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没看到,一部资源片如此刷屏了。
肉眼可见,意识可感的,《妈的多重宇宙》在国内的热度,超过之前的《蜘蛛侠3》,也一定会碾压之后的《奇异博士2》。
因为,它是一个华裔故事?又或者,因为它爆炸的脑洞和想象力?
都有吧,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它是这几年罕见的,既做到了极致娱乐,同时还无限指向当下的所谓“爆米花电影”。
相比粉丝向超标的超英电影与各路续集IP,《妈的多重宇宙》适合所有观众——真的,哪怕你觉得它少儿不宜,哪怕我们都同意它的“尺度”绝无可能会在国内公映。省省吧,忘掉那糟心的洗脑环境,更无需为深入骨髓的自我阉割沾沾自喜,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一年只打算看一部电影,那么2022,就是《妈的多重宇宙》了。
有趣的是,出资源后的这几天,我们也是眼看着电影在豆瓣的评分生生从8.9分的“神片”,掉到了7.8分的“佳作”。
当然,这种国外神作、国内跌落的现象,这几年倒是见怪不怪了。而相比20多万豆瓣网友,我100多个友邻打出的平均分还要更低,不过6.8分。
但对这部电影,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看嗨看哭了”与“神片不过如此”这样的个人好恶上,就太可惜了。
好评也好,差评也罢,都不重要。在喜不喜欢背后,我们不妨来聊点更有价值,也更有现实意义的。
毕竟,相比过往,我们从未如此需要额外的价值与意义,来赋予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
1.
落差
为什么这部新片,如此之快就跌落神坛?
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爽感落差。
在前100分钟满是恶趣味的想象力轰炸后,电影后30分钟忽然转身,开启了鸡汤式说教,算是第一次拍出了纯字面意思上的“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在很多人看来,用爱化解一切矛盾冲突的合家欢设定,不仅老套,更显得糊弄。对期待电影玩得更飞、更爽、更“天马行空”的观众,这个落差还是有点大。
二是情感落差。
电影有一点很难得,即第一主角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华裔女性。必须承认,这是时代的进步。自然,这也提高了大家对人物命运和背后表达的期待值。
但结果,电影的呈现让很多人失望了:
依然是窒息的、互为绑架的东方亲子关系,依然是刻板的、大包大揽的华裔虎妈形象,尤其是结局,母亲也还是需要通过自我和解与自我牺牲,拯救家庭,乃至拯救整个宇宙。
一方面,女性(母亲)终究还是要回归家庭的落点,让很多想要看点新东西的影迷不太满意;另一方面,对很多中国观众,在一部主打脑洞的奇幻冒险电影中,看到如此真实、窒息的东方亲子关系,观感上多少也有些别扭。
况且,咱们若真的来讨论“窒息的东方亲子关系”这个话题,相比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乃至切身体会到的那种窒息感,电影里这个华裔家庭的那点矛盾,又显得过于温和寡淡了。
2.
野心
有人打趣,写亲子关系,美国佬还是太天真。
电影里,无论哪个宇宙,女儿都在试图找到母亲,母亲也都深爱着女儿。就像一个不可辩驳的硬设定,从一开始就自动远离了那些更血淋淋的人性残酷。
但平心而论,这部《妈的多重宇宙》,远不至于肤浅,在说教、合家欢与刻板印象之外,也有一个亮点值得一提。
即,本质上,它在探讨一个话题:
人为什么活着?
