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儿童电影的百年华诞,自 1922 年中国首部儿童电影《顽童》诞生至今,中国电影市场陆续涌现了《豆蔻年华》《泉水叮咚》《霹雳贝贝》《小兵张嘎》等一批题材多元的经典儿童电影,伴随数代人成长。
儿童片一直有着很特殊的产业地位,是儿童心智以及审美教育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从 2000 年到 2019 年,中国共出品儿童电影 909 部,每年 45 部左右,是全球最高。投身于儿童电影产业的优秀人才也始终存在,如鹏飞、拉华加、张忠华等 "80 后 " 新锐导演,也拍出了《米花之味》《旺扎的雨靴》《树上有个好地方》等高口碑儿童电影。在爱奇艺最新公布的未来电影片单中,也看到 " 树上 " 续集《树上有个好地方 2》位列其中。
产能在、品质在,但近年来更为国人所熟知的多是亲子动画类儿童电影,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国产儿童片似乎正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儿童电影变少了?中国当下需要怎样的儿童电影创作?
为此,爱奇艺采访了《树上有个好地方》系列电影导演张忠华和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原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军,共同探讨了当下儿童电影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正值 " 六一 " 国际儿童节,爱奇艺在此也向所有儿童电影创作者致敬,向一直投身于构建儿童文化世界的工作者们致敬。
拥有 " 全民基因 " 的儿童电影,仍是市场的刚需
上个世纪末,伴随中国电影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产儿童电影曾涌现出《一个都不能少》《天堂回信》《我的九月》《魔表》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主创中不乏张艺谋、张国立、张嘉益、李丁等名导名演员。这些电影普遍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表达友情与亲情、梦想与成长,包括对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不同群体聚焦,以及发生在革命时期、校园时代等不同背景下的故事。
儿童片有着明显的 " 全民基因 "。在张忠华导演看来," 每个人都是从儿童过来的,它有全民的成长基因和文化基因,所以它是文化的刚需。"
在中国商业电影市场成型以后,儿童片如今虽不是市场主流,实际上也诞生出《旺扎的雨靴》《西小河的夏天》《树上有个好地方》《棒!少年》《再见吧!少年》等口碑突出的优质作品。只不过主创团队中鲜有知名从业者的身影,更多是新锐导演的涌出,素人学生演员加老戏骨,也几乎成了当下国产儿童电影的演员标配。
受限于市场现状,高质量儿童电影出现的概率无法与上世纪 90 年代相比。而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张忠华认为:" 一是创作者不太了解儿童电影的创作规律,不会塑造儿童角色,很难引起观众共情与精神共振,不会讲故事;二是无法从教育的角度掌握儿童成长的规律,经常把教育电影做成说教电影,站在成人的道德视角来说教儿童。" 黄军会长也表示:" 儿童片的发展应该着眼普遍性,不能只看成功的‘特例’。我们目前对儿童片的研究和实践不够深入,还停留在扶持和补贴的阶段。"
好的儿童电影一定是有趣的,并且要符合儿童的接受心理和想象力。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之路曾经说过:" 儿童电影要有‘少儿趣味’,同时还要巧妙地承担起人文教育的作用,将善良、互助、正义等人文精神传输给少年儿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儿童电影需要更好地被 " 看见 "
除内容创作之外,现实题材儿童电影还面临一个问题,即在传统院线市场中难以冒头。在统计过部分 2021 年上映及上线过的儿童电影情况后发现,儿童电影叫好又叫座的仍然不多。
如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乡村小学的学生勇夺跳绳世界冠军的故事的《点点星光》,豆瓣评分 8.1 分。但上映期间的排片率最高不超过 0.3%,最终总票房累计 635.9 万。去年唯一一部票房成绩尚佳,达到 5784.4 万的《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其背后还有万达影视保驾护航。
部分儿童影片进入影院选择全国公映,但由于儿童片本身商业元素不足,绝大多数影片都经历了 " 一日游 "。虽然也有像《棒!少年》等凭借口碑 " 逆袭 " 的案例,但整体而言现实题材儿童电影票房体量依然处于市场的 " 弱势 " 行列,能够成功的也主要是以《熊出没》为首的动画儿童电影。
