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高山清渠》剧照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供图
黄大发,这位当年贵州贫困山区的基层干部创造了“人间奇迹”——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带领当地群众历时30余年,翻越多个山头和悬崖,在绝壁上开凿了一条长约9400米的“生命渠”。这条渠也被当地群众称为“大发渠”。
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感动了许多观众。该剧对黄大发这一英模人物的塑造,印证着《功勋》《太行赤子》《谷文昌》《一诺无悔》《大山的女儿》等同类优秀作品共同的艺术经验。
黄大发的经历自带传奇性和典型性,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扎实基础。英模题材创作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塑造英模人物的形象需要把握好宽与深的关系,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定位与描摹,方能凸显人物的精神亮色。对《高山清渠》这类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而言,人物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个人和家族的关系,还包含着人物与周边环境乃至自然界的关系,诠释黄大发精神世界的丰富维度便由此构建。
电视剧开篇,黄大发被村民戏称为“山猴子”,他动作矫捷灵敏,出场即不同寻常;父母亲早亡,在二伯家长大,也让他与村里更多人有紧密的联系;与德保叔所代表的旧观念之间的冲突、对奶奶养育之情的感念、对二伯的愧疚之心,坚定了他改变家乡缺水状况和贫困面貌的决心。作品以俭省的笔墨,把人物与自然、与家族、与他人的关系清晰地展现了出来,也为其吃苦耐劳的性格、坚忍不拔的品质奠定了心理情感基础。
党组织的培养对于黄大发的成长至关重要。乡领导徐宏良与少年黄大发的相识,是对人物关系的一种丰富。作为乡党委书记,徐宏良是黄大发的领路人,也是讲策略重感情的领导,更是生死与共的知己。教师王世勋的知识分子气质和黄大发形成一种对照互补,王世勋为黄大发兴修水渠补上了科技一课,二人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该剧正是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完成了对英模人物与身边人物的双向建构,使黄大发的英模形象得以超越草王坝家人乡邻,通向广阔的社会维度。
该剧比较善于把握小与大的关系,纵向呈现人物命运,让黄大发的个人成长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在个体生命史与时代发展史的接榫间呈现人物命运。剧中,从“我还是上个月洗过脸”的开美到至死都没能吃上大米饭的巧玲,都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山区极端的缺水与贫困。黄大发为了村民们不饿死而冒险、忍痛杀了老牛,陈大任的命运转换,等等,都是时代风向转换的象征。《高山清渠》以见微知著的方式,通过人物命运和事件发生见证历史的波澜。电视剧诸如此类以小见大的情节俯拾皆是。黄大发为宣传修渠为村民放电影、为修渠让黎家村黎继文迁坟所作出的牺牲、看到老人浪费水的激愤……生动凸显其深深的水渠情结。
当然,该剧在把握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时也有不足之处。相较而言,徐宏良、王世勋因一场意外的山火而改变境遇的处理有些简单化。剧尾对彬彩病重去世的笔墨很重,凸显了因缺水导致的黄大发的家庭悲剧,但小与大的关联及其寓意象征可以呈现得厚重一些。
《高山清渠》对草王坝地理环境的还原真实可感,为主人公坚韧修渠的动机提供了充分理由。该剧对英模人物纪实感与戏剧性的平衡颇见功力,黄大发的形象贴近人物原型,不拔高、不夸张,演员李健的表演散发着质朴的力量。作品情节跌宕,开篇便将黄大发的自尊好强、铁骨铮铮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黄大发斗瞎子“山神”、向关大祥借工具、对付陈大任等情节,都表现了人物的机智,让“这一个”英模人物、当代“愚公”有着勃勃生气,可敬又可爱。
黄大发说:“水是啥呀,是盼头,是命,是咱草王坝的梦。”朴实无华,却撼动人心。《高山清渠》是中国基层干部与百姓通过艰苦实干与科技助力,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