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

《开国大典》后薪火相继,书写中国电影的崭新篇章

拍摄电影《开国大典》时,其中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来自领导的鼓舞和同志的关心。

世纪之交,中国电影多样发展,中国电影人创作出不同类型题材的精品佳作。这一时期,李前宽导演和肖桂云导演共同执导了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开国大典》,该片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肖桂云导演做客《今日影评》,与我们谈谈中国电影的新老传承。

拍摄电影《开国大典》时,其中有艰辛,但更多的是来自领导的鼓舞和同志的关心。《开国大典》第一批样片出来以后,当时领导看了都特别高兴,当天下午就让导演带着样片到中南海给中央领导观看,在映前,还需要发言15分钟,李前宽导演就分享了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他说是因为在拍摄《佩剑将军》时,谭震林同志说过的一段话给了他们鞭策和鼓励,当时,谭震林说:“我们这一代人,把江山都给打下来了,你们连电影都拍不出来吗?”

发言之后,李前宽入座时,江泽民同志示意他到身旁入座一同观看电影,等看到电影里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喊“人民万岁”的时候,江泽民的手在李前宽的手上搭了三下,这个场景让李前宽和肖桂云感到一股热流涌上心头。

@肖桂云:所以在这点上,我真的是要借这个机会,对我们关心创作的领导、朋友、同志们,表示真诚的感谢。我们电影人真的是要感恩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感恩这些前辈对我们的栽培。

电影人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扶持和关心,同时,他们的进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艰辛里走出来的。肖桂云刚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时,是从场记开始做起的。1973年,拍摄《战洪图》,他们在北京高碑店搭了一个在水下的工作,作为一位女同志,她需要到水里面去打板,那个水很脏,但是她坚持下去打板,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

后来肖桂云当导演之后,影片片比要求非常严格,她说到:“1比3.5,你不能超(胶片数量),你超了以后也没有钱去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演员的戏都练好,位置走准了,我们才能喊开始,而且基本都是一条过。”

在拍摄《开国大典》时,影片的片比基本上是1比1,几乎所有镜头都是要求一遍过,因为他们还得留几个片,在拍摄大场面时多拍几遍,以防片子到了电影制片厂制作时出问题。肖桂云回忆说:“结果果然长江的戏让厂里洗印间给煮烂了,李前宽气得直跺脚。所以他要求各个部门的职业的功能要特别精准、特别专业,你才能拍出一个非常好的电影来。”

每一代的中国导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鲜明风格和特点,这些风格特点也反映着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变迁,包括中国的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和现在的第六代导演。现在很多青年导演的作品里,我们能够看到他们全新的表达,如文牧野导演、郭帆导演和邵艺辉导演等等,青年导演人才辈出。

@肖桂云:《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提到了人们最关心的药的问题,由于这部电影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些药物就降价了,包括李前宽也是受益者,在这方面,年轻人看问题、处理生活的细节,很到位、很了不得。像《流浪地球》的导演,拍这么大的题材,这都是得益于他们在新的环境里边、新的社会发展产生一种创新。

伴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电影人的初心不变,相信未来中国电影界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电影人才,去创作更多受大家所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

@肖桂云:一个电影人的成长,离不开这老一辈对我们的‘传帮带’,也离不开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栽培,没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和条件,我们很难逾越自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党、对我们的领导、对我们的前辈,是一直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回溯跨世纪的众多优秀电影作品,都展现出了我国电影战线和广大电影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创作出的优秀电影作品,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人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积极贡献。奋进新征程,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关键词: 薪火 中国电影 篇章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