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是为了跳得更高。”宋城演艺在投资者活动上,谈及未来拓展的布局时这么说道 。
翻看宋城演艺近日发布的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财报,受本土疫情反复横跳、景区关关停停的影响,其业绩也是起起伏伏:
2021全年宋城演艺营收同比上涨31.27%至11.8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17.98%至3.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又开始单季度告亏,2022年一季度营收更是同比下降72.16%。
不难看出,宋城演艺再度进入“深蹲期”。在上述投资者交流活动上,宋城演艺提到,“公司将审时度势,合理规划投资计划,投资方向将向平台建设、科技投入、老项目优化、新项目再布局倾斜。”
01 扩张,但得卖重资产了
危中取机,宋城演艺是信奉这个道理的。
宋城演艺董事长黄巧灵曾公开表示,在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便在一次会议中决定,2020年除九寨沟等比较小的项目之外,要在所有千古情景点均建立1-2个室外千古情剧院,解决疫情中室内剧院运营受限制的情况。
2020年1月24日起,受疫情影响,宋城演艺旗下各景区暂停运营,直到2020年6月12日才全面恢复营业。尽管上半年依托子公司宋城旅游发展集团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设计、艺术创作、旅游景区品牌策划、旅游景区营销策划”等轻资产输出业务收获净利1.7亿,勉强盈利,但整体经营现金流合计超过负的1.2亿元。
即便如此,宋城演艺仍坚定扩张,并于2020底新增10个室内剧院、7个户外剧院,同时开拓30多个户外表演场地。
扩张的态势进入2021并未放缓。2021年4月29日,宋城演艺的上海千古情景区正式营业,至2021年底宋城演艺共计有8家在营的“演艺+主题公园”特色目的地项目,全年新建及对旧项目进行修整的项目合计14项,建设项目费用超4亿元。
宋城演艺表示,目前可预见的资本支出是仍在建设的佛山和西塘项目,预计后续投入约 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宋城演艺就提出要轻资产扩张,但随后仍未停下发展重资产项目。
2021年财报指出,轻资产输出业务由公司向合作方提供品牌授权、规划设计、导演编创、托管运营等服务,收取一揽子服务费用及受托经营管理费,已经开业运营的轻资产输出项目有炭河古城、宜春明月千古情景区和郑州黄帝千古情景区,2021年财报将轻资产的收入归入设计策划费中,共计1.02亿元,仅占总收入的8.62%,同比下降44.33%。
如今受疫情影响,宋城演艺也不得不忍痛割舍重资产项目。
在年报同时发布的通告中,宋城演艺宣布向控股股东杭州宋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城集团)转让宋城演艺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公司)和珠海宋城演艺王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公司)100%股权。
据悉,香港公司主要资产为澳大利亚传奇王国项目。2016年,宋城演艺宣布拟在澳大利亚投资20亿元建设集旅游、文化演艺、娱乐休闲等功能综合体,建设出海的第一个里程碑。
珠海公司则是宋城演艺2019年落地华南的重资产项目,包含演艺公园、酒店集群以及各种配套设施,是宋城演艺从单一景区业务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的产品。原计划由宋城集团和宋城演艺联合开发,其中宋城演艺负责演艺公园部分,投资金额30亿元。
宋城演艺方面表示,由于疫情的复杂程度超过预期,结束时间未知,对此已在思想、认识上做好了准备,既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做了最好的准备,向集团转让珠海和澳洲项目便是应对措施之一,可以增加现金储备。
截止 2021 年底,宋城演艺的现金及等价物为 18.59 亿元;加上珠海和澳洲项目转让的资金回笼,合计对价10.52亿元,届时手持现金将接近 30 亿元。
02 押宝城市演艺
在剥离重资产项目的同时,宋城演艺近两年的重点在于升级旗下演艺公园模式。
