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电影《藏地心迹》完成西藏堪景工作 献礼援藏工作30年

由重庆知名作家、电影《藏地心迹》出品人周鹏程,制片人周益、程濛,导演余铁,资深摄影师王平秋等组成的电影《藏地心迹》摄制组小分队从重庆出发前往西藏昌都,开展电影前期踩点、取景工作

电影《藏地心迹》完成西藏踩点、取景工作

11月4日,由重庆知名作家、电影《藏地心迹》出品人周鹏程,制片人周益、程濛,导演余铁,资深摄影师王平秋等组成的电影《藏地心迹》摄制组小分队从重庆出发前往西藏昌都,开展电影前期踩点、取景工作,历时二十余天,小分队成员已于11月底返回重庆。

在疫情严峻、车辆爆胎、绕道而行、高原反映等艰难情况下,小分队于11月10日抵达昌都市,并立即遵守防疫政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完成7天隔离。隔离期间,小分队克服高原反应困难,通过电话微信等开展对外联络工作,在宾馆内对剧本向台本的转化进行深入讨论、修改,制定了在昌都期间详细的工作计划。

在得知小分队抵达昌都的消息后,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魏兴贵同志派人到宾馆慰问,并送去生活物资;同时昌都市旅游局、市文化委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先后前往探望,并就接下来小分队在昌都期间的工作进行详细沟通,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安排专人作为向导协同开展踩点、取景等工作。

11月18日,解除疫情隔离的小分队正式开启了踩点、取景工作模式。为寻找与剧本重要场景相符的两所小学、中学,小分队一行五人晨光熹微出发,在高原盘山公路上行驶90多公里驶向类乌齐县。虽然是零下9度的气温再加4300米的海拔,也丝毫不能阻挡小分队的前行路。

经过多次探寻,小分队在类乌齐找到了两所匹配度极高的学校作为场景地。更令人振奋的是,那棵代表了电影《藏地心迹》小主角的心灵之树赫然在目。小分队成员在短暂的时间里真切体会了援藏人的艰辛与不易,也更加懂得了援藏工作深远的现实意义。

小分队对100多次场景进行了甄选,涉及医院、学校、援藏公寓、藏式民居等多类别设施。同时小分队还根据实地考察情况落实和衔接了明年进藏拍摄工作的食宿、场景安排和行程规划等工作。

同时,以第十批重庆援藏干部故事为主的宣传短片拍摄工作也如期完成。

电影《藏地心迹》摄制组此次昌都之行,工作内容繁重,且各种不可控因素较多,小分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勤勉敬业的电影人精神,不畏寒冷、无惧“高反”,在当地相关部门和领导关心和支持下,高质量地完成了既定的所有计划工作,为明年进藏拍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援藏是国家大事,援藏是国家情怀。27年来,重庆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对口支援西藏昌都,为昌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批一批的重庆援藏人在血域高原上挥洒青春和汗水,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电影《藏地心迹》是根据荣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同名长篇报告文学改编,电影抓取原著精彩故事片段,集中展示重庆援藏人风采,描绘了国家援藏战略在西藏的实施给西藏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民族大团结、藏汉一家亲的和美画卷。

电影筹拍工作得到了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市电影局、市援藏办、市卫健委、市民宗委、市作协以及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昌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作家、电影《藏地心迹》出品人周鹏程表示:在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且有能力拍摄好重庆第一部援藏题材电影《藏地心迹》,再现重庆援藏真实场景、展现“渝昌”兄弟深情,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为对口援藏昌都的干部和群众,为全国人民奉献一部故事性、艺术性、宣传性和教育意义俱佳的电影,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向国家援藏工作30年献礼!

关键词: 工作 心迹 西藏 电影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