张忠华导演在谈及目前的市场现状,也表示儿童电影与当下商业电影的制作逻辑有一定差异。一方面在于儿童电影在以商业为导向的院线电影市场中,缺乏足够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则是院线电影的主力受众是以大学生、城市中青年为主,儿童片本身也不是主流受众所关注的重点。
有些儿童电影也会进入卫视,部分电视台会选择购买部分儿童影片,以 " 电视电影 " 的方式发行。但因儿童电影本身不算是 " 大类型 ",可购买的数量相对其他品类较少。另外,还有一些儿童电影通过电影节、公益等渠道放映,与观众见面。
放映渠道上的挑战,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儿童片创作带来压力。黄军会长表示,拍完以后是否会被观众看到,能否维持 " 再生产 " 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有一些影片,试映的时候孩子们很喜欢,但是因为没办法通过放映来维持它的投入产出平衡,所以长期下去可能就没办法再拍了。" 不过从他接触到的儿童片创作者的整体状态来看,很多人还是处于一个虽无奈但仍然很积极的阶段。
题材创新、渠道拓展,儿童电影的破局
创作环境的现状,为儿童电影生产带来不小障碍。儿童电影该如何寻找合适的归属之地?为了能让更多儿童观众看到好看的儿童电影,从业者们也在从两个方向寻找突破口。一是内容和题材类型的创新上,二是发行渠道的拓展上。
这两年在院线被 " 看到 " 的影片,都在努力拓展题材和类型的边界。2020 年国庆档在院线公映的《再见吧!少年》聚焦白血病少年勇敢追梦,这部影片也在第 34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拿下最佳儿童片;2021 年院线口碑黑马佳作《棒!少年》则关注困境少年学习棒球叫板命运的故事,拿下包括第 14 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 " 最佳纪录片 "" 观众选择荣誉 " 在内的多项大奖。
黄军会长认为这两部影片都有很强的代表性,都是凭借口碑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前者的题材是当下国产片同类题材里比较稀缺的,而电影在整体处理上并没有一味煽情,有着很强的治愈性;后者将运动的 " 热血 " 和贫困山区少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非常犀利。
当然,优质内容还要配合合适的发行渠道,才能尽可能放大好内容的价值。黄军会长也坦言:" 现如今除了个别案例,儿童片想要在院线电影市场获得成功很难。" 从教育价值角度出发,他认为,当下对于儿童片来说最有效的还是将影视教育引入校园。" 儿童电影对孩子们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但就目前来说还是要以集体观影为主,最集中的场景还是学校。"
在疫情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就在不断呼吁将儿童电影引入校园。为此做了不少调研,也拟定出了行动方案。此前与江西萍乡、广西防城港以及北京的部分学校签订了电影引入校园的方案。但是由于疫情导致进度暂缓。但随着中小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儿童电影引入校园依然有很大的后续空间。
除了院线和校园之外,网络也成为儿童电影重点考虑的发行渠道之一。
比如因疫情原因积压了两年的《树上有个好地方》,就选择通过互联网流媒体平台发行。该片于 2020 年在爱奇艺独播,豆瓣评分 7.8。其导演张忠华在采访中坦诚地表示:" 我做儿童片十几年没挣过钱,只有爱奇艺让我把钱挣了。"
《树上有个好地方》之所以在网络渠道获得成功,一是因为影片内容勾起观众强烈共情,二是网络渠道给予了创作者更大的表达空间。
《树上有个好地方》以乡村小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 " 问题少年 " 的野蛮成长史,为儿童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关注了现实教育问题。不仅适合儿童观看,也适合家长和老师。" 网络发行直接面对观众,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儿童片,市场的反响也给予了自己很大的信心。我认为对于儿童片来说,当下需要的是如何让更多受众看见,不应该过分追求什么样的发行方式。" 张忠华导演表示。
儿童片的重要性之所以被反复强调,在于其对儿童审美和心智培养起到的关键作用。虽然在当下电影产业中,儿童片的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儿童电影引入校园的推进以及线上发行方式的想象空间等,都为儿童电影发展提供了推动力。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未来能够诞生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好作品。让我们一起共同见证中国儿童电影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