按照萨特的观点,人类往往有一种所谓“自欺”的本能——出于自保与恐惧,我们会习惯将自己隐藏在群体当中,从而充分获得安全感。这包括了宗教、肤色、地域、阶级,在当代,更可以被细分到某个粉丝群体等等。
萨特认为,这种自欺是具有蛊惑性的。
这会使得人类下意识选择逃避自己的脆弱,继而逃避生活的无常,最终丧失的则是每个人作为一个自由个体的无限可能。
电影中,穿越而来的alpha老公告诉母亲,所有宇宙中,一无所成,且与家庭关系糟糕的她是最失败的那个,但也正因此,她成为了最可能拯救宇宙的那个。
最终,也正是体验了几乎所有宇宙,母亲充分感受到了,不同选择会引向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即,正视个体的脆弱与生活的无常,乃至个体之于宇宙的渺小与虚无,才能真正摆脱“自欺”,坚定并忠实于自己当下的选择。
随之获得的,自然就是活着的意义。
海德格尔曾说,
根据我们的人类经验和历史,至少在我看来,一切至关重要和伟大的东西,都起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有一个家,并且植根在一种传统中。
对应到电影中的女儿,站在一个更高、更深刻的维度,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女儿在每个宇宙对母亲的找寻,本质上也是凭着对家和传统的本能,在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
这便引出了正视自我之后的第二层意义:
一个社会人的所有选择,都无法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
英国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在《存在主义咖啡馆》一书中曾写:
我们常常误以为,那些能够使我们自由的事物——语境、意义、事实性、境遇、我们生活的大体方向——是定义我们并夺走我们自由的事物。但其实,只有依靠所有这些,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个故事中,母亲终究无法对女儿放手,哪怕成为石头,也要随着女儿一同滚下山崖——此刻,我们与其将之理解为深植东亚家庭的变态控制欲,不如看作那是一个已经找到存在意义的个体,对另一个即将坠入虚无的迷失个体的努力挽回。
于是,当我们跳脱出母女和家庭这个叙事主体,以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故事,那么其对活着与存在意义的探讨,还是有着相当的野心。
3.
遗憾
可惜的是,哪怕是这样极具野心的表达,对多数观众,还是淹没在一个具体家庭的鸡零狗碎之中。
正因为没能对母亲、女儿的遭遇给出更深刻、更本质的解答——即从一个父权家庭,延展到整个父权社会——最后的“以爱之名”难免就显得苍白无力。
这是《妈的多重宇宙》最遗憾的地方,但在我看来,这遗憾却也注定是无解的。
因为商业电影,必须考虑叙事效率、娱乐输出等保证成功的基本元素,除了个别大导演,本就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这倒让我想到,前几日那篇“中文已死”的刷屏文章。
一方面,作者为了吸睛与传播,尽可能地赋予文章一层深刻与反思的光环;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这个问题,作者终究只能蜻蜓点水,避重就轻,于是兴冲冲点开文章的结果,就注定是败兴而归。
但换个角度,我在开头就强调了,这是一部适合所有观众的电影。哪怕它有诸多软肋,我想你总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那些致敬、恶趣味和想象力不说了。对于女性观众,我想那份母亲与孩子的所谓精神联结,那份无论穿越多少个宇宙都无法割断的身份绑定,想来也是动人的吧。
当然,电影以一个母亲为主角,继而由她引出的那些中年女性的失败与觉醒,放在一部商业电影中,都是十足新鲜的体验。
4.
当下
最想说的,放到最后。
从电影,回到当下。
如果说,活着的意义,是正视脆弱与无常,最终在选择与联系当中获得那份平静。那么当下——这个脆弱与无常被无限放大的当下——找寻活着的意义,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与关键。
事实上,一旦回到现实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下真正找到活着的意义,难度或许比电影中经历无数宇宙折磨的杨紫琼,还要大上许多。
当然,从古至今,找寻活着的意义,从来都只属于少数人。
绝大多数生命,始终处在“自欺”的舒适圈中。而这种自欺,又往往是无意识的:
高奏凯歌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红利可享,活着的意义就是过上好日子;随着时代下行收紧,一句“难得糊涂”和“好死不如赖活”,便可聊以自慰。及至于,“自欺”最终上升为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为。
愈是此时,活着的意义,愈发奢侈,也愈发珍贵。
电影中说:
Just be a rock.
这句台词,似乎戳中了很多人,作为不想妥协的折中选择。
但我依然觉得,作为一个人,而非石头,总是应该对自己有更高一点的要求。
就像电影中的母亲,经历的越多,承受的越重,内心反倒变得坚定。
这其中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勇气。
看清现实之后,保持清醒的勇气;历经磨难之后,毫不退缩的勇气;诸多沮丧之后,忠实信念的勇气;极致绝望之后,继续前行的勇气。
这其中,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善良。
电影里这段台词,已然足够精辟:
当你陷入迷茫,至少不要丢失善良。
结语
说真的,在时代如大山般压向每个个体的当下,我不知道单凭勇气和善良,我们能走多远,又落在何处。
电影总会结束,但生活仍将继续。
不管怎样,让我欣慰的是,每一天都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自己在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以及自己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这种普通人的觉醒,或许就是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