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独行月球》票房破29亿,向30亿迈进,成为了“开心麻花”系票房最高的长片作品。与此同时,它也成为了2022年暑期档的票房冠军。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背后自然有不少议论。
不管是高达100%的“含腾量”,还是久违的“沈马组合”同框,《独行月球》的配置似乎都满足了观众对“开心麻花”的最高期待。在业内首轮放映结束之后,不少预测平台给出了40亿,乃至50亿的预期。
口碑方面,不少业内人士给出了“开心麻花最佳”的评价,但随着影片上映后的发酵,豆瓣评分如今下降至6.8分,和导演张吃鱼此前联合创作的电影《羞羞的铁拳》评分持平,远不及“开心麻花”闯入大银幕的《夏洛特烦恼》。
只是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或无法接近前期预测的票房。背后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许是映前“最高”预期之下,观众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如预期的观影反馈,成为了路上的障碍。
换个更严谨的话来说,就是“预期管理”。那么,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该如何管理观众的映前预期呢?
我们试图从《独行月球》下手,再到年初“开心麻花”系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低关注博高票房”,找到“预期”如何与“结果”等比的关系。
《独行月球》为什么不满意?
“不够好笑”,是很多观众对《独行月球》不认可的关键。很显然,“开心麻花”自2015年横空出世,过往浸淫于舞台,历练出的喜剧风格,很快吸引了不少观众,甚至打破了过往喜剧电影市场的格局。
而这几年,沈腾更是变成了行走的表情包,各种临场反应,或者综艺节目上的互动,笑果拉满。随着《日不落酒店》等电影的奇妙宣传操作下,“含腾量”更是成为观众认证电影质量的核心点。
回到《独行月球》本身,我们试图从若干个“不满影片”的观众身上找寻答案。
“电影前一半是好笑的,同样是很典型的‘开心麻花’,但是那些笑点没有之前(电影)精彩,甚至有些梗是能猜到的。然后故事后面更重科幻元素,喜剧效果随之降低,就显得故事较冗长,可看性就不高了。”部分“开心麻花”迷表达了自己,类似“不满”的观感反馈。
正如某平台上,影片页面下被高赞的评论,“我非常讨厌往喜剧片里塞煽情的部分,导致我从后半段就几乎笑不出来了,煽情塞进喜剧片里适配度很差”。
虽然《独行月球》是一部喜剧+科幻的电影,但“开心麻花”标签在前,观众对“喜剧”更为期待,科幻或是一剂佐料。只是随着影片的推进,越来越多使命感的剧情发展,本身故事调性逐渐走向催泪的正剧向。
正如每个喜剧创作者说的,喜剧比悲剧难。尤其随着如今各种视频平台的普及,网友对笑点的开发,早已超过了过往的喜剧市场。
沈腾就曾在我们的采访中谈及,“所有用过笑点都不能再用,不单是你自己用过的,还有别人用过的也不能用。然后你自己想到的,别人先给演了,你也不能再用。现在观众见到的、听到的东西太多了,你想不掉几绺头发,就把它给糊弄过去,没有这样的事了。”
回头再看《夏洛特烦恼》,彼时的“开心麻花”并没有被过多的观众认识,外界对当时那部“三无”电影毫无期待,甚至连团队自己,都对南方城市的市场不信任。最终,观众的超预期早已通过票房,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市场表现亦是如此。没有沈腾参与,虽然主演打着马丽的噱头,但实际是“开心麻花”的资深成员魏翔在撑全片。整体在映前的关注度并不算高,甚至不被看好,首日排片处于末档。逆袭,成为了这部电影的最好结局。
而沈腾在映后谈到,以后不要再说“含腾量”,可以说“含翔量”了。如今,回头再看大家对“含腾量”的关注,更多是对于这位演员在电影里表现的期待,以及演员和影片之间的化学作用。
《独行月球》已然是整个“开心麻花”目前最为成熟的作品,从电影工业,到团队之间的配合。可最终的不达标,不免让人疑惑,当观众在期待“开心麻花”电影的时候,到底期待什么呢?
虽然煽情成为了《独行月球》的原罪,但过往那些“开心麻花”的电影,煽情动人的剧情并没缺席,只是对于故事更加宏观的创作团队而言,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或许是关键。而观众从作品中,理解团队的创作进步,殊不知,这也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背后的预期管理
有个问题摆在面前,当电影面对市场的时候,宣传起到了广告的作用时,能否在前期进行干预呢?
我们采访了从事宣传营销工作的E女士,首先作为观众,她个人对《独行月球》挺认可的,加上自己身处行业,一直在观察这部电影的很多动作。
“电影前期印象比较深的是,‘含腾量’和‘沈马组合’。但是从整体上,它始终在各种物料中,强化科幻元素,还有之前导演参加航天活动,都在试图传递观众这是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
但是,观众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这种相对传统的硬科幻,“而《独行月球》是一部类型融合的作品,有喜剧加成,对于很多观众而言,看见沈腾,就会想笑,可能这是落差的关键吧。”
苏州某影院的王经理谈及这个现象,“我们有自己的影迷群,我看很多人讨论,都没想到《独行月球》走向会这样,有人被触动,但也有人觉得有点像《流浪地球》。”
《独行月球》并不是孤例,暑期档另一部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也有类似的“货不对板”。
王经理表示,很多人对陈思诚之前作品的印象,以及《外太空的莫扎特》的认知,以为是一部科幻电影,但没想到是一部儿童电影,整体对此观感非常差。
E女士则看到了宣传团队的不易,“明显能看到宣传在努力做观众的预期管理,从后期的物料来看,都是突出‘莫扎特’,以及小孩子们的状态,后面几款海报风格都非常童趣。”
只是,每一个物料都能触及到观众吗?
任何宣传人员都不敢保证,“我个人始终觉得,说得极致一点,宣传就像是‘洗脑’,让观众接受这部电影的某种设定。毕竟电影最终成片出来之后,很多网上提到的问题,我们也知道,但无法修改补拍,只能不断通过调整宣传策略,去弱化它。”
如今,多数的电影都在映前进行试映活动,从试映观众的反馈中,整理一部电影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根据进度,从内容本质进行修改,或是根据试映报告,在宣传策略上,进行方向调整。
只是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宿命,做各种的预期管理,也只是相对的。
每部作品都有观众自己的解读和期待,或许对于观众而言,平衡自己的预期,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惊喜,而对于影片本身而言,如何用作品保证大家的期待,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