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影人影事 / 正文

马伯庸《风起陇西》热播:不干预改编,新作讲乱世下的医疗工作者

粗略盘点,这是由马伯庸作品改编且播出的第10部作品。跟一般作者不同,他的作品几乎都能匹配到大制作、群星和高质量班底,且版权售出速度极快,播出后影响力、关注度也较大。

剧版《风起陇西》豆瓣评分涨至7.9(开分7.7),凤凰网指数大众评分依旧维持在超高的8.6。

它无疑成为马伯庸小说改编作品中,口碑仅次于《长安十二时辰》的一部。

虽然没有大爆,但在受众群体内话题讨论之深远、广阔,为一般国产剧所不能及。路阳的手笔,也被认为给国产古装剧带来了新风气。

粗略盘点,这是由马伯庸作品改编且播出的第10部作品。跟一般作者不同,他的作品几乎都能匹配到大制作、群星和高质量班底,且版权售出速度极快,播出后影响力、关注度也较大。

凤凰网娱乐Ifeng电影独家专访马伯庸,聊了聊他的创作经历、对影视改编的看法,以及未来的作品。

*以下是马伯庸的讲述

《风起陇西》是一个逃避的产物

《风起陇西》是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写的,当时我读了大量间谍小说,忍不住想自己动笔写一部,恰好那时候玩三国游戏比较多,于是就来了灵感:如果把三国和间谍结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这个创意不新鲜,但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先例。

应该是2004年,当时要写毕业论文,写得非常头疼,想要转移压力,就写了《风起陇西》,本质上它是一个逃避的产物。

间谍在中国历史一直存在,《孙子兵法》里就专门有一章讲“用间”。但间谍是这样一个职业,最出色的人才,一定是籍籍无名的,所以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背后,一定是有着非常扎实的情报基础的。

诸葛亮在隆中草庐中如何知道天下大事?曹操怎么知道袁绍的粮草屯在乌巢?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如何知道曹军的种种动向?背后都有间谍的身影。只不过史书没有记载罢了。

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小人物从被遗忘的历史中拽出来,赋予他们新生。

虽然小说里有不少原创人物,但我最喜欢的始终是诸葛亮,毕竟对于真实历史人物的感情会深一点,但我不想太多去表现他高大上的一面。

鲁迅评价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吸取这个教训,尽量把他往一个普通人的方向写。

一个真实的人是会有很多个侧面的,尽量去展现复杂的人性可能,我认为这样才是对人物最大的尊重。

不干预影视改编

剧版糜冲是很大的惊喜

我的原则是授权之后,不参与二次创作的过程。

因为小说和剧本和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故事载体和表达方式,彼此并不兼容。与其让我越俎代庖,还不如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来处理。充分尊重专业,让他们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不过我也会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告诉他们这部作品最重要的内核是什么,供他们参考和定标。

我认为间谍是孤独的、坚忍的,他必须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忍住寂寞,守住本心,保持警惕,这会塑造出一种特别的人格魅力,令人着迷。

我对《风起陇西》的影视化期望,就是把汉末的肃杀气氛做出来。气氛对了,感觉就来了。

而且原著写于2004年,那时候我只是个大学生,所以里面有很多缺憾,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

比如我把汉中描写成一个如同陕北黄土高原的地方,与实际情形严重不符。一个汉中的朋友向我抗议,说我们这里号称是小江南,才不是满眼黄土呢。我得知之后,特意去实地考察了一圈,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赶紧在再版的时候做了修正。

再比如糜冲在原著里就是个工具人,没有自己的情感,是一具执行任务的机器。

剧里把这个人物做了升华,丰富了血肉,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角色,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三国的气质是理想主义色彩的悲壮,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某种理想、某个目标,或是匡扶汉室,或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或是单纯要活下去。在乱世之中,这些理想会被扭曲,被篡改,被践踏或升华。

这是我最想描绘出的世界。

历史并非是镣铐

而是助力

现在回头来看,《风起陇西》作为第一部作品其实很不成熟,不过它给我揭示了一个方法论,告诉我如何在历史的缝隙中去寻找创作空间,如何在大时代下描写小人物,在不违背历史大事实的前提下,怎样创作一个虚构故事。

首先要尽量多读书,灵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厚积薄发。你摄取了足够多的营养,才有可能迸发出火花。

小说家一定要是杂家,深度不敢说,广度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写不出三教九流、写不出红尘世情。

书读得够多了,足够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历史并非是镣铐,而是助力,你可以从历史中汲取足够多的信息,化为自己的艺术感染力。

比如风起陇西里的诸葛亮,不需要我去解释,读者一看到这三个字,自然会浮现出一位鞠躬尽瘁的老臣。那么围绕诸葛亮身边的虚构角色,也就自动拥有了生命。

所以我现在创作的原则就是尽量有史可依,有据可考,让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切实可查的背景下。

我现在刚刚完成一部写了三年的作品,叫做《大医若史》,是讲民国医院的,希望透过几个清末的医生,写出乱世之下医疗工作者的坚辛与坚持。

未来还想写一个关于秦末的故事。秦末是中国历史最关键的一个节点,塑造了接下来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明性格,影响绵延至今。这个时代,很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去寻找中华政治生命的起源。

我关注的,就是创作出一部精彩的小说,其他的不会想那么多。接下来会如何,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就好像我悉心抚养了儿女长大,然后看着他们走出家门,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