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烂尾才是大势的影视剧市场,《我的解放日志》简直是天降神作。
此剧讲述了关于想要逃离无语人生的昌锡,基正,美正三姐弟以及一个神秘外地人之间的温情故事。 是一部讲述了人生到达了界限,即使没有对策下猛药也想要脱离“现在”的他们的解放期温暖共鸣故事。
每一集,结构精巧到可以自成一个短剧,而那些没有出口的话、没有展开的情绪,共同营造了廉家人的翻车生活现场。
成年后最大的困扰是无法抵抗虚无感的密度。 它出现在每一天的清晨日暮,脚步抬起又落下的每一个间歇,你无法遏制跟它同归于尽的冲动。 一个个鲜活的人在为一些让人哑然的东西卖命时,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处于哪个环节,只感到生命之火一点点熄灭,直到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如果说日剧有这样渗透日常的魅力,那么这次《我的解放日志》这部韩剧做到了。它写的,是我们每个平凡个体每天醒来的每个清晨,也是我们又无法摆脱又感怀的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
可以说非常细腻,非常戳心。既捕捉了那些具体而微的让人共情的困境——社恐、被渣、恨嫁、因自卑而抬不起头,也闪烁着乐观的慰藉人心的温柔光芒——“谢谢你略胜我一筹。”。
剧中多出现镜像、喃喃自语的旁白,以及影影绰绰的影像,或是致敬王家卫,能将自我封闭拍得致郁而又诗意。它以乡下人的视角,铺开了都市人在生活洪流下落寞、疏离的境况。这是一曲献给普通人的失败者之歌,清淡,温厚,哀而不伤。
这里,妈妈突然死了,然而都不会令人感到违和或质疑编剧技穷,反而厨房里糊掉的米饭、儿子跑飞一只的拖鞋、父亲直起腰的失神以及救护车擦着女儿身侧轰鸣而过,这一幕幕一帧帧都像是命运伸出一指,轻轻扣了扣凡人脑壳。
嗡得一声巨响,大音希声。苦难降临的时候,总是静悄悄。
这不是幸福一家人的故事。甚至于,他们日常生活里表露出来的怨怼与不满,远比爱与温暖更多。但却真实。
总是对儿子的没出息不满的父亲,其实自己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忙忙碌碌的母亲,一辈子周旋于外出劳作与承包家务之间,三百六十五天无休。孩子们小时候还朝气蓬勃、大有希望,但渐渐或者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深水区。
这个家里,每个人都辛苦,每个人都疲惫;所以别无心力好言相对。因为对孩子生存能力的担忧大于对其心理感受的顾虑,所以家人也成为了压力源之一。
明明同在一个屋檐下几十余年,明明顶着同样的家门姓氏,在这一集满载生活重压的画面里,好像每个人都孤独地不堪重负着。身处同一空间,灵魂却各自孤仃。
大姐基贞,渴望爱情,既想随便找人恋爱,以度过将至的冬天,同时又希冀恋人的素质在80分以上。
为此,她积极地换发型、微整容、相亲,但爱情依旧对她避而远之,就连对公司几乎所有女性都示过好的男同事,也避开了她。
小妹美贞,从小是父母的乖乖女,面对同事没有温度的笑容时常挂在嘴边,回到家里则总是一言不发地忙碌手头的活计,孤独感和抽离感令敏感的她窒息。不同于哥哥姐姐的愤怒,她过于顺从地接受了一切,连随愤怒而来的活力也鲜见,是同事眼里“美则美矣,缺乏魅力”的小透明。总是双眼失神的她,完美诠释着什么叫虚无主义的泥淖。
可是,人之为人,自救是本能。她想解放自己,从被牢牢困住的虚无里。
基贞美贞姐妹,一个外放、一个内敛,却都如同溺水的人般崇拜爱的力量。如果还有一种神话可以将她们从这烂泥一般的现实里拖拽出来,除了爱的力量,又还会是什么呢?但终究,她们也没有喜宝的学历贴金,无论是工作还是爱情她们手里没有一块“敲门砖”,遇见的不过是一个个渣男(美贞为男人担保还欠下巨款),和忍受屈辱勉强保住的工作。
她们没有很多爱,更没有很多钱。
二哥昌熙又如何呢。85年生人,没房没车,工作也没那么顺利,在首尔街头大吼大叫跟女友分手,因为除了“有趣”他别无所长。一把年纪还住在家里,没有父亲的支援连电动车也买不起,可能早年间还因为买车贷款坑过老父亲一笔,估摸37岁左右的他已经开始读懂生活通过让他不断碰壁给他的提示。
他们的生活,辐射到了无比广阔的穷人生活经验。就像,背过镜头忍不住哭出声的妈妈先放手了这人间、这苦难,她活着的时候从未见证故事反转。
如果生活的糖,只有一点点,那就小口啜;欣慰你甜,而不怪你没有巧克力也没有蛋糕。
金锡允以大量明媚、响亮的画面,呈现廉家所居村子的农时风光,营造田园牧歌之感,这种风光与首尔社畜人生的压抑之间,仿佛隐藏着一种参透生活的清澈力量。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这种参透生活的清澈力量,也在解放被生活囚禁了的自己。
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答案,这答案也许清晰,也许模糊,总之,你的什么被困住,你就解放什么。
体味生活百味,也希望剧中人,尽快突破穷忙生活的壁,权当送给穷忙族无望生活的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