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为,强师有我”。7月12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影资料馆、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以“中国电影中的时代精神”为主题的“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贵州行”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会议红军小学正式启动。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陈启凤,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电影下乡”项目发起人、总策划、总导演肖向荣,贵州省遵义市文化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李梅,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茜,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缪洪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电影下乡”项目制片人、执行总导演陈刚,苟坝会议红军小学校长徐洪等领导嘉宾出席贵州站启动仪式。
陈启凤在致辞中表示,遵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贵州儿女们始终践行“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品格,奋力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传播者。陈启凤高度评价“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贵州行”的活动意义,并希望北京师范大学、电影界同仁通过本项活动联合贵州青年学子,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点亮乡村少年的未来之路,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肖向荣提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红色师范”,与红色贵州、红色遵义的关联源远流长,贵州作为“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的首发站,是红色师大与红色革命老区的又一次精神联结。肖向荣祝愿支教团成员和孩子们可以在“电影美育思政课”中共同学习成长,期望“电影下乡”可以为孩子们带来美育的滋养与艺术的感染,帮助孩子们成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与创造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特别的是,“电影美育支教团”代表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徐隆胜同学正是从贵州考入北师大求学。今日,徐隆胜同学又以全新的身份回到贵州,回馈家乡。徐隆胜同学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期待通过“电影下乡”的实践,放飞青春理想、书写教育画卷、振兴乡村教育。
中国工农红军遵义苟坝会议红军小学学生代表黄星萍小朋友作为小主人,热烈欢迎“电影下乡”项目团队的到来,期待可以通过“电影下乡”活动,从美育中汲取能量、收获成长,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为苟坝会议红军小学授牌,“北京师范大学美育实训基地”正式落成。未来,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将会选派优秀的艺术专业学生定期到苟坝小学支教,传播电影与艺术之美。
启动仪式结束后,“电影美育支教团”开始为师生们播放电影《1921》。影片播放前,《1921》编剧、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获得者余曦、青年毛泽东的扮演者王仁君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小学生们见面,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和演绎角色的感受,鼓励小学生们从电影中感受时代精神和中国力量,并祝愿“电影下乡”贵州站顺利举办。
7月13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老师在线上为当地师生讲授了一堂以“电影中的党史”为主题的电影美育思政课,支教团成员正式开启支教生活。
“青春有为,强师有我”。“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于此正式启航。支教团将驾乘“电影大篷车”继续驶入乡村,边走边放映,在乡野间为孩子们呈现一场光影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