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神话》中,透过浪漫主义的底色构建出爱情片叙事的散文诗气质,台词设计扎实,细节饱满,在呈现生活状态的表达上独具匠心,以贴近女性主义的平视视角将上海都市文化与男女群像刻画的惟妙惟肖,各具形态,真实可信,与上海地域文化美学的调性高度契合,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风格样态。”这是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邵艺辉荣获金鸡奖最佳编剧荣誉时的颁奖词。
结合颁奖词当中的内容,其中有三个特点是值得我们回味和探讨的,第一点,这部影片既有浪漫主义的底色,又非常地真实可信;第二点,这部电影反映了上海地域文化;第三点,电影以贴近女性主义的平视视角来刻画上海都市文化和男女群像。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洪帆:它跟我们看到的很多女性主义电影里,比如说对女性的苦难化、对男性的妖魔化,这个影片它没有这样子做,它反而是用一个更平实的(手法)去描写女性和男性,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可贵的。
浪漫主义和真实可信,听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甚至电影名字“爱情神话”已经体现出这点,“爱情”是真实可信的,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神话”却又显得非常浪漫主义。那么影片在叙事当中,是如何把这两点有机结合的呢?我们透过一个情节来分析,电影结尾时,主角门围在一起观看与老乌爱情故事相关的影片,《爱情神话》并没有神化这部影片,主角们看得索然无味,过程中一直在传递护手霜。老白问大家是不是肚子饿了,就起身做吃的去了。这里的护手霜和吃的点心就是代表了现实性的东西。
@洪帆:我们一讲到现实主义的电影,好像感觉一定是那个比较悲剧的,一定是比较苦大仇深的,然后一讲到浪漫主义,就觉得它好像是一个离开现实的,或者我们说逃避现实,是一个空中楼阁,是一个粉红色的梦。但是我觉得年轻的创作者来说,她好像没有这样子的顾忌,没有这样子的条条框框的东西,她可以把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结合在一起。
上海东方明珠和上海外滩在这部电影当中都没有出现,那电影是如何反映上海地域元素的呢?影片是把视角放在了上海居民日常生活熟悉的场景上,比如他们的弄堂、他们日常的生活空间。
影片开头,老白穿过街巷,来到外贸小店买衣服,然后又走到小超市里买东西,期间几个大男人谈论着怎么做菜,这些场景和人物都非常自然地融入故事叙事里。到了修鞋匠那里,修鞋匠边喝着咖啡,边给老白说各种名人名言,还用英文跟他说:“每个女人一辈子至少有一双Jimmy Choo。”邵艺辉并没有把上海的质感进行表象化的处理,而是从方言和生活化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塑造方面来表达和突显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让你觉得这个人其实就是生活在这个地方的。
@洪帆:我觉得有一部影片跟它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相似的,就是张艺谋导演的《有话好好说》,影片也是通过一个爱情关系和一个意外的砸电脑的事情,把非常具有京味的几个人物串联在一起。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在做地域的电影,当一个城市如果它的本地人的特色体现不出来,仅仅是一个景观浮面的话,它其实是一个就不高级的做法。
对于邵艺辉这样的女性创作者来说,女性主义似乎是给了她得天独厚的创作表达机会,但是颁奖词却用了“平视”视角,那对于今后想要展现女性故事的创作者来说,邵艺辉在这点上做对了什么呢?
@洪帆:这个影片中间描写的女性就是非常有特点的。比如说影片中有一场戏,就是老白在家本来是想约李小姐的,结果这个“私房菜”结果吃成了大食堂了,来了这么多的人。其实有一段关于对于女性的讨论,它并没有标榜某种女性主义的立场,而是它非常真实的充满爱意的眼光去看这些其实都有缺陷的男性和女性。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养过小孩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甩过一百个男人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这辈子没赚到过一百万也是不完整的......”
比如邵艺辉写《爱情神话》,她不拘束于过去的一些传统套路以及好像一些“更准确的观点”,她会勇于讲出自己的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观察,她会打破很多的条条框框,用一种有态度有风格的方式来创作人物角色,让我们觉得更加的可信、可爱、可敬。
在颁奖典礼上,邵艺辉说到:“我觉得我能站在这里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给其他的年轻创作者,尤其是像我之前一样生活比较困顿、毫无希望、毫无机会的年轻人,给他们一些鼓励,我们总是可能会有机会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次金鸡奖最佳编剧荣誉并不仅仅是颁给邵艺辉一个人的,而且也是颁发给所有年轻的勇敢的自由的编剧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