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歌剧《卡门》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
近年来,不断落成的新剧场遍布城市各处,与经历多年积淀的老牌剧场交相辉映,在功能定位上日益精细划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演出在剧场之外上演,在商圈、在景点、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艺术都与观众不期而遇。
专业剧场交相辉映
看歌剧去中央歌剧院剧场,看话剧去首都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鼓楼西剧场、繁星戏剧村,追音乐剧去天桥艺术中心,听古典乐去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赏戏曲去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
在众人视线的焦点之处,吉卜赛姑娘卡门游走自如,轻佻地歌唱着“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美丽又热烈——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卡门》是世界舞台上最常上演的经典歌剧之一,众多唱段脍炙人口。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卡门的裙角拂过中央歌剧院剧场。在这处专门为歌剧艺术打造的文化新地标中,音乐的张力被无限延展。
历经7年建设,今年6月,总建筑面积为4.1万平方米的中央歌剧院剧场开门迎客。沿着正对东二环的长阶拾级而上,剧院洁白庄重的外观逐渐剖开,展现出金红交织的辉煌内里,漂亮的建筑令人过目难忘。而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程上,它铭刻的意义更为深远,多个为歌剧量身打造的“行业第一”由此开创:这是拥有全国最大乐池的专业歌剧剧场,150平方米的乐池可坐开120人;“楼座+包厢”的设计满足不同需求,开创了国内歌剧院先河。此外,马蹄形的看台结构造型能让中心区观众实现距演员24米的最佳体验,混响时间被控制在1.6至1.8秒的绝佳阶段。许多在这里登台表演的歌唱家都为剧场的声学效果惊叹,比如参演本轮《卡门》的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爽亲身感受到,科学专业的设计可以帮助演员保持合理的生理状态,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表演本身。
观众则在这里找到了最原汁原味的歌剧体验。“我很直观地觉得,舞台上的人声听得特别清楚,和乐团之间的配合很均衡。”连看两场《卡门》的观众韩先生说,“都说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在这座剧场里看演出,特别有歌剧的仪式感。”从走进剧场大门的一刻开始,辉煌富丽的装潢等种种细节都在提醒他,“要庄重地对待艺术家们给予歌剧的热爱。”
与歌剧紧密结合的中央歌剧院剧场,是北京剧场的功能定位越发细致、专业的缩影之一:看话剧去首都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鼓楼西剧场、繁星戏剧村,追音乐剧去天桥艺术中心,听古典乐去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音乐厅,赏戏曲去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精准的切入与持续的深耕,为观众们提供了清晰明了的选择,让北京演出市场百花齐放。
家门口的剧场遍地开花
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和顺义大剧院已经投入运营;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剧院,落户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的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国际儿童艺术中心,位于朝阳区双井的北京歌剧舞剧院剧院……都在紧张建设中。
艺术从不设限,它可以存在于车水马龙的二环边,也可以来到市民的家门口。国庆假期里,当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在舞台上唱起《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等经典歌曲时,台湖学校的小朋友在台下轻轻跟着哼唱,那一刻,音乐把大家凝聚在对祖国的热爱里——类似的瞬间,台湖剧场已然见证颇多。
2018年,台湖剧场所在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投入运营。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爵士学院院长宋军光在通州工作多年,他观察到,“国家大剧院到来后,整个区域的资源集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台湖演艺艺术周”“台湖星期音乐会”等演出品牌的不断落地,大批名家名团纷至沓来,不必走远路就能看上精彩演出再也不是当地居民的“奢望”。
艺术的星火处处点燃。去年5月,位于顺义区石园大街10号院顺义文化中心的顺义大剧院开幕运营。剧院可满足戏剧、歌剧、舞剧、音乐会等多种类型的演出要求,填补了顺义区综合性高端文艺演出场馆的市场空白。依托运营方中演院线的支持,仅一年多的时间,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一线院团相继到访。“原来我们去国家大剧院,要早早坐地铁过去,回来还赶末班车。”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说。如今,她“从容”许多,“走着就能去看演出了。”
还有更多剧院等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拥抱观众。目前,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剧院正在紧张建设;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国际儿童艺术中心落户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预计2022年底前竣工;北京歌剧舞剧院剧院也于日前在朝阳区双井原址开工,未来,一座“艺术之舟”将在这里扬帆起航……
特色演出场所风景独好
位于繁华三里屯的爱乐汇艺术空间时光剧场,丽泽商圈居然之家四层的魔释剧场,石景山区蟠龙山的龙泉寺……剧场艺术正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
在高规格的新剧场不断落成的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演出开始走出剧院大门的围墙,深度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入夜后,穿过三里屯SOHO熙攘的人群,爱乐汇艺术空间时光剧场的大门后藏着一片凝固的时光——雕花的台灯、木质的酒吧吧台复古又浪漫,再向内走,丝绒帘布厚重低垂,霓虹灯错落闪烁,满是旧日里旖旎动人的风情。演出开始前,全场灯光慢慢熄灭,在一分钟的黑暗中,广播引领着观众闭目静思。随后,工作人员悄然而至,用“蜡烛”依次点亮壁灯与观众小桌前的煤油灯。昏黄朦胧的灯影下,音乐悠然响起。
最近两年,氛围感十足的烛光音乐会风靡世界,备受年轻人追捧,在社交平台上,一向被认为相当高冷的传统室内乐,罕见地与“网红打卡地”等新潮词汇合流。“年轻人并非对古典的、传统的艺术不热衷,而是对新事物更感兴趣。”爱乐汇文化公司董事长宋建平说。
剧场艺术正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繁华商圈里有它的身影,比如在丽泽商圈居然之家四层,中国杂技金菊奖获得者邬鹏程创办的魔释剧场里,神奇的“魔法”让观众大为赞叹。演出也可以与古老的建筑共鸣。今年,位于石景山区蟠龙山的龙泉寺对外开放。这座古刹很快迎来了中阮大师冯满天,在二十四节气以及特定节日等时间节点,冯满天于树下泉边信手拨弦,与观众共访古意……在北京这座包容着古老与现代的多元化大都市里,艺术越发深入地与城市的脉搏共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