容更多的故事与人物,观众也可以快速消化完整的案情故事或者重新追回剧情。
并且,以当下火热的悬疑宇宙来看,核心角色依旧需要持续强劲的事件、冲突作为支撑。单元形式很好的满足了IP化的一个路径需求。当然单元形式也给编剧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案情间的节奏,保证风格的协调也会给题材创新带来更大的压力。
对比历年的爆款作品,市场在变,创作方向也在不断调整,对于一个日趋成熟的赛道来说,或许已经从木桶效应走到了一个反木桶效应的阶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东西文娱”(ID:EW-Entertainment),作者:东西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