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等热播,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经验

这10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重大题材电视剧进入持续走高的繁荣发展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涌现。

图片自上而下分别为电视剧《可爱的中国》《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跨过鸭绿江》《百炼成钢》剧照。李准供图

这10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重大题材电视剧进入持续走高的繁荣发展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涌现。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重大题材作品思想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这10年,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有了明显的拓展和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电视剧创作步入持续发展的繁荣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尤其如此。从1982年短篇电视剧《周总理的一天》播出开始,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已走过整整40年。前30年,以长篇连续剧《长征》《延安颂》《恰同学少年》为代表,一批优秀之作标志重大题材创作的丰硕成果,也引领了我国电视剧的发展潮流。

这10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重大题材电视剧进入持续走高的繁荣发展期。从《换了人间》《海棠依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伟大的转折》《外交风云》《特赦1959》,从《可爱的中国》《彭德怀元帅》《跨过鸭绿江》到《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等,这些优秀之作凭借良好的品质赢得广泛好评,其经验值得总结。

尊重创作规律

好作品、大作品层出不穷

综观这10年的发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好作品、大作品集中涌现,呈现显著特点。

在党和国家的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精心创作的重点作品集中与观众见面。比如,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太行山上》;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绝命后卫师》《彝海结盟》;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推出《热血军旗》;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外交风云》《特赦1959》;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出《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等。这些优秀之作配合重要时间节点播出,有力烘托了节庆氛围,积极扩大了社会影响。

尊重创作规律,扎实推进方能行稳致远。在非重大节点的年份,优秀作品成熟一部推出一部,保证了优秀新作不断档。比如,《换了人间》《海棠依旧》《彭德怀元帅》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虽然没有在重大节点推出,依然凭借其良好的品质,赢得广泛好评。

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赢得良好口碑。尤其是2016年至2021年的这5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好作品、大作品层出不穷。像《海棠依旧》《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这样的现象级作品接踵而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提升思想艺术水平

题材内容、叙事视角、细节描写均有突破

作家巴金曾说,作家靠作品生存。我们评价电视剧时也应秉承这样的态度,不论什么题材,最终要靠作品来说话。就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剖析,10年来的代表作特别是近5年的优秀作品,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开拓与创新。

其一,题材与内容的开拓。不少重大题材电视剧都是第一次形象地表现主人公一生的主要革命经历,对历史细节和历史精神有不少新发现。《换了人间》《海棠依旧》《跨过鸭绿江》则把一些历史书写的难点拍成了作品的亮点,在艺术转化方面有可贵的探索。

其二,叙事视角和创作样式的突破。《海棠依旧》尝试以西花厅为主要叙事载体,用抒情体的诗意表达来揭示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大浪淘沙》用中共一大13名代表的人生选择和结局作对比,极其有力地告诉人们,崇高信仰的树立和坚守需要信仰者的献身精神,需要用生命来践行。《百炼成钢》从中共党史上的若干重要时刻切入来表现建党百年。《跨过鸭绿江》在宏大叙事中追求经典意义上的史诗风格,在对历史的发现中努力铸造崇高之美。这些艺术提炼,都有助于创新与丰富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模式。

其三,注重细节描写的密度与深度。细节描写是艺术生命的细胞,是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最基础、最有效的手段。有些重大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不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细节描写缺少密度和深度。这10年,这一情况有了很大改观,近5年的代表作更是引人注目。

《跨过鸭绿江》塑造了丰富而生动的国家民族英雄形象,从最高决策层,到军师团营连,再到战斗英雄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等,很多人物让人过目不忘,有不少细节是诗意呈现,尤其是那一片“冰雕”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百炼成钢》讲到“东风二号”失败原因在于有一根电线是断的,这是此前的电视剧没有写到的细节。这一细节是主创对历史内容的新发现,也是对人的精神的新发现。《可爱的中国》致力于表现方志敏因为对信仰始终坚定而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方志敏的人格魅力,对敌人是一种震撼,对同志和其他一切保有良知的人是一种感召。剧中,方志敏被敌人押解示众,敌人妄图借此“打一打他的锐气”。没想到,方志敏一出场,所有的老百姓不顾生死,走上前去问候他,高喊“释放方志敏”。方志敏入狱之后,成了狱中难友灵魂的明灯,成了他们的榜样。《觉醒年代》中,李大钊、陈独秀在海河边目睹灾民时痛彻心扉的哭泣……如此种种,密集又多彩,这些细节描写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的性格逻辑,既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入木三分、震撼人心,成为令人过目难忘的华彩篇章。

绽放新的光彩

成功塑造革命人物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重大题材作品思想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这10年,一些代表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有了明显的拓展和深入。其中,革命人物特别是领袖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电视剧人物形象的画廊增添了新的光彩。

上述成功之作中,颇具探索精神和经得起艺术分析的是《海棠依旧》和《觉醒年代》。二者为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与常见的编年体式重大题材传记片不同,《海棠依旧》不以直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视点来构造故事,而是把镜头对准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围绕刻画人物性格设置戏剧冲突。周恩来在视察灾区时领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在乒乓外交中幽默地与科恩对话等,这些情节都做到了以人带事,用对人物人格魅力的揭示去照亮历史,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觉醒年代》是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型文艺作品。其对革命人物的艺术呈现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充分表现革命人物领导一个队伍、照耀一个时代的人格魅力。该剧不仅以人为中心,还真正由人物性格的碰撞来推动剧情发展,成就戏剧冲突的高潮。比如,陈独秀和陈延年的冲突中,陈独秀把儿子捉弄他的青蛙扔回水里,这个戏剧高潮完全是由二人性格最激烈的冲突生发出来的,刻画了陈延年,也刻画了陈独秀。

认真总结十年经验,是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更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将新的经验与新的实践相结合,重大题材创作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