众所周知,宋城演艺起家靠的是流量目的地布局大型实景演艺剧目,并主要通过旅行团“填场”,可演艺存在较为明显的天花板。中国演艺协会数据指出,2018年中国演艺市场规模仅514亿元,除了受限于剧场的座位、票价,缺乏复购的演艺剧目往往也难以出现大规模的营收增长。
除了市场规模天花板低,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曾向环球旅讯指出:“全国范围内适合演艺的大流量旅游目的地数量有限。宋城演艺在演艺行业深耕20多年,适合大型旅游演艺的目的地早已开拓布局,未来在这个市场领域扩张能力有限。”
很显然,宋城演艺也深谙其中道理。
在财报中,宋城演艺提到,将进一步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的千古情模式向“多剧院、多剧目、多活动、多门票”的演艺公园模式转型升级,持续丰富演艺经营内容,拓宽护城河,并重点提到将以杭州宋城和上海千古情景区为模板,谋新求变。
其中,杭州宋城依托本部优势,积极开拓多剧院、多类型、多场次的演出模式;加速推进内容丰富性和多元化,推出室外版《宋城千古情》、实景演出《风笛之恋》、光影秀《My All》等,节目容量从120分钟提升至300分钟;通过调整优化游历线路,将游客逗留时间从3小时提升至6小时,并且推出“宋城奇妙夜”、引进《雷雨》《解忧杂货铺》等知名剧目打开散客、亲子、年轻人群体的市场。
一系列优化措施初见成效。财报指出,2021年杭州宋城营收4.86亿元,同比提升69.36%;杭州宋城营收占总营收的41.01%,提升了9.23个百分点。
同时,宋城演艺对上海千古情景区寄予厚望,这是其首家坐落于一线城市的主题景区,在2021年五一前夕营业时,甚至打出了“东方百老汇”的标签,押宝城市演艺。
幸运的是,上海千古情景区甫一开业便遇到“史上最强五一”,期间实现收入超过2500万元,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客单价创宋城所有景区新高;但之后上海千古情略显后继无力,自开业至2021年底营收7400万元,占总营收的6.24%,五一期间的营收超过总营收的1/3。
这背后也透露出从旅游演艺到城市演艺转变的过程,宋城演艺正在面临产品和获客逻辑以及竞争格局的挑战。
从演艺剧目上看,上海千古情景区仍以“千古情”为核心卖点,但在舞美上大量运用光华影技术强化剧情;同时为了刺激本土用户复购,宋城演艺持续排演如《WA!海洋》《蓝色之恋L'amour bleu》《杜鹃喋血》《上海颜色》等新剧目。
同时,旅游演艺主要的获客渠道来自旅行社,多依赖于团客市场。2021年宋城演艺前五大客户销售额超过3亿元,占比超过26%,财报内虽未实名验证大客户的企业类型,但显然同为旅游演艺,大客户类型亦是逃不开占比极大的旅行社。
周鸣岐向环球旅讯指出,城市演艺的核心客群是本地用户,客群固定,进而需要多元化的演艺节目持续吸引消费者,剧目种类少难以吸引用户产生复购,相较于多数演艺剧院通过接纳不同公司的演艺团队驻场表演来满足用户对“新”的需求,宋城演艺则更依赖自身产出的演艺节目,产品内容形式单一。当用户对宋城演艺的演艺产品失去新鲜感,能否长红仍有待时间的验证。
而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中产阶 级以上的群体对艺术和演艺文化的的追求更浓烈。
“景区的旅游演艺和都市的剧场演出在一些特性上也有很多差别,景区大部分是五湖四海来的新客,要感受的只是视觉刺激和地域文化;而要在国际性都市经久不衰的演出,就必须达到百老汇经典剧目的级别。”周鸣岐如是说。
周鸣岐还提到,目前看来,上海千古情对宋城演艺而言挑战极大,城市演艺的市场营销和获客也在被互联网的增长逻辑所干扰,走的是大规模营销、补贴刺激用户流量增长的打法,流量带动后,通过规模化、口碑化获利,而宋城演艺的核心仍是做好每一个项目,让每一个项目都能盈利,二者皆有利弊。
如今上海千古情的成败不仅关乎盈利,也关乎宋城演艺对城市演艺探索的进度,更关乎“千古情”是否能在艺术上获得认可的名声和未来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不过,上海千古情景区在去年11月1日便开始冬歇,进行休园整改,原计划于今年春季亮相,但受疫情影响至今仍未开园。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千古情已经错过了这个五一,而“东方百老汇”的标签落地也仍待市场检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ID:Traveldaily),作者:黄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