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爆的战争片,自然非《西线无战事》莫属,豆瓣评分高达9.1分。为什么像《西线无战事》这样的反战题材电影,一定要用残酷血腥的战争场面来表现反战主题?
前两部《西线无战事》都是英国拍摄的,而这次是德国拍摄的,原著就是德国作家写的,而且影片的主角就是一个普通德国士兵,所以应该更能体会原著小说中蕴含的对战争深层次的感受。
第二个场景,男一号保罗报名参军,领到了军装,发现上面还绣着别人名字的姓名标牌,以为是发错了,拿着军装去问军官,结果军官一把扯下姓名标牌,再把军装还给了保罗。而在军官脚下,已经有好多扯下的姓名标牌——这些军装其实之前都是阵亡士兵的,是从死尸身上脱下来,清洗,缝补之后再发给新兵。看起来这个细节表明战争已经将资源逐渐耗尽,不得不循环利用,但实际上还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预示着保罗这些新兵和军装前主人同样的命运。
对这位军官的痛恨很好理解,从某种意义,这就是暗喻那些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但是影片开头那位鼓动学生参军的大学校长,应该是更可恶可恨的,正是他的欺骗与蛊惑,将无数青年送上了战场,最可悲的是,那些不谙世事的青年,开赴战场时是何等意气风发,觉得自己必然会成为英雄,而实际上,所有的士兵,都只是被牺牲的炮灰。那些激昂的豪言壮语,分明就是怂恿愚昧的青年们的催命符。二这位校长最可恨之处,就是他还是打着爱国的旗帜,更具欺骗性。
不管是怎样的表现手法,都是要展现反战的主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西线无战事》还是一部相当深刻的反战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