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唐顿庄园2》:剧集改编背后的魔咒

根据同名英剧改编的电影《唐顿庄园2》眼下正在热映,剧集播出多年以来,收获了大量狂热粉丝,但两部改编电影,却反响平平。

根据同名英剧改编的电影《唐顿庄园2》眼下正在热映,剧集播出多年以来,收获了大量狂热粉丝,但两部改编电影,却反响平平。近年来,很多经典剧集纷纷转战大银幕,却铩羽而归,这是否说明,经典剧集改编电影都难逃魔咒?

《唐顿庄园》作为经典英剧,有着扎实的剧本及广泛的观众基础,但是为什么改编成电影之后,口碑和票房,都表现得很一般?一些受欢迎的成功剧集,在拍成电影后,口碑往往介于及格跟良好之间,但是相对于本身的剧集而言,确实不能算是成功的,因为它们的主要创作动机,是以收割粉丝情怀为主,想要充分利用剧集成功所产生的商业价值。

主持人蒋小涵表示:“我也一直追《唐顿庄园》,特别喜欢,但是对于没有看过《唐顿庄园》的人来说,我觉得它门槛挺高的。至少电影前20分钟,如果我不知道这些人是谁的话,根本看不进去。”这也充分证明了,改编电影的叙事很难平衡粉丝与非粉丝。

影评人周黎明认为:“这是剧集翻拍电影的特色,也可以说是障碍。作为一部电影,尽管吸引的大部分是粉丝,但并不能阻碍那些非剧集粉丝进来观看。英剧、美剧有很多时候是边拍边播的,甚至还没有播完的时候,中间就开始穿插电影,而电影在剧情上跟剧集是若即若离的。主创团队在交代故事、人物的时候,必须要照顾这些路人,就要做大量铺垫,而这些铺垫对于粉丝来讲,又是不必要的,这是一个很难克服的叙事障碍。”

而同样是口碑爆棚的由英剧改编的电影《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在国内收获了1.61亿的票房,这是由于剧集类型的不同,造成改编电影的效果差别巨大。《唐顿庄园》相对于《神探夏洛克》,类型定位非常不一样,《唐顿庄园》更偏文艺的,而《神探夏洛克》则是一部类型片,非常商业化;从剧集体量来看,《神探夏洛克》的剧集本身很接近电影,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故事,且时长接近90分钟,本身便离典型的剧集模式比较远,更靠近电影。所以这两部改编影片,从类型、创作模式到叙事模式,都是不一样的。《神探夏洛克》更容易作为电影而成功,《唐顿庄园》只能作为剧集的一个副产品存在。

除了上述两部电影之外,还有很多国外经典剧集改编成的电影,其质量和口碑都不如原剧集,这个现象背后的最根本性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性的原因,是剧集与电影的艺术不同,剧集是叙事艺术,电影是影像艺术。电影在12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能交代的人物跟介绍的剧情是有限的,而剧集可以拍好几季,容量非常大,打个比方来说,剧集更像长篇小说,而电影则是中篇或者短篇,要讲同样的故事,还要把长篇的能力、魅力复制出来,这是非常困难的。

这其中也有剑走偏锋的成功者,《亡命天涯》是上世纪60年代一部成功的剧集,用120集讲述了一个峰回路转的故事,而它的电影版,将剧集故事重新用电影的手法拍摄了一遍。观众在看剧集的时候,对一场戏、一段对话的期待值跟电影非常不一样,电影更多的是一种影像来表现故事和人物,而剧集更多是通过对白来推动。

除了叙事方面的障碍,电影与电视剧的商业模式也大相径庭。周黎明提到:“电影是观众买一张票去看的,而剧集则往往是收费电视,消费模式不一样,观众的期待值不一样。拍电影的话,要么彻底另起炉灶,要么隔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在影史上,由剧集改编的电影能够做到独立存在获得很好口碑的,基本都是过了二十到三十年。《碟中谍》最早也是60年代的热门剧集,拍成电影以后,它完全不依赖于原来的剧集,而看过这部剧的,也是老一辈的人,因为时间的流逝,他在判断影片的时候,不会跟原来剧集相比较,这更有利于让观众把它当做一部独立的电影判断,而不是当做剧集的衍生品。”

国内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电视剧火了趁热打铁,想奔着成功再拍一部电影作品,但是成功案例真的很少。比如过于生活化的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它本身题材非常适合电视剧,讲家长里短的内容,放在长篇连续剧里面特别有魅力,但同样的内容放到大银幕上,观众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周黎明举例:“我觉得张一白导演的《将爱情进行到底》算是比较优秀的。因为我有一个先天的有利因素,我没看过剧集,直接看了影片,它捕捉到年轻人婚恋当中的一些很好的细节。同时这种改编潮是永远会存在的,因为它在商业上是合理的,所以一直会有人拍。”

电影本身既是艺术,又是商品,主创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它的商业价值,但创作的态度还是应该更加地认真,好好地把它当作一部影片来对待,而不是收割粉丝情怀的一次性商品,因为电影如果既要获得口碑,又要获得好的票房,还是需要吸引粉丝以外的观众。从这种改编潮可以看出,这种商业模式是可复制的,但同时这样的改编电影创作之路,还需要不断探索,而创作的态度及方向,也不存在一条既定的肯定成功道路。

关键词: 剧集 庄园 背后 唐顿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