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韦廉谈《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导演韦廉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大决战之平津战役》,这个系列电影作为国家的任务与计划,有无数中国电影人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如果今天,我们再提到史诗巨制,您会想到哪部电影呢?1992年,代表专家奖的金鸡奖和代表观众奖的百花奖合并,成为金鸡百花电影节,并将“最佳故事片”的荣誉颁给了系列电影《大决战》,这种“双重”肯定,告诉了我们属于那个时代的答案。

导演韦廉的代表作之一就是《大决战之平津战役》,这个系列电影作为国家的任务与计划,有无数中国电影人为此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韦廉表示:“我们拍的时候已经豁出去、下功夫了,接任务到开拍是四年,我们剧本磨了四年,接到任务第一件事就是坐着车,沿着平津战役的轨迹走了六万多公里,采访的人数,有人记忆是三百多人,其实远远不止,平津战役“三人总前委”之一聂荣臻元帅,毛主席、周总理身边的叶子龙、汪东兴、程元功都采访了。他们讲的故事,我们有所感受,所以拍的时候应该说还有点底气。”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相较于前两部,它的战争场面并没有那么多,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一些鏖战。

韦廉认为:“拍战争片有三种拍法,第一种拍法是拍热闹,俗话说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另一种拍过程,拍的实际是事情表象;还有一种拍法拍的是战争,但焦点对准了战争当中的人。《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抓住的重点,是在毛泽东与傅作义的心中,战争中保不保全北平,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傅作义是什么心态?保住脸面、保住北平,他想出了一个词,战场移交。平津战役的特殊性在这儿,不是简单的投降,傅作义为此琢磨半天,最后毛主席也同意了,因为能保全北平。”

李俊导演说过,拍这部电影,海陆空方面几乎都用上了,耗资一个多亿,为观众们奉上了很多大场面,在解放了天津后,有很多的战士都涌向金汤桥,当时没有特效,全部是实拍完成。

韦廉回忆了当时拍摄的场景:“金汤桥会师,要求从一个战士摇旗的局部慢慢变出来,航拍的时候,然后再变成一个三圈。但当时器材很差,只有一个法国30年代的陀螺仪,用自行车轮胎绑着,吊在窗外减少晃动,用这种方式拍摄,那是1月10日北方最冷的时候,在天上一飞的时候得有零下20度,这个摄影师因此落下病了。拍天津护城河的时候,几个连队在那等着,下冰河、炸点通,那么厚的冰,炸开以后溅在脸上,人在水里边,炸点是有冲击力的,很多人下身都被炸得发麻,但是一批冲完另一批又上,情绪高涨。我拍打新保安的场景,鸡鸣驿九米高这样一个城,当时也没有武行,我们找到了警卫班侦察连的战士,简单铺了垫子,直接爬直接摔,九米高直接往上摔,那是真的拼命,当作战任务来完成的。”

不难看出,观众非常喜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很多此类题材影片都曾经获得过百花奖,不管是《大决战》系列,还是《巍巍昆仑》以及《开国大典》。

对此,韦廉提道:“百花奖是老百姓口碑,那是很了不起的奖。我总结叫沉下去,沉下去翻阅大量的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这过程变成史实,搞清楚后才能跳出来,借助艺术想象,要升华、有叙事关系,然后变成史诗。我觉得《大决战》系列是尊重这个规律的,凡是尊重这个规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它一般都能留得下来,所以电影就是有这样经久不衰的魅力。”

我们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新时代也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像后来的《1921》《金刚川》,还有《长津湖》等等优秀影片,都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这个领域开创了一片片新的天地。

韦廉对这些优秀影片表达了祝贺:“《长津湖》我是到电影院去看的,《长津湖》的制片人很有魄力,他抓取了一个老百姓关注的抗美援朝的时机,敢于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创作班子,并采取了《大决战》系列分工合作、大兵团作战的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可喜可贺!”

百花齐放是百花奖的宗旨之一,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这种类型,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文献性。文献性不是文献,它是故事片,尤其是我们伟大时代,有很多震人心魄的题材,中国电影人可以采取借鉴类型的方法,要类型不要类型化,从而为观众们拍出更多更好的片子来。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